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 91,431 贴子: 1,134,721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

  • 目录:
  • 古典文学
  • 3
    大道至简,天道酬勤。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halo伯爵 21:41
  • 87
        儒篡儒释的垃圾儒家经典<道德经>学术造假,必须全部抛弃淘汰     先看道德经的自相矛盾:   上德不德=上德否定上德!又如何有德?下德无德=下德不是德!又如何不失德?
    浩瀚9217 20:07
  • 2
    记住了,一个人的善和道德都是有标准的。什么叫善?自己没有对别人的恶意、贪心,就叫善。你今天贪不贪?贪了之后你会善吗?你今天对别人恶了,很恨别人,你这个人叫善人吗?过去说的“假善人”,就是这么“善”出来的。什么叫功德?道德有没有标准?你跟别人争、跟别人闹、跟别人吵,你这个人有道德吗?没有道德。这个“没有”不就是在道德上欠缺吗?别人为什么会说你这个人缺德?因为你没有道德。如果你家里没有家具,就是“缺家
    可言 20:06
  • 6
    要求:1,30岁以下。2,有本科学历。3,有唯物主义哲学基础。4,非佛教徒。
  • 23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 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bó)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 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bó);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
  • 3
    经中说吾道甚易知,不就是德。古人云,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注意此两个不字。不就是德。所以不就是上德。古人竹简不能多写字,惜字如金。类似儿狗二句还有。自己琢磨吧。
    随风找叶 13:49
  • 24
    发完此条消息,即被踢出群聊,不禁感慨,这世间最不懂佛法的,便是佛教徒。
    东坡^ 10:12
  • 0
    以中庸之道与家人相处http://www.mahayanauniversallight.co/?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v2/read/35438
    体操5 10:05
  • 6
    道德经第二十章这样一句话“人之所畏 不可不畏”看到这儿有点迷茫,人所畏惧的是何物,为何不可不畏?
    vvughugyf 08:34
  • 51
    如果想要得到就要先放下,那么放下之后再得到还有什么意义
  • 4
    词语,是被人们所创造以用以代指某物的。故而,一个词的本身是有其词义的范围和侧重点的,也就是说它是有限的。 即便已了解词语是充满限制的,那么这一点有什么重要的吗? 答案是:当然有。尤其是当我们将所用词语等同于事物本身时。
  • 8
    以其言,济其事,终身不救。
    瀚星宇 6-15
  • 22
    感觉自己的内心无处安放,我想哭。有道友指点一二吗
  • 3
    人生的终极追求,不同的人可能并不一样。但是人生的幸福美满,应该是每个人的终极追求。
    裕丰789 6-15
  • 62
    有人说:无之所以生有,是因为他这个无是主观上的无,其实是有的,比如宇宙大爆炸之前,看似无,其实有,只不过他主观意识看不到而已,其实是有。 但按他这种说法,也就是万物根本上是“有”,而非“无”,对吗?
  • 5126
    道是不变的,而道之外的任何概念或理论都存在于二元变化之中,即都能腐生,故都很重视潜在的变化,微观的变化,仁义礼智信都容易腐生,善,爱等都会发生相反的变化,善则生恶,爱则生恨,仁义生虚伪,
  • 22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 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lěi)兮若无所归。众 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 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sì)母。 第二十章 [原文] 唯之与阿①,相去几何?
  • 21
    什么是道?宇宙之玄机?人生之妙道也。
    哲丐 6-14
  • 12
    大家都来讲讲
  • 2
    在认识一个人之前,这个人在我的思想中是不存在的,我的世界没有这个人,这就是无。但是只是在我的世界中没有,这个人本身一直存在。 突然有一天有人要介绍我认识这个人,我思想中就有了这个人,这就是有,同时我也知道了这个人的名字或者其他特殊符号,这就是有名,在之前并不知道这个人更不知道他的名,这就是无名。 意识中出现这个人就要开始给她或他定性,是男是女,这就是一生二,接着可出现更多的信息,就是二生三,三生万物
  • 3
    求各位大佬推荐下书籍,顺带问一句,陈鼓应出了那么多书,应该看哪些呢?
  • 0
    在美国,有一个黑人,父亲是一个基督教堂的牧师,母亲是音乐教师。父亲常带她去听教会里的各种音乐、诗歌,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她从小就显示出超强的音乐天赋。从她两岁起母亲就教她弹琴,她4岁时就举办了自己的独奏音乐会。当时她家所在的阿拉巴马州是美国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地方,黑人被公认为是劣等民族,公共汽车上黑人只能坐后座,黑人和白人不得在一个学校学习,不得在同一个泳池游泳,甚至不得使用同一个厕所。她发誓将来
    体操5 6-14
  • 2
    陷入沉思,有就是无 无就是有 人其实也是浩瀚宇宙的一种产物,例如像花一样有花开,就有凋零。人也一样有着自然法则有周期的对人的死亡年龄小或大什么时候死只是周期长短不一样而已,感觉死亡并非那么可怕了,当然也许离死亡还没这么近吧,又许在死亡的边缘才能真正感受死亡的感觉。 突然思考这个问题 人为什么会赋予条条框框,而且在足以吃住温饱了,还竭尽全力不惜透支身体剥夺生活质量,忍着不舒适和不愉悦虽然这种行为是不致死
    vvughugyf 6-14
  • 0
    “道”很神秘,是宇宙万物的母亲,“道”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在我们身边发挥着作用。 那我们在学习中、生活中如何去悟道呢,悟道后怎么去使用道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首先,道是什么呢?有人会说道是规律,但是这么解释就太简单了,那么道到底是什么呢,道是一体两面,相当于一枚硬币,如善与恶,好与坏,对于错。很多人都把对立的彼此当成两个单独的一体来看,殊不知,这些彼此对立的其实是一个整体,就如老子所说 有无相生
  • 1
    问:污浊之气和阴气有何区别? 答:污浊之气,比如你脑子里有不好的事情,下流的、色情的,陷害别人,伤害别人,骂人,这种气都属于污浊之气。阴气,比方说一个地方很空旷,人很少,坟堆,医院,你都会感觉冷飕飕的,就是阴气太重。为什么晚上在城里就不怕,而到了农村就害怕?城里人气重,乡下阴气重。如果这个地方都是坏人,都不动好脑筋的,那么阴气就比较重;你们都是学佛人,气场很好,阳气就比较足。阴阳两极,就像灯,白炽
  • 50
    开始学习道德经,不甚了了,查阅各种大家小家对于道德经的解释,云里雾里,各种道家术语,各种自以为悟道又不知所以然,甚至有些道友五十步笑百步,对于不同理解进行各种抨击反驳!但是到最后还是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类,致力于求仙悟道,认为学会道德经是修真必备;二类,听信舆论对于道德经的各种神话,道士并不知道道德经是什么,好奇探索。不管哪一种,都被历史以来各种传言影响,把
  • 14
    我这人没有多少朋友,总是喜欢观察事物,我有一个的特别能力,无论是在身处闹事,还是在冷场的情况下,我都可以成为那里的小透明,不管是聊天还是交朋友,我只喜欢当个聆听者,有时候也会抑郁,有时候也会开心,自己在那里转圈圈,好像世界独立了,我又好像我独立的世界,但又好像是我在观察着世界,世界也想是在凝视着我,到后来学了算卦,到现在我发现我的这种观察有一种说法叫做吃瓜,于是我看了一个又一个的命盘,吃了一个又一
  • 4
    道德经其实是很简单的 难的是人的主观成见太强,何为道,道是阴阳两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相互转换。 也就是说,要无分别心,达到身心均衡,用儒家的话来讲就是中庸之道。
  • 0
    拳王的修养 很多人动不动就喜欢用自己的能力与别人比,去显化,让自己得到一些心里暂时的满足。 美国著名的拳王乔·路易,纵横拳坛,打败众多高手,但他私底下为人十分地谦和、友好,完全不像在赛场上那般勇猛模样。 有一天,他和朋友骑车一起外出,在马路上,后面有辆车被他们稍微堵了一下,不停地按喇叭,开到前面停下来,货车司机气冲冲地指着他们一顿痛骂。 货车司机走了以后,他的朋友问他:“我的拳王啊,那家伙那么无理,你为
    体操5 6-14
  • 16
    既然大道至简,世间复杂万事万物都是由简单演化而来的,那我们可不可用一颗简单纯朴的心来应对复杂的万千世界?
    自然门 6-12
  • 5
    美味佳肴是为了填饱肚子还是满足舌尖上的欲望,孰先孰后呢。
    大二笨 6-12
  • 5
    始于因果 也终于因果 不昧因果 也成于因果 世间万法,离因果 即离大道 娑婆世界,信因果 即可得乐
    Rebuol 6-10
  • 19
    ★随缘是随波逐流的表现吗? 《道德经》中说:“道法自然。”随缘,也是自然的一种表现。顺应自然,而不是随波逐流。因为弱者随缘是由于无法改变外境,以致受到外缘牵缠,不得自在;强者随缘,是肆意妄为,受自身内缘欲望所控制,一旦遭受打击,将一败涂地。只有智者能够制己之内缘,同时灵活应对外缘。因为在自然变易中含有恒常不变的东西,不变的就是自身的根本立场和原则。只有站定立场,抱定原则,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
  • 0
    【《道德经》- 帛书版 - 第八章 - 上善若水-哔哩哔哩】 网页链接
  • 7
    武当山下院全真道观三清宫汉川市麻河镇东岳庙 招收出家坤道(女性) 东岳庙道观坐落于江汉明珠汉川市麻河镇,东临府河故道,西接东西汊湖,向南汉北河水滚滚东去,北靠麻河岗岭,十分契合“荷美乡镇,水韵麻河”的发展理念,环境自然幽雅,动静相宜。东岳庙道观已列入汉川市宗教活动场所示范点,非商业化道场,为清修之地。东岳庙历史悠久,有着优良道教文化传承。今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诚心出家玄门弟子,要求品德良好,同时能遵守道
  • 21
    能否把无为理解成,不计回报的付出?
    大二笨 6-10
  • 1
    很多人做事容易成功,是享受孕育的过程!你永远无需担心它会消亡!当你头脑还有“我以为”的时候,外界的环境和身边的人都会给你很多的干扰,让你担心、让你恐惧、让你麻烦、让你焦虑的事情!头脑的认为还是会焦虑会自我PUA当你不在“认为”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能非常有信心,走上想走的路。亚琴:从今天起“我以为”这3个字眼请消失!(当我不舒服的时候,身体真的就出现了某个问题,我需要怎么解决我身体的问题,我明天一定会好,感
    Rebuol 6-10
  • 0
    允许别人做别人,也允许自己做自己
  • 11
    这里介绍一下还原版道德经,作者龙潭今语,我个人研读后颇为认可。 以下内容纯属转载: 还原版《道德经》历经五年,通过对楚简《老子》、帛书《老子》、北大汉简,以及王弼、河上公等各传世本的逐一详尽考证,终于复原了老子《道德经》最初的原貌。 全篇共69章,包括老子自序2章,道论32章,德论35章。还原版章数较传世本81章明显要少并非删除了章节,而是把传世本的相关章节作了合并,并没有出现传世本章节被整章删除的情况。 还原版
    大二笨 6-10
  • 9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 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侯王若能守之②,万物将自化③。化而欲作④,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⑤,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⑥。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⑦。
  • 2
    1.道与非道皆是道,道无偏倚,故称自然,人能自然则长久。 2.居中,则无害。 3.欲是行,节欲是道。恶是行,去恶是道。行有利弊,道无利弊。得道者,不行善,不行恶,为无为,而无有漏。 4.圣人虽降于世,而犹无处于世,与万物并行而不悖,不利益亦不妨害,如此,万物乃受益极多矣。
  • 3
    现在家庭的矛盾,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根源就在于人的心灵上,你为什么对太太有意见,为什么对朋友有意见,为什么对老板有意见?就是你对他们所做的某个事情不理解,一次不理解,二次不理解,三次不理解,这些最终是成为你对他们产生意见的主要原因。现在的人缺乏信任、缺乏沟通,每个人都被手机和网络掌控了心和思维,大脑缺乏独立的思考,让人与人之间产生距离。先生回到家,不跟太太讲话,或者太太不跟先生讲话,各
  • 0
    孩子,功名利禄乃厚德所具,非所求而得啊。天下世人苦在无真心实心行持正道,投机取巧怎么会有福禄呢?考取功名,要吃皇粮,那就必须具有为天下苍生之心、之念。现今都在贪着自我享受,不顾及他人,即便前世所修,也会很快耗尽而穷其一生。 生之基在德,福之基在品,也就是你德行的品级越高,那你的福报就越厚,明白了吗?如果没有德,那你连生的基石都没有,不仅仅是找不到工作没有饭吃这么简单,就是你们有工作、有钱,也难以维
    体操5 6-8
  • 7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 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是谓微明⑤,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
  • 0
    不要去听人间的不好的东西,很多人一辈子修不好,就是太喜欢探听别人的消息,听别人说什么,什么都要问,什么都想知道,你说他还修得好吗?…… 从来不想打听人家事情的”,这个人就叫修心; 什么都要打听的人,这人就修不好心的,你的心就不会明,因为你只要打听到东西,你这个“蕴”就开始运作了。 《心经》里叫我们五蕴皆空,也就是说不要有思维,不要被外面的世界的五蕴——污泥浊水、红尘遮住,你就能看清自己的心,你就能明白
    体操5 6-8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9

会员: 道友

目录: 古典文学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