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ology吧
关注: 444 贴子: 1,120

社会的认知就是从这样的小关系里开始

  • 目录:
  • 其他科学相关
  • 0
    《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潘毅著,香港明报出版社,2007年。 记得我当初放下这本书后,久久不能入眠,我虽然早就听说过珠三角有许多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从未想到过他们的从业人员会过着如此难以想象的生活,联想到去年发生的某台企“十二连跳”,我瞬间理解那些人了,很多时候,物质上的匮乏未必能完全击倒一个人,但精神上的磨难却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作为一名社会学的外行汉,我确实不懂社会学
  • 10
    现在是高中生,大学想读社会学,请问牛哄哄的同志们能提些建议吗,类似作铺垫打底之类的,感激不尽!
  • 0
    抬头是一望无际的白色天空,看不见云朵的各种模样。白云底下有巨型的浅色建筑物,一座连着一座,直到视线的尽头。建筑物的旁边有茵茵的植物,有绿树也有翠竹。我行走在翠竹间灰色的道路上,一步又一步。前方渐渐的迎来了两位可爱的孩童,大的手持翠竹,小的手拿白色小花花的枝条。“喂,跟我们一起完过家家吧,友人。”我停下脚步,露出白牙齿,笑嘻嘻的答应了。于是此处就有了三个坐在地上讲故事玩游戏的小朋友。现在清明访友的时
  • 0
    想想稳稳当当的幸福,没有战争与冲突。美少年与小男孩能够一起愉快的上学放学,我不必为了亲人同胞的牺牲而心痛。 行动吧,行动吧,天上恐怕没有太阳城,就在这土地上建造,生生不息的努力下定会成功。我在星辰银河中冥想,思考为人,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 生命方程式里的一次点火,嚓,嚓,转瞬即逝,竟然让寂寞的宇宙中有了光,有了声音。未来可期,现在有为,过去无悔。
    寄叶小G 3-24
  • 0
    弥生的时候,需要沐春。沐春的时候,需要冥想。 我想象那星辰入海的黎明,感受那抚爱般的海风。活着沐浴在第一缕阳光下,光着脚丫临行在宁静的沙滩上。这就是所谓人文的想象力吧。 我在遥远的内陆没有去过湛蓝的大海,所以只能看着蔚蓝天空想象,思考。
    寄叶小G 3-22
  • 0
    萌春弥生季,绿草茵茵,梦蝶,梦蝶。 人文风采依旧,小男孩,美少年颂唱同一首圣歌。 我漫步于意识中的海滨,冥想那缓缓落幕的星辰。 早起的人啊,你觉得今天值得期待了吗?
    寄叶小G 3-19
  • 0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是心中犹豫,还是春花开了。白色是樱花,粉色是桃花,黄黄的可能是油菜花,它们争奇斗艳,引来了美丽的蝴蝶,勤劳的小蜜蜂。沐春是踏青赏花的时节,我走进绿意盎然的小小园林,耳边有清脆悦耳的鸟鸣,眼前有在青水池边中戏水的美少年与小男孩。这就是萌春之境,人文之美吧。
    寄叶小G 3-18
  • 0
    我看到了星辰,也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在这片天空之下,有人的声音,那是向往幸福的声音。
    寄叶小G 3-16
  • 0
    音乐因为不同而和谐,人生品味幸福与悲剧而学会生存的意义。妙语妙言令人心情舒爽,我就是那唱着天籁之声的牧童,自由自在的与伙伴们嘻戏玩乐。
    寄叶小G 3-15
  • 4
    印象中之前还有叫社会学的贴吧的
  • 6
    对社会学感兴趣,兄弟们推荐我点书看吧
    离风歌 12-14
  • 1
    本人程序员,cs背景,工作之余可辅导python,java,c++,R等编程语言以及数据库相关的比如mysql等。同时也可以帮你修改简历以及带你做一些project可以让resume增色。学习过程中我也会给你介绍一些实际工作中用到的技能和工具,以及一些找工作面试的技巧和方法。不论你是在校学生还是正在找工作,都会起到很多帮助。远程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网上辅导,现在Google hangout还有其他远程教学工具都很方便。 辅导费用根据辅导内容难度,或者时间长度等有所
    percent 9-28
  • 5
    马上大一就要入读社会学了,请教下各位大佬们这个暑假有没有推荐给新生的社会学书籍,求解答谢谢捏
  • 1
    本科末流211社会学在读,错过了转专业的机会,现在大二特别迷茫,感觉课程都很水,专业性也不强,未来就业极其惨淡。在考虑以后要不要读研。 我甚至都在想大学出来进厂得了,啊好迷茫
  • 1
    抗抑郁三件好事日记:1学会欣赏自己,胜过别人眼中的自己。2没有给垃圾分类,心情也会抑郁。3为自己喝彩,也为别人加油。
  • 0
    抗抑郁三件好事日记:1学会了开心,因为开心比痛苦更容易接受。2学会了理解他人的缺点,所以很开心。3积极的心态使我有了自信。
    寄叶小G 4-27
  • 0
    我看着你时,是你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开始对你感到好奇时,你的样子已经被我记忆。好感就是一个引起注意然后记忆的过程。所以愉快的介入也是一个激发好感的过程。正所谓情感好了,行动自然积极。
    寄叶小G 4-26
  • 0
    抗抑郁三件好事日记:1逆向法学英语我好吃力,没关系开头难日后甜。2学日语硬着头皮听没听懂,仍然很开心,因为不懂才学。3感觉记性越来越差,那就把痛苦的事遗忘吧。
    寄叶小G 4-25
  • 0
    抗抑郁三件好事日记:1中文不好,还是很开心,方言讲得好。2英语不好,还是很开心,可以欣赏英语文学了。3被人指责书呆子,还是很开心,因为说明书上的都记住了。
    寄叶小G 4-24
  • 0
    抗抑郁三件好事日记,1朋友们不帮助我,孤立我,那他们不是我真正的朋友,我可以结交新的朋友。2今天阳光明媚,我还算能够接受。3今日拖延没有完成阅读计划,但是我得到了充足的休息与放松。
    寄叶小G 4-21
  • 1
    日记都是很短的,没有他人评论的,如果日记有了他人评论,也就不是他自己,由日记变成了新闻评论,意味着渴望沟通,渴望被理解,被接纳。 写日记记录的内容是很短,但有真情实感,不是浮夸,更不是虚假的想象。
  • 0
    西方心理认知中把父母视为第一任老师,可事实上父母仅仅只是重要的他人。现实中有时不会是亲生父母养育子女。并且重要他人的概念也已经被心理咨询所肯定。 同性恋者的重要他人能够帮助同性恋者走出情绪的混乱状态。甚至重要他人能给予同性恋者成长所需的安全感,以及社会性的尊重。
    寄叶小G 1-28
  • 0
    开心过好每一天,哪怕伤心痛苦,也要想的开。
    寄叶小G 12-26
  • 0
    中国当下通过计划生育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意味着有很多老人生活在中国的国内。 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为了让老人有亲情感,会让老人照顾家里的小孩。我就是被老人扶养长大的孩子。所以父母会觉得我跟他们之间缺少信赖的纽带。老人扶养小孩,给老人的压力会很大。首先老人的经济收入有限,无法及时提供小孩所需的物质条件。其次老人的脾气观念态度无法反映现实的世界产生联系后果是小孩也跟着显得跟不上时代。所以父母能
    寄叶小G 12-24
  • 0
    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意味着会出现低学历无技术的剩余人口。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对脑力技能的需求,政府采取了提升学历的方法来转变剩余人口。政府重视的那一定是有迫切性的需求。学习困难受到关注,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来临的体现。目前疫情下,如何解决成人的学习困难变得非常重要。 我通过教育相关资讯了解到,很多成人者正面临低学历无技术的困境。随后我展开了对成人学习困境的思考假设。从个人角度,成人受教育的氛围,对成人缺
    寄叶小G 12-22
  • 0
    人们目前不能回到过去,但不影响人们思考过去,总结经验,塑造将来。人们漫长的历史中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团结友善,都值得运用脑力思考。现代人意味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而不在对神灵的权威屈从。我注意到现代人通过脑力活动来换取社会资源与地位。而古代人通过务农与读书来换取社会资源与地位。现代与古代生活的差异造成了人们逻辑思辨方式的古今矛盾,体力劳动者生存限制越来越多。 我通过社会学习了解到社会工作的基本实务要
    寄叶小G 12-20
  • 0
    全球的疫情发展非但没有促使人们思考社会福祉事业的必要性。外交关系如果持续只看到商业活动的经济效益,那对双方而言只有是资源的浪费。现实问题的解决要优先于意识形态中的立场观念,才是能够和平发展关键。换句话讲,也只有各国都能澄清认识,发展社会福祉事业,疫情的影响才可能降低。众所周知,每一次全球范围的疫情,会制造出需要被他人帮助的人民。 全球HIV免疫危机,制造出了被感染的人民。这些人民,有的是党员,有的只是
    寄叶小G 12-18
  • 0
    东方世界里亲情是维系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关键。对亲情的需求让东方人不习惯于公开与他人争论。这种谦虚的态度,成为了孟子口中的恻隐之心。一方水土,一方人。西方世界里公平正义是维系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关键。对公平正义的美德需要让西方人看不惯对他人的偏见与歧视。这种公平正义的美德,成为了社会构成中法理的基础。 古代的文化圈形成了,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基本理解。随着由古代文化圈的消失,全球联系的加强,人们逐渐认识到,解
    寄叶小G 12-16
  • 0
    中国传统文化里强调人伦关系,这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家庭出现家庭暴力的现象,从人伦视角也是通过情亲予以化解。因为主要是运用亲情来解决家庭暴力,所以受到伤害最深也是家庭成员。根据这样的现实状况,让社会分担家庭暴力的压力已经是家庭成员情亲满足的内在需求。 另一方面社会中如果发生暴力行为,施暴者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与法律的制裁。面对家庭暴力,虽然已经有了法律保障,但还需依靠家庭管理服
    寄叶小G 12-14
  • 0
    人们有通过送礼建立关系的习俗,但是这与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观是相冲突的。因为社会工作专业强调的是优先解决服务对象向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且专业关系的建立通过的是签订有效的法律契约,其次才是情感纽带的建立。中共党员曾经通过问题解决后退还礼物的方式,来解决专业伦理与习俗之间的矛盾。这种方式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有学习借鉴的意义。
    寄叶小G 12-12
  • 0
    人们长期的社会生活形成了人们团结互助的行动模式。团结的表现形式有小团体的形式,有联动的形式。为同性恋者服务的团结形式也有小团体的形式,例如,有团结男同性恋者的服务机构,有团结女同性恋者的服务机构,也有联动的形式 例如为男女同性恋者展开综合服务的机构。 我注意到为同性恋者服务依靠的是团结。人们应该学会团结与自己观点立场不一样的人,以更多样化的视角看待社会问题的本质。如果对他人形成了孤立,不仅资源无法有
    寄叶小G 12-10
  • 0
    人们是社群动物,所以《圣经》上认为人们是神灵造物的观念是错误的。人们的社会活动是在漫长的自然发展过程逐渐出现的。刚开始时只是如动物般集结成群,然后通过劳作分工逐渐演化为智人。但演化过程呈现出过渡的情况,使人们保留了原始自然的心理情绪。例如,对疾病的恐慌。 我观察到,人们的历史中有很多的疾病描述。人们对疾病的认识经过了常识判断向专业鉴定标准的转型。所以如果有人说判断疾病只需要通过常识判断,那这个人就
    寄叶小G 12-8
  • 0
    社会中有很多错误的观念,其中就有对同性恋者的排斥与恐惧。人们对同性恋的排斥不仅仅体现在思想道德观念上,还体现在社会行为上。这要求同性恋者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对错误的恐同观念斗争到底。 人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多数人为了活下去而活下去,只有少数会牺牲自己来体现崇高的社会价值。例如,很多同性恋者为了活下去,隐瞒性欲指向,有的说谎,有的远走他乡,有的卑微的活着。面对同性恋者不幸的遭遇,社会工作者应该为
    寄叶小G 12-5
  • 0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有意义,成为了人生精神的升华。从古至今错误的生命观就是对同性恋者的排斥。很长时间人们对同性恋者有错误的期望,例如,要求同性恋者放弃与同性恋者一起生活。 我注意到有强烈宗教情感的人对同性恋者的误解,其可能原因是宗教信条里对同性恋者充满了错误描述。然而那些唯物论者也会对同性恋者充满误解,有的唯物论者甚至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提出人的性别是生物进化的最高层次,两性生
    寄叶小G 12-4
  • 0
    人们生活在一个不和谐的现实世界中,对自身与对他人的暴力经常发生。于是就有了人们对暴力行为的思考与控制。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们具有生存下去的本能,这种生本能的趋势下人们学会了攻击他人,而不是与他人共存。 人们会为自己暴力的行为辩护,我注意到对同性恋者暴力行为不仅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还被意图合理化。人们有意认为同性恋行为是不文明的行为,进而不允许发生同性恋行为。面对如此狡辩,我们就要对这样的人进行批评教
    寄叶小G 12-2
  • 0
    精神上的自我不具有性别比较的意义,这是人们的生活环境使然。生活中的自我需要有性别分工的概念,这是人们的社会文化使然。由精神上自我的认识到生活中的自我需要,这一过程是自我心理逐渐形成的过程。 性别形象在社会文化中具有影响力,除了人们受到家庭教育外,还有人们在按照自身的观念进行实践。但现实世界中性别形象仅仅只是区分生物特征的依据。不同社会文化中都有对性别形象的学习与感受,在不同社会文化相互影响下,人们
    寄叶小G 11-30
  • 0
    曾经人们依恋自己的照料者,随着生理的成熟开始身心的独立,紧接着又依恋自己的伴侣。人们因为其有限的生命,有了丰富的情感。无论是社会环境使然,还是自然形成,人们总是在思念着自己依恋的那个人,回忆着难以忘记的生活事件。 我记不起儿时依恋的对象,朦朦胧胧的记忆碎片中有对母亲的分离紧张,有对父亲的认同接纳。我能够记得的是青春期的叛逆,期待着父母能够认同接纳我的观点态度。现在我离开父母,期待着与爱人一起组建家
    寄叶小G 11-28
  • 0
    古代的夜幕降临,人们停止劳作,农村的人各自回家,城里的人则集于神庙剧院,还有的人则有可能在澡堂过夜。人们不是夜行动物,所以人们在夜幕下的活动是有意义的才会进行。 今非昔比,士农工商的作息时间已经不同。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提高。但物质资源的丰富,难以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依旧会按照社会地位高低对他人以不同的态度。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社会地位往往被氏族所垄断,要想获得社会
    寄叶小G 11-26
  • 0
    如今已是寒冷的冬季,没有了烦人的蚊虫,睡起来也舒服了不少。夏天已成过往,人的重要能力便是回去过去展望未来。人们在不断思考情感问题的同时,也在回忆折情感问题的缘起。我注意到寒冷的冬天使人们更渴望亲密,而炎热的夏天使人们更热衷于浪漫。
    寄叶小G 11-24
  • 0
    情至深时,难以自拔,一心一意才会被人们所认可接受吧。人们是具有情感的生物,而非神灵的造物,更不是外星人科研产物。但是有的人不以现实为基础,执意以观点态度为出发的造成对同性恋者认识的不清醒。 面对男子的言谈,不仅女性会被吸引,同性恋者也是会被吸引的。这要求男子能够处理好自己的情感,而不是从观念态度出发对同性恋者加以排斥。现实中男子的观念态度形成,除了家庭教育,还必须有他人的支持。相反同性恋者不仅没有
    寄叶小G 11-22
  • 0
    我作为一位辩证唯物主义论者对宗教的态度不是迷信更非狂热。我认为宗教观念是对现实世界错误的认识。我注意到宗教的缘起与人们使然超然的认知发展相关,同时宗教也因为其利用社会资源形成了自身的观念。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宗教产生必须是能对使然超然有认知的智能生物,人工智能能对使然超然有认知但其无法产生自己的观点,所以不能产生宗教。另一方面生物生命的有限性,也是宗教产生的客观原因。 从心理认识的角度,宗教产生必须
    寄叶小G 11-20
  • 0
    人们漫长的学生经历,不仅说明了人类的历史悠久,有很多知识文化需要传承。同时也说明了要想获得社会地位,必须经历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我注意到正是人生命的有限,才使得学生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 学生有着基本的情感,所以会恋爱,会进行思考。由于人们的社会存在阶层,学生也就被限制自由,不能随便恋爱,也不能自由思考。学生时代,除了有恋爱的文化,还有跨越阶层的友谊外,我还注意到人们知识的传承已经不是按照自然生理的
    寄叶小G 11-18
  • 0
    人们生活在集体社会之中,又因为人们是擅长劳作,擅长思考的生物。所以就有很多关于社会问题的讨论。我注意到社会问题的缘起,既有与制度分配相关,也有人们的观点态度。 通过人与动物的对比,我发现人类社会才有社会问题。因为动物世界没有文化更无利益之争,所以没有社会问题。并且社会问题都会涉及人们的情绪感情。例如,资源分配的社会问题上,人们会考虑是否按劳分配。 事实上,社会问题的缘起都跟社会发展运动相关。随着人们
    寄叶小G 11-16
  • 0
    人们能够理解生命的意义不是自然进化发展的结果,因为自然进化发展的结果是循环往复的机械运动。又因为生命不是机械运动有时限的前进运动,所以有限的生命具有意义。 古代人们的生命意义就是服从神灵的命令。人们甚至相信神灵已经为为人们生存安排好了一切。例如,人们相爱不是自然的,是神灵意志体现。而且孩子更是神灵的恩赐。 现代人们破除了对神灵的迷信。人们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也开始意识到人们的存在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人们得
    寄叶小G 11-14
  • 0
    古今文化都可以考据,不是凭空而来。同性恋文化也不例外。从古今中外的同性恋文化来看,同性恋者在不同的社会里有不同的文化体现。例如,我观察到的,男同性恋者与女同性恋者的文化差异。以及异性恋者与同性恋者的文化差异。 男同性恋者与女同性恋者的显著差异在于,男同性恋者的角色更丰富。并且从活动空间来看,男同性恋者活动空间更广。但男同性恋者与女同性恋者也有相似的地方,例如同性恋者会看眼缘,而不是如进化心理学认为
    寄叶小G 11-12
  • 0
    现代生活具有智能化,制度化,价值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不同的人类阶层也发展出了不同的社会适应行为。富人与穷人,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都有着不同的现代生活方式。 同性恋者的现代生活方式因为国家的不同而不同。同性恋者生活在有社会保障的地区,能够与伴侣合法的生活在一起并且有相关的社会福利。同性恋者生活在没有社会保障的地区,则要依靠同性恋集体才能生存并且受到恐同政策的压迫。 对同性恋者友善的社会里,不仅能够看到
    寄叶小G 11-10
  • 0
    人们热衷于思古论今已经不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事实上正是人们思考过去才有现代的意识形态。我正在从事同性恋者相关的社会工作,自然是对同性恋文化的考古充满了兴趣。漫长的人类历史,同性恋文化不可能是无中生有,凭空创造。 从目前网上的考古发现来看,同性恋文化一语使用的很少。因为古人有性别认知,所以对同性亲密的现象不可能没记录。并且古代典籍有批评同性恋的错误态度。 从古代典籍批评同性恋的错误态度来看,同性恋是不
    寄叶小G 11-8
  • 0
    人们的想象很丰富,甚至可以虚构出压抑人性的制度。同性恋者真的是被制度分配所压抑而没有生活动力吗。显然不是,同性恋者有自身适应制度分配方式的文化。而且同性恋者的文化非常稳定,不会轻易改变。从相关的记录来看,同性恋者的文化仅被同性恋者的核心圈层的人所掌握。 不管如何孤立同性恋者,同性恋者那些隐藏的精英都能够重组同性恋文化。因为同性恋文化是灵活的存在因而无法灭亡。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来看,东西方同性恋文化
    寄叶小G 11-6
  • 0
    长期以来中国同性恋者需求经常被忽视,这使我必须重视中国同性恋者需求被忽视的原因。 首先从人们对同性恋者的态度来看,即使是同性恋者群体本身都存在着对自身异常化的错误认识。这可能是因为同性恋者群体长期被阶层社会排斥的结果。另一方面说明同性恋者群体对自身的合理性认知并不充足。 其次从社会对同性恋者的生产分配来看,同性恋者分配到的资源明显比异性恋者要少,甚至同性恋者还得伪装成异性恋者才能获得生活的必需品。另
    寄叶小G 11-4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社会人

目录: 其他科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