南门学人吧
关注: 46 贴子: 131

功名富贵原余事,济世利他重实行。

  • 目录:
  • 民俗
  • 0
    经核实吧主清海雪莲生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南门学人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1
    剑树刀山为宝座, 龙潭虎穴作禅床。 道人活计原如此, 劫火烧来也不忙。
  • 2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要注意这个“烹”字,是慢慢地用文火来炖,小火来烧。小鲜是小鱼小肉,如用大火,一烧就烧焦了,必须用文火,慢慢地烹。这句话也告诉我们作人,乃至处世的一个大原则,在混乱之中,不能心急,任何一个时代的混乱,都有一个关键,慢慢来,逐渐解决。利用太极拳原理,四两拨千斤,就是顺其势,慢慢来。如果想一下子用突变的方法把它改过来,往往突变还没有变好,新的毛病又出来了。 《论语别裁》 ----
    tangjianew 12-3
  • 2
    我平常说:“假使有人能享受寂寞,享受无聊,他就是大丈夫。”比如明末苍雪大师的诗句:“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你想这对一般人来说简直无聊透顶了吧!一天到晚意识凝结,止于一处,任何思想都不起,世人有几人能享受这份莫大的寂寞呢? 再说你们拼命想修行,若真把米粮都准备好,让你上山住茅蓬,一个月不下山,你一定会感到无聊得想发疯。如果利用此人怕寂寞的心理来对治罪人,欲使坦白认错,那很容易,只要把他丢
  • 1
    9月25日(今天)晚上10:50央视第十频道《人物:先生南怀瑾》上集,敬请互相转告,届时收看。此专题片由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和中央电视台共同制作完成,许多珍贵资料将首次披露。
    tangjianew 4-14
  • 0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公布消息 央视10频道 《先生 南怀瑾》节目播出时间为 9月24日 23:27 上集 9月25日 23:38 下集
    打坐师 9-24
  • 5
    孟子说“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依据中国文化的精神,既然身居官职,不能尽心公务、不能达成任务的话,就应该引咎辞职。因为做官的目的就是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国家谋福利,既然达不到目的,再占着这个官位就失去了意义,说句难听的话,何必占着茅坑不拉屎呢! “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在中国历史上,“言责”是一股无形的力量,相当于现代的监察制度。在古代,监察御史专门负责评论,即使对皇帝也不例外,
    txwh198 10-24
  • 0
    请到下面地址观看:http://v.qq.com/boke/page/w/0/w/w0137i6rr8w.html 或到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官网或央视网科教频道人物专栏观看。 该专题纪录片由中央电视台和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共同
  • 3
    为了纪念南公怀瑾先生辞世两周年,2014年9月28、29日连续两天晚间十点,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将播出南怀瑾老师专题纪录片。 此专题片由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和中央电视台共同制作完成,许多珍贵资料将首次披露。敬请广而告之,准时收看。
  • 5
    【南怀瑾老师手书苏东坡诗句: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 正文: 如何把烦恼降伏下去,佛答覆的那么轻松:“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这样住,就是这样降伏你的心。换言之,你问问题的时侯,你的心已经没有烦恼了,就在这个时侯,就是禅宗所谓当下即是,当念即是,不要另外去想一个方法。 譬如我们信佛的,或者信其他宗教的人,一念之间要忏悔,这么一宁静的时候,就是佛的境界
  • 0
    吴季札--吴王夫差的叔祖,也是舍弃王位远走他乡的一位奇人。《吴太伯世家》里称他为延陵季子(延陵是他的封邑)。后来他出使各诸侯之间,每到一个地方,他只要随处看一看,就能对当地政治、文化的兴亡得失有个大概的认识,并且有独到的见解。 譬如他到了齐国,那时正好是晏子辅相,齐国势力相当强大。但是他已洞烛机先,警告晏子齐国不久会发生变乱,劝告晏子及时安排后路以保全性命。晏子不愧为一代名相,接受了吴季札的建议。
  • 0
    (欢迎来到南门学人吧,一起学习分享南怀瑾先生的智慧!) 我讲一个故事。我们年轻时学佛学道经过湖北的一个地方,有个庙子听说扶鸾很灵。那个庙子很大,中间供关公,有好几进门庭,后面是供观世音,还有耶稣、穆罕默德,都坐在一起。这是中国人伟大的宗教胸襟,是好人都请上座,排排坐,吃果果,就是这样。 庙门口一个旗杆,古时候上代有功名的人家,门口才有这个旗杆。那个庙子的旗杆也很高,挂个飘带,黄、白、红的缎带,就那么
  • 1
    你要修道,在庄子的观念称为“心兵”,是天理人欲之争。人的欲望非常大,把这个欲望净化了,才走上道业的路。所以佛经有句话,“染缘易就,道业难成”,这个欲望一旦黏染住了,越来越严重,道业就难成。所以修道做工夫,心里头有干戈之相,天理人欲之争;只有人欲平了,那个所谓天理,道的境界才能出现。 自己心中对自己不再斗争,在佛家讲是妄念平息。儒家孔孟之道是“人欲净尽,天理流行”,妄念杂想平静净化了,就达到道的境界
    txwh198 6-22
  • 4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南门学人
  • 0
    “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辏,不肖者瓦解。”《货殖列传》这几句话千万记住!我看司马迁人生的学问都在这里。“富无经业”,怎么样发财没有一定的,也没有长久的,哪一行、哪一业不一定,最后是靠你的智慧,不能说哪一行对,或者可以一直发达下去。 “货无常主”,财富不会永远属于你的。我也常常告诉大家,财富是个什么东西?拿哲学道理,尤其是佛学的道理讲,财富属于你的所用,不是你的所有。你一生再多的钱,只有临时支
  • 2
    【乐勤集善根。】 善要下根啊!我们有时候也动了善念,动了善心,但是不入根。刚要对人好一点,善事做了一点,忽然另一种刺激环境来了,就什么都不管了,恨起来比不行善的时候还要恨,这是善根没有成就,所以修道不会有成果的。 要“勤集善根”,这就是你们同学经常不大注意的三十七菩提道品,那里头特别注重这东西,可惜你们只把它当作佛学的名词。修道学佛,戒、定、慧,不能完成就是功德不能圆满,功德如何圆满呢?就要勤集善根
    txwh198 6-14
  • 0
    正文: (古国治先生注:去年回台湾,淑君学姐交给我一份南怀瑾先生未公布的讲话记录稿,今将其中一部份,在此分享读者。) 时间:1998年1月30日晚8:30 地点:香港坚尼地道36B4楼 你们都叫我老师,但是,你们都知道我是一辈子都不承认自己是老师,这个要搞清楚。不论在家出家,男女老幼,我都不承认我是老师。换句话,我为什么不承认呢?从二十多岁到今天,几十年中间,我没有认为有任何人够做我的学生,不管世间法作学问也好,出世法
  • 1
    不错的吧!
  • 2
    《天人合一》 天人原合一, 本就未曾离。 无明昧却眼, 不见上上机。 ——吧主一个人发帖,辛苦了。嘻嘻嘻
    txwh198 5-13
  • 0
    过去我在成都,曾经亲见一位出家师父,大家称他为活罗汉,有许多人皈依他为弟子。可是他的一个师弟非常坏,暗中用中药里的毒药,下在食物中将他毒死,再剥光衣服,草席一包,把他埋在成都西门外的乱葬岗。可是这位活罗汉,大概是睡了一觉,醒来只觉得气闷,于是从泥土中爬出来,可是眼睛看不见了,就在地上爬,被一早进城卖菜的人发现。 因为这位出家师父平日每天凌晨四点钟就起来,游走全城大声念“南无阿弥陀佛”,响如洪钟,已
  • 0
    在释迦出生不久,有神秘学派的大相士,替释迦看相说,如果释迦长大后不出家,即为“转轮圣王”。 什么是转轮圣王?那是一个盖世英豪,转动世界人类的一切,使天下得太平,其功德如同如来。所以在释迦以后的说法岁月中,多处强调转轮圣王的雄伟和功德。 释迦在出家前,应该有过一段矛盾的心理,他当然考虑到不出家,统治全世界,使人类享有安乐和太平,作一个转轮圣王。 但最后他感觉到(这个道理,散见大小乘各佛经中),天下尽管太
  • 0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问,倒没有什么重要;但萧先生研究佛学多年,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是不比寻常。 根据经典与传记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刚生下来,便具有与众不同的禀赋。因为过去多生累劫的修持,才有这一世出生时的各种瑞相。他抛弃了王位,又出家求道十二年。大家要注意这“十二年”,因为很容易把它忽略
  • 0
    “保始之征”,“保始”就是开始的起心动念,开始的动机,也就是所谓人生观的开始,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之征”是后果,一个人要有始有终,就是孔子讲过的,“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我们有时候慷慨答应一件事,说一句话很容易,不能过了几天,把自己原先讲那句话的动机就忘了。 一个人经过长久的时间,不忘平生之言,讲的话一定做到,有始有终,能做到的话,就是了不起的人了。我们平常读到这一句,不觉得重要,如果人生的经验多
  • 6
    【南师与妙湛老和尚的合影】 你不要认为磕头不要紧,要紧得很哦!像我们修密宗先要磕满十万个大头,拜满十万大拜。自己规定自己,拿一条鞭子一样,到时间抽自己,功课没有做完都睡不着。大家要晓得这个道理,什么叫做学佛?就是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不可以马虎。因此说“妙性未发,须假事行”。你没有悟以前,必须借用功夫。做功夫不一定打坐,譬如有人天天拜佛,就是功夫。 我八、九岁的时候,父亲拿了一本书,他晓得我嘴里爱哼
  • 2
    许多人学佛有个毛病,好高骛远,一上来就要成佛,连天人都不在话下了。其实,佛法是五乘道,首先是人天乘,先从做人开始,人做好了,才有可能升天。小乘里头特别注重这一点。然后一步步从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修行,最后进到佛乘,证道成佛。 学佛要先从做人开始,人都还没有做好,一上来就把《金刚经》、《楞严经》挂在嘴上,一步登天想成佛,那是做不到的!人怎么做好,就是修善业道。要做多少好事,才能有资格升天,天也分好
  • 0
    世界上一切东西和生命如何生起?例如人从哪里来?无论东西方文化、宗教、哲学、科学,讨论了几千年,也闹了几千年,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据说人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又是谁生的?达尔文进化论说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你相信人类的祖先是猿猴吗?还有现在猿猴为什么不变成人呢? 在佛经也提到人类的来源,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猴子变的,而是另外一个世界--“光音天”下来的。这地球原来没有人类,我们的老祖宗从光音天来的时候
  • 0
    我平常说:“假使有人能享受寂寞,享受无聊,他就是大丈夫。”比如明末苍雪大师的诗句:“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你想这对一般人来说简直无聊透顶了吧!一天到晚意识凝结,止于一处,任何思想都不起,世人有几人能享受这份莫大的寂寞呢? 再说你们拼命想修行,若真把米粮都准备好,让你上山住茅蓬,一个月不下山,你一定会感到无聊得想发疯。如果利用此人怕寂寞的心理来对治罪人,欲使坦白认错,那很容易,只要把他丢
  • 1
    二十多年前就看南怀谨。今天看见同修了。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民俗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