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 100,793 贴子: 3,357,939

闪击战之父装甲兵之魂

  • 目录:
  • 历史人物
  • 40
    1930年代,设计建造一级战巡,目标是压制敌方重巡,类似于美国的阿拉斯加级,同时船体可以作为设计同等吨位航母的基础。 1、标准排水量17500长吨; 2、4台35000马力主机,航速33.5节; 3、主炮双联装305毫米炮塔3座; 4、副炮一座三联装152炮位于X炮位,6座单装152炮位于两舷; 5、主装甲带、炮塔正面、提弹通道和司令塔装甲厚度均为200mm; 6、续航力与主流日本重巡相当。 总感觉当时的技术做不到,把装甲最厚处改为150mm后吨位够不够?
  • 12
    铁轨宽度381mm,火车头重7-9吨,牵引能力28吨,英国、美国有产,大多时候用于观光、矿产、果园。修筑时间短,3个月可以修200公里。 必要时也用铸铁,马车牵引。
    星空不远 11:52
  • 371
    感觉知乎上面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zy8055521 11:47
  • 214
    求科普,宋高宗杀岳飞的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哪位能给个真实权威的说法,谢谢指教
  • 258
    理性讨论,请吧友们分享自己的看法 打分参考: 1.影响不大或是反而导致、加速己方失败 2.无济于事,改变不了结局 3.可以影响战争的走向 4.可以使己方占据极大优势 5.使己方占据压倒性优势,必胜无疑 也可以直接说影响
    安康骑士 11:40
  • 0
    那么大量榴弹炮的意义何在?
  • 28
    两个协定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老厂的改扩建和总体及设备设计单位的创建、各种技术资料的引进。两个协定只能是现成的引进,尤其是第二个协定的国内实施,用了10-20年时间。
    真的dada 11:27
  • 10
    豫中战役,郭军那么多人才700辆卡车,结果这700辆卡车竟然一大半都在运货做生意。。。 辽沈战役,廖耀湘兵团打下彰武后,也是急吼吼的去拉大米到沈阳卖。。。 郭军装备固然很差,但是拥兵自保、狼上狗不上、死道友不死贫道这种作风对郭军战斗力杀伤力一定也不比装备差的因素低,你们架空是不是先把军队指挥体制先管好再谈装备
  • 10
    打造一个正版的德国步兵师炮兵部队需要多少银元?
  • 77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命脉。 在The Second World War中 这应该是盟军优势最大的领域 20世纪40年代,全世界85%的石油资源在英语联盟和俄语联盟手里。 就是因为有这种基础 英美才能维持数以千计的战舰和数之不尽的船队控制全世界任何一片海域,打垮了霓虹舰队,将轴心挑战海权的举动彻底碾碎。 苏联才能完成钢铁洪流的爆发,无边无际的坦克从斯大林格勒的废墟里一路碾压到nazi巢穴————柏林。 注:德国产量包含煤化油
    大漠老兔 10:40
  • 71
    我一直以为日本投降时工业几乎腰斩,没想到非但不是有些数据不降反增
    晨阳默林 10:26
  • 11
    机翻:这是一份关于Pz.Kpfw.IV坦克在战斗中对抗敌方坦克的初步经验报告,日期是1942年6月16日。以下是该文件的主要内容: 1. 敌军于5日和6日在Gridino方向对31,3点发动了两次坦克攻击,分别使用了4辆T-34和2辆KW l。 2. 在5日的行动中,一辆Pz.Kpfw.IV坦克被派去进行安全检查。由于茂密的灌木丛,交战距离必须保持在200 - 500米之间。第一轮射击击中了一辆T-34的发动机室,导致其立即起火并退出战斗。另一辆T-34受到炮塔上的打击后也撤退,并且它的机枪没有造
    Oidhunter 10:23
  • 7
    搜集师团会战分的资料时发现不同战役/部队的会战分数字均有异同。如75mm山/野炮。这两张图一个写着1250,一个是2000。
    李成梁 10:19
  • 14
    航发研制也很奇怪,涡扇-5搞了十年,涡扇-6二十年,涡扇-8也搞了十年还多,涡扇-9搞了三十年。倒是涡喷成了狗熊掰下的苞米,从喷发-1、红旗-2、814、涡喷-9、涡喷-10、涡喷-12、涡喷-15,很多只有设计图,有些搞出试验机,有的只有零部件研制,难搞的涡扇一直投入研发,容易出成绩的涡喷却总是一路丢。
    真的dada 09:51
  • 2
    拿破仑、莫罗、马塞纳、贝尔蒂埃、苏尔特他们有出头的机会吗?
    晓攻夜习 09:26
  • 18
    有网友竟然在自己的发言中认为6吋加能代替大口径和超大口径臼与迫击炮,这是非常荒唐可笑的说法。
  • 1
    最近很多网友的话题涉及到臼和迫,本人就在这里做个简单说明。 臼和迫的区别主要是看有没有后座装置,而不是看身管倍径和口径大小。 通常,没有后座装置的是迫,有后座装置的是臼。 这样看的话,600毫米的卡尔是臼,914毫米的小戴维是迫。 臼实际上仍旧是身管火炮中的一种,有完整的后座装置,只不过身管很短,倍径很小而已,但是和榴弹炮和加农炮的结构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20世纪的臼都是线膛,发射的也是榴/加一样的旋转稳定的合膛弹
    短人 09:13
  • 13
    无人机与便宜的导弹给陆军带来了廉价化且难以集中打击的侦察力量,反装甲力量(包括空中坦克)和炮兵力量(而且由于巡飞弹飞的远,还属于质量较高的炮兵力量),大幅度提高了陆军的下限。于此同时虽然海军空军的打击与防御能力没有变,但因为陆军的下限提高了,能发挥作用的单位数量多了,导致大国在作战中要投入与之前相比更大规模的陆军力量(差不多与敌人的规模类似)与防空力量,且由于无人机等武器可以由国际民用市场获得,从
    晨阳默林 09:02
  • 175
    二战前,30年代各国新锐150榴(开式炮架)实际上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放列重4吨,射程11-12Km(通常身管倍径L22) 第二类是放列重5吨半,射程13-15Km(通常身管倍径L24) 第三类是放列重7吨,射程16-17.5Km(通常身管倍径L28),这类也可以称为加榴炮。 对于东亚国家和欧美国家的选择是不同的。 欧美国家不用说,直接选择性能第二类比较合适。 而东亚国家选择第一类更合适,因为重量轻,对于牵引车辆和道路要求都比较低,应急的时候,还可以拆成两
  • 41
    假想一下两国交战,一方如何反制对面的无人机打击
    Light◇ 08:21
  • 21
    一个德国正版39年步兵师装备: (以二战初期的第一波步兵师为例)为典型的三角师。辖步兵3团,炮兵1团,侦察、反坦克、工兵、通信、卫生各1营,师补给纵列1个。 全师编制17734人,手枪4481、步枪12609、冲锋枪3、轻机枪378、重机枪138、20mm高炮12、37mm反坦克炮75、50mm轻迫击炮93、81mm重迫击炮54、75mm轻步兵炮20、150mm重步兵炮6、105mm轻榴弹炮36、150mm重榴弹炮12。
    江淮老泉 08:13
  • 26
    师属75炮兵营和105炮连都敢要?就保证每个师12门75榴能装备上就行,营团的82迫够数,训练跟上,觉得火力不足可以上一个120迫连加强,师级番号几百个,好高骛远要不到,105 155这些玩意还是军级 集团军级作为独立单位配属更好。
  • 5
    地沟油什么的本身没问题,只要经过专用催化剂处理能够确保基本飞行安全,那么就可以在日常的民航场景中大量结余航空煤油,这也是除了氢能源以外的探索增强能源储备安全的路径吧。 其他的类似绿色甲烷用于航空燃料,绿色甲醇用于民用汽车和民用货轮都可以探索
  • 9
    一战德国退役封存的武器装备都比国民党的武器装备好,G98步枪,搭配捷克机枪,民24机枪产量不够mg08马克沁机枪来凑,法国60,81,120迫击炮全家桶安排上。一战库存榴弹炮中国也可以购买,中国就是穷光蛋不要想着买优质装备。优质装备价格贵数量少。美国的1897霰弹枪就不错。
    yangai818 5-29
  • 88
    42年春,德国顶住苏冬季反攻后,何去何从?历史证明,德三选择了最差路径,就是和英美苏三个巨人死扛,那么最佳路径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与东边讲和,压服土耳其西班牙,借道南下,一年内横扫直布罗陀苏伊士运河和中东,那么英美在欧亚大陆陆战无望,也就只能和德三坐下来谈世界新秩序了。
  • 28
    和奉张军阀和奉天兵工厂的神话众多一样,有关奉军的神话也是众多,在此也是逐一剖析,介绍一下这些神话背后的真相。
    李成梁 6-5
  • 46
    现代似乎实力相当国家之间的,靠高科技战机的战略轰炸已经不能起到多大的效果了,空军是否已经炮兵化了。
  • 11
    两次世界大战除了苏俄,实际上损失最惨就是中欧核心区,就是德奥,还有罗马尼亚巴尔干腹地,假设德奥没有瓦解,佩内明德这些科技会让世界变得更好吗?前提是德国不发动罪恶的二战,把科技用于造福人类。德奥不一定合并,但可以一体化,比如德国马克一比一兑换奥匈帝国货币,再联合奥斯曼帝国,打通bb就是柏林到巴格达的铁路交通,整合意大利法国,出北非 ,这样的欧洲更合理吧? 如果没有二战那种惊人的损失,尤其是后来苏联不解体
  • 50
    东汉永和年间至天宝时期正好600年时间,南方已经开发很长时间了,东汉盛唐在册户口差不多,两朝的世家大族都隐匿了一部分户口。 但盛唐与东汉晚期相比南方人口增加不多,黄土高原(朔方 河东 陇右和两京走廊)的人口反而大幅增加;河北和河西的人口也略有增加,这怎么还反向发展呢? 唐代河北道(1023万+安东府不到2万人) 河东道(372万) 关内道(150万) 京機(315万) 都機(145万) 陇右道(53万) 南疆四镇(6万)共2064万口(算上安东府
  • 9
    听说河曲马的耐久力好,而且拉力不错。在民国没有引进西方马改良马种的情况下,是个不错的选择,两匹马感觉就能牵引一门四一式山炮。
  • 99
    陆军200个师,一万辆坦克,八千袈飞机! 而实际上红毛确实有近200个师,但是这只是现役师级数量。总动员后,仅41年就有近500个师。 而重装备在41年622的保有数量,坦克2.4万辆,飞机2万架!仅在西部的就有1.4万辆坦克和1万架飞机。 德三估计的数字只有真实数字的四成!这个情报搜集能力也太差了些! 更逗的是德三竟然认为自己投入的3500辆坦克,3000袈飞机对于红毛有坦克和飞机优势。 他们不知道、红毛即使不算旧坦克,仅新坦克T34和Kv1的保有数
    1554788 6-5
  • 4
    军事将领在作战/演习期间最主要的工作有哪些,看一些纪实说这会是对体力精力的严峻考验。
    dlri4 6-5
  • 12
    巴列维其实真的没有亲美亲亲的啥也忘了 73年石油危机时 巴列维也是参与了对美国的制裁的 由此可以看出巴列维其实真的没有到舔狗的程度 要不然巴列维完蛋的时候美国也不会完全坐视不管 那些动不动就说巴列维亲美把国家……多少言过其实了 可能是伊朗现政府为了彰显自己伟光正夸大其词了 对不对?
  • 5
    37炮 47炮 75炮 轻重机枪 应存尽存
    短人 10:38
  • 19
    一汽年产四万,总投资六亿。 二汽年产十万,总投资十六亿。 架空的参考一下。 币值和三十年代的法币,应该是差不多的。
  • 5
    据中国银行1930年度的营业报告统计: 南京控制区卷烟,棉织,制帽,肥皂,化妆品,造纸,机器,针织,调味品,搪瓷,橡胶累计十一个行业年度平均营业额达到20% 1931年的统计中,上述行业均有增长,其中橡胶业两年内年度增长130%,200% 棉织业两年间分别增长120%,128% 1928-1931年间新注册相关工厂总计六百余家
    李成梁 6-5
  • 5
    我指的是1945年,很多数据不一,有的说平民总死亡有220万,有的资料显示170-180万,但是被轰炸致死20,30,40,50甚至60万的都有,但是不同国家的资料里显示的都不一样。 德国本土1933年总人口大约6500w 1939年6900w 1945年6400w 以及战后两年内因饥饿和疾病而死的有数据说500万 还有这个妇女的,我早年看到的数据是90-100万,现在说200w估计再过几年会看到300w…… 有没有什么好的、权威点的这方面的书推荐啊?快被各种杂七杂八的资料搞晕了。
  • 8
    是不是已经不再像以前用钢做成了,不再适合叫钢盔了
    dlri4 6-5
  • 6
    捷克VZ98/22步枪,配上德国淡水鱼刺刀,骑兵炮兵等兵种用VZ24步枪,山炮使用博福斯1930式75山炮,野战炮使用斯柯达100毫米野战炮,高射炮使用厄利空20毫米炮,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博福斯75毫米高射炮。直接来个博福斯全家桶产品吧。迫击炮用民20式82迫击炮,或者是进口法国1927/31式81迫击炮。
  • 182
    按照姜克实考证出刘老庄连战斗的细节。 本子用63发山炮(步兵炮)炮弹,就让新四军刘老庄连(82人,约半个连的兵力)基本失能。然后白刃冲锋就全歼了刘老庄连82人,己方死亡一人。在第五发炮弹炸响后,执行白刃冲锋的中队(110人)的队长就带头冲锋。 其他国家在二战中有过如此秀的野战阵地攻击作战吗? ============================================================================= 实际上参加突击的部队仅仅为第九中队的110余名。按步炮协定,在支援炮火的第
  • 103
    这也是红毛发展步战车的误入歧途之一,用步战车客串两栖坦克! 所以说很多人用这个性能衡量步战车是否成功,是纯笑话。 最简单的理由,Mbt都没有浮渡性能,不能浮渡过河,Mbt过不了河,步战车自己浮渡过河,独自过去后,遇上对方坚固工事和重火力或者装甲部队反击,不是找死是什么? 所以说步战车拥有Mbt一样的机动能力就行了,Mbt不能浮渡,步战车也不需要浮渡性能,Mbt需要过河舟桥,步战车一样需要就行了。Mbt有潜渡能力,步战车也有潜
  • 236
    抗战时期,中国人口是日本4、5倍,所以中国吃伤亡能力也是日本4、5倍 根据苏德对比 新兵对老兵差不多也就这个数字 所以不用太过考虑日本的预备役对中国老农的经验优势 所以抗战要能扛住只需要算武器产量就可以了 ------------------------------------------------------------ 由于只有装备火炮的部队才具备进攻能力,因此只需要单独计算炮火产量即可推算 92式步兵炮产量是3000门,均年产375门,62.5个步兵联队 各种75野战炮产量3000门, 91式105榴1200门,均年产150
  • 1
    因为臼和别的身管火炮一样发射的是合膛圆柱弹,迫用的是尾翼弹,二者同口径弹重差很多。 例如,一战二战280毫米臼,弹重350Kg, 而一战的240 毫米迫,弹重69-90Kg,二战后240 毫米迫,弹重130Kg。 二战300 毫米迫,弹重也仅有170Kg。 弹重达到350Kg,得到一战意面400 毫米迫。 当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卡尔和小戴维。卡尔火炮口径600 毫米,弹重2.2(2.17吨),小戴维火炮口径914 毫米,弹重1.64吨。小戴维火炮口径大得多,弹重反而比卡尔轻不少。
  • 52
    在传统史书中,李显李旦一个被描述为昏庸,一个被描述为怯懦,私德上更是被三郎Gm回忆录大肆抹黑,一个被说成绿帽王,一个被说成妹控。 实际上这二人和他爹稚奴一样,都是被大大低估的君主。
  • 15
    川军白杆兵,采用盾牌,钩镰枪,远距离用盾牌防弓箭,近距离用钩镰枪刺,一刺不中,回手一拉,可拉下马。浙军戚家军,用火铳火炮,车阵盾牌,用车阵防御骑兵,火铳火炮进攻。在浑河战役中,伤亡都少于八旗兵,由于人数太少才失败。
  • 5
    1.OF843型杀伤爆破榴弹,单枚弹药重16.6千克,内部装药1.4千克,杀伤半径34米 2.很多文章里写3.1公斤 还是说都是真的,一个铸铁一个小钢炮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4

会员: 装甲精英

目录: 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