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秋雨吧
关注: 617 贴子: 14,145

Humanity

  • 目录:
  • 作家
  • 31
    好几年前写得,很不成熟。希望大家海涵
  • 42
    引狼
    圣仁呐 12-18
  • 87
    余先生的作品涉猎相对广,尤其版本繁多。初接触者会眼花撩乱,本人算是铁杆书迷,试着用最简洁的来做个介绍
  • 11
    余秋雨《君子之道》主题演讲,并新书签售。 ----------------------------------------------------------------------------------------------- 2014上海书展最后一天,上周二,余秋雨压轴出场,做主题演讲,长达两小时,听众五百多人。全程iPad视频记录,由于视频文件大,处理与上传花费了不少精力与时间,所以晚了,没能及时发布。现在终于完成,让大家久等了。
  • 9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份实物书评呢,有点小紧张 先来一张高清大图,封面照—— 因为上了一年大学,很久没有看文学方面的书了——上了大学反倒感觉大学的事情把自己都充满了,自己的爱好反而受到了挤压,好不畅快。虽然当时带了三本余老师的书,但一年来还是没有怎么翻一翻。宿舍的其他三个舍友对文学都没有好感,在这样的环境中楼楼还能保持这份感觉(此处应有掌声),虽然有些许的减弱,现在已不知能否找回高中的感觉。不过,令我满意
  • 38
    前两天刚到的,应该是刚出的吧,书里写的是2014年4月第一次印刷……(今天还没到呢!着急要过愚人节吗?!) 新旧版本合照
    洹灵 10-3
  • 15
    之前在吧里写了篇《余秋雨:文化的指路人》,比较简略,但因为能力和精力所限,只能如此,也因此关注的人不多。但我坚持原创,并且愿意分享。 我不太清楚现在还在贴吧的具体有多少人,从签到人数看,可能就十几二十人。我知道现在大家都忙,忙于事业,忙于学业,或者已经不怎么关注余秋雨和守护秋雨吧。我来吧时间不长,也发现吧里的确冷清,原因有很多。我之前在吧里看到有人说,不发言不代表忘记,而是默默地关注而已。我也有一种
  • 22
    http://www.meiwen.com/Show_news.asp?id=8582
  • 12
    雏鸣继续
  • 5
    今天偶然在优酷上搜到的,以前一直想找的。
    栀子溪 5-6
  • 47
    听说网上还没有这篇文章,所以我想把它贴出来,如果违反规定,可以删。(听余老师的话,抵制盗版)
    张立雷 10-19
  • 61
    雨天按: 感谢jj9077兄贴出《笔墨历史》全文!其实欣赏此作,可有两条线索,一是感受秋雨的非凡笔力,将最宏大的历史课题融入最感性的生活叙述中,学术探索与切身经历相互印证,娓娓道来而又大开大合;其二,便是全从书法入手,重新巩固旧有的理论基础、打造全新的艺术感觉。 为不使文气阻断,特再开一贴,以图释文,希望雨丝朋友一起分享学习!
  • 29
    微访谈 >>余秋雨谈新书《何谓文化》 (未开始) 嘉宾: 闪问闪答余秋雨 更多 时间:2012-10-16 14:30-15:30 简介:文化究竟是什么?中国文化存在哪些弊端?等……
  • 2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电 题:余秋雨建秋雨书院:教书选书送书 参与重构新世纪人类精神 中新社记者 应妮 以余秋雨名字命名的“秋雨书院”12日在北京成立。余秋雨表示,书院初期将会做与“书”有关的三件事,即教书、选书、送书。 余秋雨携夫人马兰现身成立仪式。余秋雨同日还获颁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史专业博士生导师聘书。 余秋雨首先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由衷祝贺,并说能够与莫言成为同事同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麾下而倍感自豪。
  • 9
    凤凰网文化讯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对莫言表达了祝福。余秋雨在接受凤凰网对话时表示,很高兴诺贝尔花落中国,因为它终于触摸到中国文化的深层部位。而国人此次对拿诺奖的态度相对平静,说明中国人精神意识已开始成熟。以下为对话全文: 凤凰网:您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什么评价? 余秋雨:这是一件我们都非常愉快的事情。我认识莫言先生
  • 1
    集体礼仪 城市文化的活体呈现,是市民身上的礼仪。 我曾不止一次阐释过荣格的那个观点: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重要的不是个体人格而是集体人格。荣格所说的集体人格带有“原型”的意思,是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关键课题。我们在这里借用他的这个概念,并把这个概念缩小,说明一个城市的文化,也就是这个城市的集体人格。 优化一个城市的集体人格,是城市文化建设的目标。这个目标一定会使市长们激动,但又不知从何下手。按照往常的习
    雨丝小D 9-30
  • 2
    必要贮存 前面所说的不再扮演,不再黏着,是做减法。紧接着,我要做一点加法了。 一个真正拥有文化的人,为什么可以不扮演、不黏着?是因为“有恃无恐”。那么,他“恃”的是什么呢? 是胸中的贮存。 文化多元,贮存可以各不相同。但是,文化作为一种广泛交流、对话、沟通的纽带,不可以没有共同基元。这种共同基元,也就是文化人的“必要贮存”。 说“必要贮存”,当然是针对着“非必要贮存”。平心而论,多数人身上的文化贮存,实
    女己为妃 10-11
  • 7
    早就听过这个书名,却一直没有找来读读。原本觉得他的散文还不错,语言质朴,带有浓厚的西北方言的韵味,还不时冒出几句让人捧腹的话语,但贾平凹散文的魅力不仅在于此,其实它带给我的更多是感动和共鸣,比如他的《西大三年》让我这么个偏远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忍不住掉泪,我能体会贾平凹的孤独和忧郁,同样是乡下人,同样相貌平庸,同样不标准的普通话,读他的散文感觉不到咄咄逼人的气势和高处说教的距离,仿佛在跟一个年龄稍长的
    张立雷 9-21
  • 14
    文化到底是什么? 你们如果到辞典、书籍中寻找“文化”的定义,一定会头疼。从英国学者泰勒(E.Burnett Tylor,1832-1917)开始,这样的定义已出现两百多个。那两百多个定义,每一个都相当长,我敢担保,你们即使硬着头皮全部看完,还是搞不清楚文化到底是什么。请记住,没有边界的国家不叫国家,没有边界的定义不是定义。 文化定义的这种毛病,让我想起了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A.Lawrence Lowel,1856-1942)发出的叹息: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
  • 6
    找了好久,只有录音哦
  • 33
    2012-09《美文》上半月刊 (此文是作者即将出版的《中国文脉》一书的引论) ---------------------------------------------------------
    yuqiuyu8 6-1
  • 12
    秋雨小像,是不是很有爱?守护秋雨吧正在逐渐壮大,在此祝愿秋雨老师健康平安,一切顺利!
  • 6
    亲们,广州今年的南国书香节大家有谁去上了吗?到现场的讲一下体会感悟吧!好让大家交流交流。 多羡慕能够参加南国书香节的人啊 。当他们捧着自己最喜爱的书等最喜爱的作家给签名的时候,心情有多激动,有多振奋,有多高兴啊! 最重要的是余秋雨老师在啊!免费的还不说,就算是贵一点的门票,作为一名雨丝,要想HOLD住好难啊,只可惜,离家里太远了。不过读着文字,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余秋雨:用大部分精力去搜寻第一流好书 南国
  • 6
    中国人需要记住的几个时间点: (1)门槛:公元前21世纪 (2)轴心:公元前5世纪 (3)帝国:公元前后 (4)鲜卑:公元5世纪 (5)高峰:公元7 8 9世纪
  • 13
    (1)面对文学,背对文坛,以独立文化人的姿态写作,从未参加过作协及一些无聊的会议。 (2)文笔高雅却不故作高深,生活诗意而不刻意绝世。读过《文
  • 17
    鄙人湖南农家子弟,原本读书只为走出贫困的农村,出人头地,由于社会的功利倾向,加之父母文化程度不高,高中之前重视数理化,语文只是得过且过,几乎
  • 20
    刚才点吧里开一个老帖子,就是第一面加精那个。看到匿名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余黑又来装好人想混进来,这是在余吧混迹一年留下了后遗症,暂且不提。后
  • 15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雨丝

目录: 作家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