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吧
关注: 4,688 贴子: 40,471

漢語語音史及漢語方言歷史層次

  • 目录:
  • 人文学科
  • 0
    本音系为声音唱合图音系导入中古英语1066年以后的音变虚构而成,业余水平,不喜勿喷 帮p滂p並b明m非f 敷f 奉v 微 v端t透t定d泥n来l知tr彻tr澄dr娘n精th清th从z心s邪z 庄ch初ch崇 j生sh俟j 章ch昌ch常j日r书sh船j以y 见k溪k群g疑g晓h匣Ø云w 影Ø 声母数量:23+1 阳声:-m、-n、-ng 入声:-p、-t、-k 通摄:东冬钟-ung入声齐齿-uck,开口-ouk,撮口-uke 江摄:江-ang入声-ack 止摄:支-y、wy脂-y、wy之-y、微-y,uy/wy 遇摄:鱼-yow、虞-wow、模-ou,ow 蟹摄:齐-y、wy泰-ay、oy佳-ay、way皆-ea
  • 0
    之前奇思妙想过:假如现代日语重新去借切韵音系会如何?于是突发奇想制作了这种架空借词体系,业余水平,不喜勿喷。
  • 37
    签到帖(自用)
  • 0
    雅言几個特征: 一:人称代词分格 分为:主格、属格(所有格)、宾格;第一人称声母同为ng(ŋ),第二人称声母同为nj/n,第三人称声母同为k/g。 二:时态 动词後加X+in-g(等din,紧gin,仍njin,承sin) 动词後加X+id/ed(毕bid/bed,讫hed,忒ted) 三:基准音 车ca[car];花fa[flo-wer] 易ii[ea-sy];视sii[see]; 迩nji[near];涕ti[tear] 糊/唬fu[fool];敷fu[full]; 度tu[to];途tu[tour] 号號呺哮嚎hau[howl];吆jau[yell] 咎,疚giu[guil-ty];丘hiu[
  • 2
    请问大佬,我需要引用广韵的中古音来论述论文,拟音可以选取以郑张尚芳先生的上古音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中古拟音体系吗?参照郑张尚芳《上古音系第二版》。还是要选直接构拟的中古音体系,比如董同龢先生的中古拟音体系呢?#求助大佬请教大佬#
  • 3
    知乎上有人提到的地质年代的译名。 例如cam译成寒、si译成志、de译成泥、von译成盆、都是只能是用日语读音特别是汉音才解释得通。 虽说汉语也有像曼谷、孟买、孟加拉这样用明母对译B的现象(应该是闽语?不过他们不会拿泥母对译D) 除了地质之外,评论区也有人提到contra译成魂斗罗、以及salamander译成沙罗曼蛇。 其中“蛇”的惯用惯用音DA可能是与“陀”搞混了?
    惯宣 6-11
  • 129
    苏轼 卜算子 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惯宣 6-11
  • 2
    需要会使用praat的朋友来帮我分析下一种方言的调值,有偿
  • 6
    求助各位大神,由于东方语言学网一直瘫痪……我急需统计音韵的韵次,需要里面的工具统计韵次,电子
  • 16
    “呼十却为石,唤针将作真,忽然云雨至,总道是天因。”#音韵学##古代汉语#
  • 72
    有些疑母字,比如说“牛”、“拟”、“逆”,为什么不读“you“、”yi“、”yi“? 好纠结的说……
    艾粄 5-5
  • 2
    轻唇化部分字保留三等介音: 反、番phiên,烦phiền,芳phương 区分重纽四等和真四等 便tiện,並tịnh VS 辫biện,病bệnh
  • 38
    有没有人能帮我解释一下“声”“影”是什么意思?先行谢过。 老人念佛念成阿(ngo)弥陀佛是否正确?
  • 6
    我刚刚开始接触音韵学,在阅读和使用韵典网的时候有一些疑惑想要请教各位老师。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韵典网附的洪武正韵读音问题。我以将军的军为例,在中原音韵中军是见母真文韵,在蒙古字韵中,它是如图这么写,转写出来是guen。在满文里,将军是ᠵᡳᠶᠠᠩᡤᡳᠶᡡᠨ,转写是jiyanggiyvn。我以为可以认为从元到清这个字,甚至说见母都以g这样的音作为声母,但是点开韵典网的洪武正韵里配的发音,怎么听都是j这个声母(它是钧小韵,译训是
    Illusionno 4-17
  • 13
    切韵音系的构拟是基于什么,因为切韵不反映音值,必须要到域外对音找音值,但是域外对音不一定可靠,所以我就在纠结整个中古汉语音系构拟的完整逻辑链条,目前卡在这一步了,希望博学的吧友们给予解答
  • 22
    如果有介音应该拟作什么?我看到有的书上写作ᵚ。我总感觉这个音的位置太靠后了,读作ᵚɑ ᵚə尚可。读作ᵚi ᵚe就有一点难发了
  • 18
    在记述南宋文豪朱熹语录的《朱子语类》中,卷第一百三十八,里面记录着朱熹在讨论雅言时的这样一段话: “四方声音多讹,却是广中人说得声音尚好。盖彼中地尚中正。自洛中脊来,只是太边南去,故有些热。若闽浙则皆边东角矣,闽浙声音尤不正”。
    铁利风 3-28
  • 5
    看到一个吧友在琢磨如何增加普通话的音节,这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了。我也是这个话题的老爱好者了。我来说说我的思路:既然我们的目标是增加音节,那肯定要先从最有性价比的方式入手。人们往往忽视了普通话或其他方言的音节缺位。如果能把这些音节缺位填上,可以增加不少音节,而且不会违背现有的音系规则,事半功倍。下面罗列一下我能想到的普通话的系统性音节缺位以及填补方法。 一、阳平缺乏不送气塞音声母,比如guá diáo
  • 21
    绿律吕驴这个发音,平声(第一声)的发音字去哪了?这种四声不全,只有其中两到三种声调才有字的现象叫什么?
  • 3
    请教大佬守韵三十字母和三十六字母分别对应哪些现代汉语拼音的声母呀,音韵学真难学。
  • 1
    我已经搞清楚重纽的具体情况了,只是有一个问题,上古三等带r进入重B,但重纽B类还有一部分上古没有r的是怎么回事。这部分包含哪些,什么原因导致的。
    Illusionno 3-15
  • 6
    由于日语的汉音和吴音自从中古借用汉语以降时间过于久远,导致目前的音读系统音值已经与现代汉语发音相去甚远。而目前的现地音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普及的统一的标准。因此特地制作此表格来规范化日语现代音读,其名为“共音”,缘由有二:其一为现在是共和国时代,而这个时代的发音即可简称为共音,其二为现代的普通话也已经成为了现代中国人民的共同语言。未来如果日本再从汉语借词可以一定程度上参照这个表格。该表格为本人花费数个
  • 8
    普通话减少同音字的办法 是改变同音音节好 ,还是增加声调? 还有其他办法吗?
  • 8
    上阙韵脚“头”“流”“由”“浮”,为什么“浮”不押韵?
    mashan010 3-14
  • 16
    分fan 粉fan' 训fanq 焚fanx 奋fanv 份fanr q,读若k,k为三笔,故视作三声。 x,如十字路口,通四面,故视作四声。 v,罗马数字五,故视作五声。 r,形如6,故视作六声。
  • 7
    本人小白,再次提问,愿各位大佬不吝赐教! 这个字我在语博app上查到是庄组娇韵字,在本人的方言区念作Zao(51)(吴方言金衢片)。解释这个现象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庄母在吴方言区常常被平舌化处理,韵母介音i脱落吗?如果更深地考究这个问题,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个介音i会脱落,我要查询哪一方面的文章比较合适呢?
  • 14
    本吧为音韵学吧,旨在为汉语音韵学爱好者提供交流讨论的平台,依据音韵学相关教材和学术界的成果,为音韵学爱好者答疑解惑,帮助初学者顺利入门。近一段时间来,有吧友不停制造诋毁音韵学学术成果的观点,又未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明,甚至出现侮辱性攻击的言语,严重破坏了本吧交流环境。为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有必要重申一下吧规和本吧的重要声明。
  • 7
    分析一个人的逻辑不如分析一个人的动机。逻辑只是动机的卫士,动机才是逻辑的主人。根据对他的观察,想必大家也不难看出,藏檀研究音韵学的动机并不单纯。他自己也说了,他只关心歌韵。而他之所以对歌韵这么在意,是因为这关系到他应当如何颂读经文。他担心如果发音错了,fo祖就感应不到了,也就无法超生了。所以他不愿意接受,也不敢接受歌韵读α。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如此仇恨那些认为歌韵读α的音韵学家,甚至破口大骂。因为这已
    一﹏一_ 2-25
  • 0
    呵呵,想以前他们拿汉魏(晋)五言(古)诗压我,说什么上古歌麻互押,所以念a
    藏檀 2-2
  • 5
    如题,本人还有一个疑问,据说上古汉语的音节数只比中古汉语多几十个,就算切韵是综合音系,也不至于这样吧,还是说上古汉语的材料太少了。
    Illusionno 1-31
  • 34
    藏檀,你老是说你洋人爹选择性使用证据,学界、我们选择性使用证据。 但真正选择性使用证据、掩耳盗铃的是你藏檀啊。 无视所有证否你的证据,没人这样作学问的啦。 然后这边有个你一直犯的基本性错误,古诗现代也押韵,不能说明它是静态的,因为同韵通常有一样变化,那它变化再剧烈,也依然是押韵的。 何况中古不分声调有近70韵,现代各方言大抵少很多,韵少了,原本不押韵的字也变得押韵了。 用你地方话读押韵,什么都不能说明。
    Illusionno 1-29
  • 7
    不是说o和ɒ是一样的吗?
    mvjkg6 1-22
  • 9
    《吕氏春秋•重言》曰:“君呿(qū)而不唫(yín),所言者‘莒’也!” 东汉人高诱给了个注解:“呿,开;唫,闭”。 把这个意思带入原文中,就是说:口型开而不闭,说的就是“莒”吧! 但有的人偏偏不相信,还说什么“当年要张大口的国名多了去了,怎么能凭这点认定是‘莒’?” 为什么能认定是吕国,其实主要原因不只是口型。 可是东汉人做的标注为什么就不能不看?东汉人的标注上就表示,东汉人认为“呿”描述的就是大口型的意思。
    Hashikumo 1-13
  • 13
    ①东北官话竟然比北京官话还要存古?! ②唐朝末年才和普通话的祖先分离的粤语竟然比上古孙无语的后代闽语还要存古?! ③这图不就是赤裸裸地宣传越靠南越存古吗?如果觉得北方话被北方游牧民族影响的话,不还把南方也被南方的少数民族影响了?而且南方的少数民族远多于北方
    Hashikumo 1-13
  • 4
    可藏檀还停留在高低论的时代 还说什么大开口的a发音最省力气 真不知道他凭/什/么说出这种β话 他咋不自己去试一下 就知道大开口比什么都费力
    藏檀 1-10
  • 2
    追究这个“爸”(po)的古音,你就知道不可能是元音高化!(历史真相是元音低化。)
    藏檀 1-10
  • 6
    可有人竟然认为古汉语没有a,因为模是u,歌是o,麻韵是前面那两个分化下来的。 就好比古人将婴儿的啼哭声用“呱”字来表示,可后人偏偏却认为“呱”字现在读作gua是古音gu低化的结果,古代的音韵应当是“咕咕落地”。 然而,哪个婴儿的哭声会类似于“gu”这样?查了一下资料,还真没有
  • 4
    本楼仅限于讨论印欧语
    藏檀 1-10
  • 14
    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五十六》:“含笑乐呵呵,啼哭受殃抉。” 韦庄《天仙子》:“醺醺酒气麝兰和,惊睡觉,笑呵呵,长笑人生能几何。” 韦庄《菩萨蛮》:“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请教一下 @藏檀
    藏檀 1-10
  • 16
    想必藏檀先生应该知道“罗睺”这个存在吧?可是它的梵语却是“राहु/rāhu”,您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一个u却要用到侯韵字吗?不是应该用模韵吗? 同样“牟尼(मुनि/muni)“的“牟”也是侯韵不是模韵,为啥不用“模”来对应? 您不是说梵语的o和侯韵一样,都读ou吗?然后模韵和梵语u一样都读u吗?可您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的古代音译当中,模韵对应o,而侯韵反而对应u?!
  • 6
    a音,只需要张开口即可发的音,也是相对响度最大的音。无论怎么说,这个音都是远古时代人在造词时当仁不让的首选。 所以比较古老的语言当中,带a的词特多是常见且正常的事情,不要大惊小怪。 后来,i、u这两个“特色”很强,但又不用大开口的高元音也被人们相继发现,其中尖锐的i出现得会更早,再后是u。 几近100%的语言中都有a,也有90%以上的语言有i、u,这三个音十分稳定,往往可以从远古活到现在。例如说“唐”这个字,除了部分南方
  • 4
    前言:考察汉字发音变化的三种结果 1、从严格意义上讲,从上古到中古,从中古到近古一直到今天,汉字发音的变化一直持续不断,这是基于动态的观察,无法进行一般意义上的讨论; 2、从宽松的意义上讲,我们今天之所以读唐宋格律诗还非常押韵,说明汉字发音又象是静态的,所以我们的讨论,既基于动态,主要基于静态,否则就无从谈起; 3、基于上面的两条原则,我们确定汉字发音有下面三种历史演化: A.古音保留到今天的汉字 B.发音产生了
  • 9
    天天把元音舌位图拿出来,实际上啥也不懂,不然也不会说出“圆唇的ɒ等于o”这样的话了
  • 9
    就说你完全没考虑语音的系统性 。 主流学说每个韵可是都有合理发音的。 若依你说“歌韵o,模韵u”那后元音可就全乱套了。 因此你必须把你理论的所有后元音的拟音给出来。 也就是 “鱼、虞、模、歌、戈、尤、侯、幽” 这8个韵,这8韵在中古可是不同音的啊,若你能给出合理拟音,我就承认你有真才实学。 不然光凭你理论崩坏的系统性,任何人都可以简单的用逻辑判断出“你的理论看都不用看、可以直接扫进垃圾筒”。
    藏檀 1-8
  • 10
    藏檀呀,你终究还是因为不学无术,破防了,狗急跳墙,开始胡搅蛮缠了。 逻辑、学术的东西就该用逻辑学术的语言回应,你要不要看看你回的都是什么胡言妄语。 你以为拉黑我,我就会懒得论破你的诳语了吗。 不!你这种毫无学术精神东西,我就是要说到你下跪悔改。 下面我一条条讲解,你可要好好上课啊。
  • 6
    这几天无意间逛到了这个我3年前来过的吧,当时这里还有点冷清,我还发过贴子。没想到一回来就碰上了民科骚乱。我已经被知乎上的音韵民科弄得抑郁了,没想到贴吧这片隐秘的小净土也未能幸免于难。这个藏檀我在知乎上瞥见过一次,没想到这里也有他。当然了,知乎上比他有流量的民科怪物多了,他这种程度的还排不上号。音韵学本来圈子就小,实在经不起民科折腾。圈子小,没有群众基础,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打赢舆论战,舆论战场经常被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

会员: 直容女久

目录: 人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