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吧
关注: 1,672 贴子: 8,399

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

  • 目录:
  • 人文学科
  • 1
    欢迎各位吧友留言
  • 133
    理无物不存 理无处不在 理是行事为人的路道
  • 252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科技发明最多的帝国。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对世界科学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 . 这都是理学的丰功伟绩! . 略证:科学思潮决定科学盛衰。文艺复兴思潮形成为近代自然科学,而新文化思潮则令我国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人类事业的贡献几乎为0。自夏朝以来,中国从来没得过0分。 . 理学的科学成就: . 1、周敦颐《太极图》述原子结构及微观粒子生成论(这启发了物理学家玻尔发现原子结构
  • 39
    一 近些年国学很热,却是虚热。热得主要是小术、小道、小学。小术方面,如算命打卦、中医中药、古乐古戏、书法国画等;小道方面,如修佛、学道等;小学方面,如一些机构教人读三字经、弟子规等。 大家当然知道国学的核心是儒学,许多人主张读经,但他们有种奇怪的观点,认为读经就应该读纯正的先秦原典,回到孔子那里。 杨庆中教授的话或许具有广泛代表性,他说:“一谈到儒学,人们或许马上会想到孔子,想到先秦。其实,近代儒学
    qbfggv 10-11
  • 64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现在问题来了,阴与阳,柔与刚,是相反对立的两个方面,两者互相转化,互为其根,是太极之两仪, 这个可以理解。 可是“仁与义”,却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是同义相近的两个方面。这个如何做到互相转化?周子是怎么从阴阳,刚柔推出仁义的?逻辑上完全不成立啊? 为什么不说,立人之道,在“仁与奸”呢?仁在内心,奸在手段。智慧出,有大伪,
    591438838 5-8
  • 26
    程颐少时师从周敦颐但当他建立自己的理论时却并没有继承周敦颐的学说。此处不介绍周敦颐的理论了。程颐形上学说认为:万物由一个“天道”化生出来,天道包含“理”这里的理就如同西哲中“形式”的概念。而天道是一个万物共有的“共同理”。天道也是个本体,天道化生出“气”。气的概念就如同西哲中“质料”的含义。是形而下的,如同原子组成分子分子组成现在的世界一样,气也是这样组成的世界。所以气是万物有形态的原因。“理”不
    qbfggv 10-11
  • 20
    此贴我原写于宋吧,现转来此吧
  • 5
    为张子「四言」进一解 蔡仁厚教授 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最能表出儒者的襟怀,也
    张29 3-20
  • 10
    既生而为人,怎能无欲。即便空门佛陀,也有个“度己”的欲念。为何“度己”?不也是要求个“极乐”。 既然人皆有欲,却又不得不面对“人欲害道”的矛
  • 28
    关于理气的观点发现理学家们也是众说纷层 贴一下本人的读书摘录: 1. 张载的观点: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2. 二程的观点: 若谓既返之气复将为方伸之气,必资于此,则殊与天地之化不相似。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穷,更何复资于既毙之形,既返之气,以为造化?近取诸身,其开阖往来,见之鼻息,
  • 1
    从性所发之事,朱子名之为情;情即性之已发。孟子说:"恻隐之性,仁之端也," 照朱子的讲法,仁是性,恻隐是情,朱子说:"有这性便发出这情,因这情,
  • 19
    凡物必有其所以为物者,必皆依照某理。此某物之所以为某物,为凡物所皆依照而因以成其为某物者,我们称之为理。这种因果关系,即因果之所以然之理。理
    道濟禪師 10-23
  • 1
    朱子讲:理是主宰。说理是主宰者,即是说,理为事物所必依照而不可逃。某一类中之事物所必依照于其理者,自其必依照而不可逃,宋儒把其谓之命。事物之
  • 6
    纵观古代哲学家说及宇宙间事物之变化,多举四时之代谢,因为在以前之社会中,人所见天然人事之变化,都是循环的,故以为天然人事中之一切变化,都是循环的。 若一事物既毁,其后即无继之者,则实际的世界,可以说是:"或几乎息矣。"若一事物既毁,无与之同类者继之,则实际的类,亦要"几乎息矣"。事实上一事物既毁,不但另有事物继之,且有其同类之事物继之。《易·系辞》说:"无往不复。"有来,有往,有复。实际底世界是无始底,一切
  • 13
    首先我要帮大家理清楚一个问题:我们实际的世界是如何产生的,即为气是如何依照理产生世界的物。一切物体的形成,所依据的是气(即真元之气),依照的
  • 17
    宋儒流行有"理一分殊"之说,但朱子有独特的见解。朱子论张横渠《西铭》云:"《西铭》之作,意盖如此。程子以为明理一而分殊,可谓一言以蔽之矣。盖以
    张29 9-9
  • 3
    http://www.zunzhoushuyuan.com/forum.php
    黍离手 7-2
  • 13
    《易童子问》共三卷,卷一、卷二解说了四十个卦的卦辞及《彖传》、《象传》大义,卷三则为《易传》之考辨。欧阳修说《易》,倾向义理,反对卜 筮,强调《易
    道濟禪師 11-11
  • 6
    《横渠易说》共三卷,上经一卷、下经一卷,《系 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为一卷。末有总论十一则,附有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一文。
  • 11
    1L喂度
    张29 5-2
  • 3
    腾讯读书地址: http://bookapp.book.qq.com/origin/book/?workid=2472186
    zhanpar 5-27
  • 8
    包弼德。
    mousta 4-30
  • 7
    理欲之辩“天理与人欲之辩”的简称。中国伦理思想史关于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和论辩。
    黍离手 5-3
  • 7
    萧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郭齐勇、冯达文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
    张29 4-16
  • 0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
  • 7
    开一帖,请大家简述什么是天理人欲。
  • 13
    [摘要]“格物致知”是朱熹认识论的基本命题,体现了朱熹哲学思想的特色。文章试图先考察“格物致知”的思想源流。再对“格物致知”说作进一步诠释,然
    张29 4-10
  • 10
    不可否认,近百年来中国哲学的学科建构过程,就是一个以西方哲学为范本,从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寻求能与之相对应的历史资料、并不断按此范本作出新 的
    张29 4-2
  • 4
    在下疏懒,读书复狭,然藉讲论切磋以勉进,实深有望焉。 不揣冒昧,建一楼於此。在下偶然会来记录一些读书杂感。亦请诸君不吝指教。 还请不要歪楼或灌
    渊澄 4-2
  • 11
     一、 张载对明代气学的影响      张载是气学的开创者和理论代表,他对气学流派及整个宋明理学均有重要影响。他提出“太虚即气”〔1〕《正蒙
    张29 4-1
  • 5
    朱熹作为中国经学史上宋学的集大成者,其经学思想不是偶然、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一定的时代 背景下形成,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根源和思想认识根源,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和时代 思潮的兴起、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探讨朱熹经学产生的思想渊源,对于客观地认识朱熹经 学的时代特征、思想特质、理论构成及其在宋学中乃至在整个中国经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认识朱熹经学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把
    张29 3-19
  • 14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东林学风的区域源流,东林学派代表人物与明清苏南望族的交往,东林学风与明清苏南望族的教育及文化的关系。文中提出东林学风 的核心是务实经世,当东林后人表达手段“灰色”化、逐渐放弃在野抗争的情况下,务实经世的特色却保持着,成为苏南社会近代变迁的一大特征。这一切可以从东林代表人物与苏南望族之间的关系上得到解释。   关键词:东林学风;明清时期;苏南望族;家族教育;家族文化   关于东林学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格物致知

目录: 人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