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缘吧
关注: 3,641 贴子: 25,912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 目录:
  • 佛教
  • 0
    一刹那即能成佛之捷径诵诸佛名号故清净罪障 ——诸佛名号念诵次第 白玛邓灯尊者 造 为了遍虚空的众生而皈依具九传承上师以及四、六续部坛城本尊、母续空行海。(念诵一遍的功德,若有形象尽虚空亦不能容纳) 南无顶礼、供养、出有坏应供正等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等贤劫千佛之父母儿眷属。(念诵一遍与诸佛的智慧无二无别,并与念诵八万四千法门的功德等同) 南无百个俱胝恒河沙
  • 0
    接手书,不胜欣慰。自省如此,于当今之世,实不多得。果能直进不退,则令严之薪传,孔孟之薪传,佛祖之薪传,俱可亲得而实证矣。然于甘脆肥浓,不能放下,若约儒理论,尚无大紧要,若约佛理论,则便是行恶,非止意恶也。民国十年,光至南京,魏梅荪(系翰林,时年六十)谓光曰,佛法某也相信,佛也肯念,师之文钞也看过,就是吃不来素。光谓,富贵人习气难忘,君欲吃素,祈熟读光文钞中南浔放生池疏,当数数读,自不能吃肉食矣。此
  • 0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欲令全备,非世法佛法一肩担荷不可。世法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法必须戒杀护生,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以此自行,复以化他。必使内而家庭,外而社会,一切同人,同修此法,以期现生即了生死。佛法法门无量。所有一切法门,同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烦惑若有丝毫未尽,仍然莫出轮回。唯念佛一法,全仗佛力。若具真信切愿,决定可以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较彼一切法门,其难易相差,
  • 0
    问:拜佛可转化业力,转化了的业力会在以后显现吗?还是转轻或消失? 答: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这是理上推理,哦,理上推理。业力转化,你不知道,你用大脑推理,所以会产生说那是真的转,因为是转,就是没有把它消灭掉,这个在法界中是告诉你把那时间调整一下。 我举个例子,一个人上辈子造了业,下辈子来,就这辈子了,三十岁要给车子撞死,那么你现在呢开始修行,三十岁撞死叫横死,对不对?啊,你三十岁还没死,到九十岁还是被撞
  • 0
    我们都知道有一天死亡会来临,但是在相续中没有生起死期不定的观念。死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面对死亡的时候,真的非常可怕啊!那时只能靠善根,没有其他任何办法。所以现在就要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地积累善根,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竭尽全力地去了缘、了债。 我们该了的缘一定要了完,该还的债一定要还清,否则无法了脱生死之苦,无法了脱轮回,无法了脱痛苦和烦恼。那么怎样才能了缘了债呢?就是对家亲眷属等有缘众生要真心地对待
  • 2
    为什么你修行许久难以满愿? 第一 《华严经》云:行愿合一 许多师兄日夜诵经持咒,所求婚姻、财富仍未见起色——只因福德种子未种!佛菩萨加持如阳光普照,但若田地无种,阳光再强亦难结果。 那么如何行愿:我认为就是日行一善 在家居士身在尘世,生活节奏相对比较快,常常处于忙碌的状态。要修习善法,可以遵循“日行一善”的原则,其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因此,日行一善是广种福田的非常好方法之一。 “日行一善”的意义就在于积少
  • 0
    照顾小孩真的不容易,一个人要健康成长真的不容易,尤其女孩子吧,感觉要想健康成长至少要从小盯到小学毕业。而大多时候大人不可能一直盯着,然后就出现桩桩悲剧。2个侄女老是爱乱跑,我偶尔照看,真的累,真的气愤,叫呆在家里不肯,或者想出去买东西吃或者想找人玩,而我又不爱出门…叫她们不要出去不听老跑时,愤怒地想着…感觉不要生小孩最好了,是要说人身难得,没有人身怎么学佛闻听佛法吧,可是我真的是烦像那种情况
  • 1
    枪决死刑犯的人会下地狱吗
  • 0
    人活在世界上,不管做什么事情,退一步会给自己留下很多的余地。话不要讲死,事情不要做绝,以宽厚的态度待人接物,才是一个有感恩心的人。很多女士为了一个家付出了所有的青春和一切,很多男士为了这个家也付出了所有的一切,相互爱护、相互尊敬,那就是平等心。希望所有学佛人要懂得爱护别人,珍惜自己身边还能留下来的人,这是你多少世结的善缘!布里斯本・开示 20190608
    朝阳59 2-1
  • 0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元音老人文集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XpuMaryM13nWRBKrcFOow?pwd=1234 提取码:1234 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 即可获取」
  • 1
     一切凡夫,具有二病。一则狂妄,二则愚痴。狂妄者,谓我本是佛,何须念佛。心净则土净,何须求生净土。此系执理而废事。其弊至拨无因果,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此人必堕阿鼻地狱,永无出期。以善因而招恶果,诚可怜悯。愚痴者,谓我系凡夫,何敢妄想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不知自己一念心性,与佛无二无别。但以烦恼惑业障蔽,故令即心本具之佛性功德,不能显现。譬如大宝铜镜,经劫蒙尘。智者知是宝镜,愚人认做废物。佛悯众生迷昧
  • 0
    所以孔老夫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际上他的意思就是叫你没有礼貌的东西不要去看。网上那些东西有礼貌吗?穿得那个样子,做的那些畜生事情。在农村,你就去看看那些动物好了,人怎么可以做这种事情?脱得净光光多恶心啊!你现在走得出去吗?这种东西不是人了,只有动物才不穿衣服。人,“遮羞遮羞”,就是人身上有非常不应该暴露的地方,你必须要遮起来,遮羞布人家还弄一块呢,现在能露的都露了。这些
    朝阳59 1-28
  • 11
    我是男性,希望自己是漂亮女性,怎样做才能来世如愿?
  • 0
    印光大师: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已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矜自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
  • 2
    33.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 34.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可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则心自归一,无须另求妙法。
  • 1
      末世众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决难如愿。至于各宗法门,俱应研究。而智识浅鲜,世务纷繁之人,何能兼顾。欲学余宗,必须净土已得大通,了无疑惑,方可。若净宗不通,一学余宗,稍有所得,便将净土置之度外。将来所得之益,只可作未来得度之因,决不能即生便出生死也。汝于净土,尚未知门径,何得便欲学唯识。今之学佛者,多半皆属好高务胜,欲于大众前作通家,并非为了生死以学佛也。汝欲学佛,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
  • 0
    【阿难问言。九横云何。救脱菩萨言。若诸有情。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设复遇医。授以非药。实不应死而便横死。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心不自正。卜问觅祸。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佑。欲冀延年。终不能得。愚痴迷惑。信邪倒见。遂令横死。入于地狱。无有出期。是名初横。】“妖孽之师”:这一些个妖魔鬼怪的师父,“妄说祸福”:他专门恐吓人,专门:“嘿!你不得了了!你的车会
    宝髻佛 1-13
  • 4
    各位善缘吉祥,我是释真君师父,现寺里需要一些佛经和善书,望大家能参与助印,有经书的也可以邮寄过来 可以百度搜索“释真君”找到师父 释真君 合十
    恁老实 1-5
  • 1
    复周伯遒居士书十八   所言临隐时赐一函,以为圭臬。然则一部文钞,皆系闲言语乎。程子云,遵所闻,行所知,何必及门求吾哉。今谓只此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八句,若能依而行之,为圣为贤,了生脱死,皆有余裕。佛法要妙,唯在乎诚。汝能始终守之以诚,则更无可言矣。谈玄说妙,弄口头,求神通,宜置之东洋大海外,方可亲得实益耳。况彼犹以炼丹运气为道者乎。彼
  • 1
    现在浩劫当前,大家通要认真念佛,求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纵得福报,也只暂时。福大则造业大,既造大业,必受大苦。若生西方,则永离众苦,但受诸乐矣。王慧茹法名,另纸书之。开示,以一函遍复代。
  • 0
    我想佛家弟仔吃米柚
  • 0
    一对夫妻带着自己的儿子和他们年老的父亲住在一起。父亲有美尼尔氏症,双手颤抖,吃饭的时候经常把饭菜洒一地,经常把碗打破。夫妻两个觉得老人家非常讨厌,就给老父亲制作了一副木碗木筷,把老人家赶到厨房幽暗的角落里,不准父亲跟他们一起用餐。有一天,这对夫妻看到自己的儿子在用刀片削木头,于是好奇地问孩子:“孩子,你在做什么?”儿子说:“爸爸妈妈,我在替你们准备将来用的木碗木筷。”夫妻二人一听,惭愧万分,从此以
    朝阳59 12-30
  • 0
    现代社会堕胎这个问题很严重,这问题对法界、世界危害大,所以建议师兄们一起念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一起贡献一份力量哈 ,有个群这个月在共修这部经,一段时间内较多人念一部经时力量比较大 我想我们这辈子即使没有堕胎或劝堕胎,我们宿世也可能干过,不是说生生世世我们可能啥都干过吗,所以我想师兄们有时间可以多读读童子经
  • 1
      法名另纸书之。既知同善社之无益有害,当将所有学说工夫,彻底弃置。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务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以此自行,复以劝其父母兄弟各眷属,及其乡党邻里各同人,同修净业。现今科学发明,杀人之法妙不可言。若不生西方,下世再做人,比此刻当更厉害百倍矣。文钞文虽拙朴,义本净土各经论。文钞看过,再看净土经论,均可顺流而导,势如破竹矣。切不可加杂禅家意见。一经加
  • 1
    欲荐亲往生西方,当率家属同念佛号,方是直截修持。观世音经,心经,功德不可思议。然须以此功德,为亲回向。念佛法门,乃毕生常修之法门。何于母逝后,反不以此为事。汝久客杭垣,何竟不知念佛能荐亲往生西方乎。知佛法人,不谈道经。何以故,以道经是求人天福报之法,非了生脱死之法。至云念经换气有缺者,汝原不知念经之规矩。念经乃一直念去,换气并不须特换,以随气出入,何致拉空乎。但令普通无道心人念经,即从头至尾,念完
  • 0
    我自己本身并无信仰,但缘分拉着我,和佛缘多,佛法具体是什么样的,佛教到底怎么样,我比较混乱,但是凭我的经验,及个人看法,佛教是最乱的,起码乱的程度,比上帝派还乱
  • 0
    不会发术,不会别的,就是简单的修心,心法,感情去的来,可以去四信
  • 0
    一对夫妻带着自己的儿子和他们年老的父亲住在一起。父亲有美尼尔氏症,双手颤抖,吃饭的时候经常把饭菜洒一地,经常把碗打破。夫妻两个觉得老人家非常讨厌,就给老父亲制作了一副木碗木筷,把老人家赶到厨房幽暗的角落里,不准父亲跟他们一起用餐。有一天,这对夫妻看到自己的儿子在用刀片削木头,于是好奇地问孩子:“孩子,你在做什么?”儿子说:“爸爸妈妈,我在替你们准备将来用的木碗木筷。”夫妻二人一听,惭愧万分,从此以
    朝阳59 12-20
  • 0
    令诸位匍匐跪行前来报到,若有不从,诛灭。钦此。
    wangqwetr 12-20
  • 0
    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幸福的人,不是你钱有多少,而是你心里的笑声有多甜。学佛人要用善良和慈悲去化解人生的烦恼和心灵的忧郁,要无私地帮助和度化有缘众生。学佛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要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和平,实现社会稳定、推动宗教和谐,学习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宽容包容众生,有求必应地去帮助众生,一切灾难化吉祥,摩诃般若波罗蜜。希望大家好好学佛好好修心,用菩
    朝阳59 12-19
  • 0
    中华传统文化讲,欲成大器者六戒。一个人要在事业上成功,在社会上、在为人方面成功,要守六个戒。 ①觉人之诈,不愤于言。你发觉一个人心中有欺骗、不实在,不要在语言上马上就非常气愤。 ②受人之辱,不动于色。这就是佛法界讲的忍辱精进。 ③察人之过,不扬于他。当你知道别人错误的时候,不要到处向人宣讲他的不是,不然会给你造成日后的麻烦和烦恼。 ④施人之惠,不记于心。帮助别人,给人恩惠了,不要记在心里。你对别人好,
    朝阳59 12-19
  • 0
    学佛人要远离一切痛苦烦恼,佛说:观法无我,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身不净。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我,只因有了执著才产生了我相。我们人生的烦恼痛苦,就是因为什么都想到“我”,皆因执著而生出我相。常把佛法放在心中,学会给自己内心多留一点空间,不要被人间的名闻利养冲昏头脑。痛苦时多学一点菩萨的智慧,莫让痛苦窒息了自己的心灵。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要学会感激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锻炼你的意志;不瞋恨曾经欺骗你的人,
    朝阳59 12-19
  • 0
    《无量寿经》是净土群经之首,助印受持,是向阿弥陀佛传达自己的虔诚心意,报答对阿弥陀佛的佛恩。
    静心.... 12-18
  • 0
    2024年12月17日 农历十一月十七(星期二) 恭迎南无阿弥陀佛圣诞日 敬请大家:💐 🌼多做功德,以孝为先🌼 🌿吃素念经、戒杀放生🌿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朝阳59 12-17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

会员: 善来

目录: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