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沈约是谢朓最要好的朋友么?和谢朓最能谈得来的人是谁?@云翼风澜
-
3流言
-
25
-
1如果需要—— 1,他身为公主之子而毫无倨傲,身为名家公子而善待寒门; 2,他为国家、为朋友,都可以尽心尽力; 3,他一生诗名,可为良师; 4,他没有
-
6不明白啊 ! “长史王秀之以朓年少相动,密以启闻。世祖敕曰:「侍读虞云自宜恒应侍接。朓可还都。」” 什么是年少相动?侍读虞云自宜恒应侍接是什么
-
22为什么王敬则能与王检同封为加封开府仪同三司?王检嘲笑说“没想到老子与韩非同在一篇传记当中。”这是什么意思?@云翼风澜
-
59愿与谢眺吧结为友情贴吧,以尝大白千年夙愿。
-
6他最有名当然是暂使下林那首中的大江流日夜,但我更喜这一句,离堂华烛尽,别幌清琴哀
-
9
-
4这个“朓”字太有意蕴了,令人联想到纤细轻盈的小蛮腰,如一抹弯弯月牙儿悬在风清云淡的天边……
-
6
-
30` 谢朓(464~499),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父纬,官散骑侍郎。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谢朓家世既贵,少
-
3我只知道朓的父亲是纬,纬的父亲是述,述的父亲MS叫允..但是我看到的那资料这里应该是出错了的,因为再上面找不到允了,而且朓是据的玄孙,应该是
-
1【游东田】 戚戚苦无棕,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
-
4《始之宣城郡》中“烹鲜止贪兢。共治属廉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8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
-
8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作者: 谢朓 所属文学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学 所属朝代: 魏晋南北朝时代 作品体裁: 诗 正文 原文 原文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① 江路西南永②,归流东北鹜③。 天际识归舟④,云中辨江树⑤。 旅思倦摇摇⑥,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⑦,复协沧洲趣⑧。 嚣尘自兹隔⑨,赏心于此遇⑩。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11)。 注释 注释 ①齐明帝建武二年(495)春,谢朓外任宣城太守,从建康乘船,逆长
-
6“齐武帝永明三年(485年),出任辅国将军、南琅邪太守、彭城太守。”那时他才10岁左右,这么小 做这些官,而且是在一年内 各地奔波么?
-
20月余,太祖怒不解,昼卧太阳殿,王敬则直入,叩头启太祖曰:“官有天下日浅,太子无事被责,人情恐惧;愿官往东宫解释之。”太祖无言。敬则因大声宣旨
-
9发现南史王敬则传中竟然没有提到过谢朓 包括事发被杀 都只字未提, 是否可以理解其实谢朓在其被杀事件中并不见得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云翼风澜
-
1谢朓在行参军的任上,共呆了四年。永明明年(486),谢珧迁任随王东中郎府④。随王即武帝第八子子隆(474494),据本传记载,随王少有文才,见宠武帝,于
-
6瘦的不成样子了 可是梁武帝就是不肯让他告老还乡呢?
-
5顺手去查了一下太守哥哥上游,发现他爷爷有“心虚疾”,顺带还间歇性精神抽风。然后顺手再翻了一下中医何谓心虚,曰:神经衰弱,或者心律不齐。猜想
-
2“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历随王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太子舍人、随王镇西功曹,转文学。”这里面提到的一些职务 具体是什么样的工作和职位
-
12[00:00.00]谢朓·子夜歌 [00:03.58] [00:06.43]原曲:谈无欲·月之华 [00:09.29]填词:云翼风澜 [00:12.20] [00:12.73]飞雪,淡染青山, [00:18.61]珠
-
12李白所写的中间小谢又清发指的是谢朓吗? 大谢谢灵运,小谢谢宣城?
-
12
-
7本吧是否考虑和谢脁吧并吧?把别人名字打错是很不礼貌的……但是那个吧也没有任何帖子。@云翼风澜 吧主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
-
9竟陵八友欢乐八。一楼敬度。 掩面甩贴……
-
4我也觉得谢宣城这件事情做的不是太厚道,尽管他也是无法可想。不过我关心的是,对于那个拿着刀对着自己的妻子,宣城是怎么处理的?两人离婚呢?还是宣
-
10南齐书中写他是陈郡阳夏人,这个明显是祖籍,要知道谢氏一门南迁早就南迁了,谢灵运等人就出生在会稽始宁(即今浙江上虞),这个肯定是不准确的,本传
-
2孤云秋露,静夜声萧。
-
4囤着文。因为真的很爱很爱他。 说起来谢守不是第一主角。因为他实在没什么大的政绩(除了宣城地方实在很怀念他,政绩斐然),命太短,人太低调。写文
-
2其实蛮有意思的。在“谢宣城”这个说法定型以前,其实如同时代的沈约、钟嵘,或者后来的唐朝诗人兼理论家王昌龄等等,都是叫他“谢吏部”,因为他官终
-
8
-
4
-
2玉阶怨 夕殿下珠帘, 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 思君此何极。
-
1阿奴应是六朝人表示亲爱的用语昵称,这看起来毫无问题,但我在翻《世说新语笺疏》时,发现刘孝标对这个问题存在异议。卷中之上 方正第五: 26周叔治作
-
0非君不见思,所悲思不见 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吧,本来是想建一个的 咱也有那雄心壮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