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巴仁波切吧
关注: 48 贴子: 82

愿创巴仁波切的智慧之光能惠及一切众生

  • 目录:
  • 其他
  • 1
    选择一位真正的上师和选择一家真正的意大利餐馆不同。当你评判意大利餐馆时,你以它看起来、尝起来有多「意大利」来衡量。他们的第一道菜(primipiatri)是否是面食?他们是否把整颗大蒜及酒瓶挂在墙上?背景音乐是不是意大利民谣?但是你对上师的选择,主要应该看他有多少能力来揭露你的佛性,无论是直接或间接的。至于上师用的是藏式的方法、中式的方法,还是完全自己发明的方法,那都无所谓。 有些人认为秋阳·创巴仁波切(Chögyam Tr
  • 0
    你应该让初起的冲动渐息。你初起的求道冲动会将你置于某种神圣之境;但是你若在那种冲动上下功夫,它便会逐渐消逝,到了某一阶段,它就变得单调乏味了。这一点所告诉我们的很有用。你看,跟自己打交道,跟自己的经验打交道,真是太重要了。若不如此,修行之道便成险途,纯为外在的娱乐,而非有生命的个人经验。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 0
    自省真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方法。它可能像猫捕鼠时那样地监视自己,也可能是表示安分的一种理性做法。问题全在,你若怀有任何“彼”“此”关系之念,例如我在体验这、我在做这,“我”和“这”就都有了同样顽强的个性,而免不了会起冲突,颇像一父一母。有此两极涉入,你非出事不可。因此,重点全在让 “这”不在那儿,“我”就不会在那儿。不然就是“我”不在那儿,故“这”不在那儿。不是说你要如是告诉自己,而是说你要如是体会,
    无有所... 12-31
  • 0
    自欺须有评估的观念和持久的记忆。回想过去,我们生起怀旧之情,从记忆中得到乐趣,但却不知自己如今身在何处。我们回忆“过去的好时光”、“过去的好日子”,我们根本不让内心的沮丧浮现出来,我们不肯怀疑自己跟什么失去了接触。每当沮丧可能出现,有所失的感觉即将生起之时,“我”的自卫本性立即让我们想起过去之事和过去所听到的话,使我们获得安慰。“我”就是这样不断寻找那不基于今的灵感,永远是在追溯从前。这是更加复杂
    无有所... 12-31
  • 0
    邱阳创巴仁波切的妻子戴安娜有一次问顶果钦哲仁波切: “为什么我丈夫创巴仁波切行为举止惊世骇俗,荒诞怪异,但您和大宝法王却看上去那么正常?” 顶果仁波切回答说 :“因为我们都是装的。”
  • 0
    有人抱怨佛教是一极端沈郁的宗教,因为佛教强调痛苦与悲惨;而通常宗教界爱赞美、歌唱、迷醉与极乐。不过尊照佛陀教示,我们必须先看清实际的人生经验,必须了解苦的真谛以及不满足的实相——我们不能当做没这回事,而只顾研究人生荣耀与快乐的部分。如果我们只想找乐土、寻金银岛,这种追寻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我们也不可能以此种方式到达乐土、成就正觉。因此,佛教各宗派皆同意我们必须以面对生活真实情况为开端,不能先开始作
  • 2
    问:欲怎样导致生?   答:每次有欲时,即有另一生。你种下欲,想做什么,想取什么,于是想取之欲又引起别的。此处生的意思是更多迷惑、不满、欲望的出生。例如,你若急欲赚钱,结果赚了很多,你就会想用赚来的钱去买点什么。一件事导致另一件事的连锁反应因是而起,以致欲望变成了一种欲网。你不断地想要得到什么,不断地想把什么拉过来据为己有。   证得空性,精确的明见实相,即能突破此一有如蜘蛛网的欲网,因为欲网是在欲
    aaset2011 10-15
  • 1
    从什么不是幽默感来看什么是幽默感,会很有趣。缺乏幽默似乎是由于以“冷酷的事实”为本的心态。有此心态者,为人处事都非常冷酷,诚实得要命,严肃得要命,用个比喻来说,他就像是活尸。他生活在痛苦之中,脸上老是带着痛苦的表情。他体验过某种冷酷的事实--现实--他严肃得要命,到了成为活尸的程度。严酷的活尸为幽默感之反,那种情形犹如有人手持利剑站在你的背后,如果你不好好地修禅,如果你不乖乖地坐正,你背后的人就要下手
  • 2
    我们从小被迫阅读无数铿锵有力的励志小品与座右铭,但是,抱持“乐观”、“积极”的人生观真的对生命体有益吗?会不会这才是痛苦的来源?我们有没有可能享受孤独、坦然绝望、拥抱死亡……藉以彻底断除无谓苦痛?面对如此多的疑问,这本书邀请你打破过往思考惯性、丢下平日包袱,进入书中的世界,比如说:我们可以不必努力当“好人”,因为唯有如此,才可能对自己、对别人无条件的慈悲;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恐惧,了解勇者正
  • 1
    示现於人间的佛陀是一位手持乞钵的佛陀。这代表著匮乏的心智,乃是人间最大的关注。为了要与匮乏〈者〉产生连结,你就得用匮乏者的语言说话。但是,带著托钵,事实上好似你永远都有个东西是可以放入什麼的。换句话说,究竟上的匮乏的心智,同时也是富足的心智。无论需要创造什麼缘起情境,你都能如此创造,你也因此达到目的。你是掌握整个情况的。因此是极为富裕的。
  • 4
    请你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你原本就拥有这份自信,现在这个世界需要你的援助,无需再隐藏自己的身份,作为人类一份子,你必须赤裸而坦荡
  • 4
    在佛法之道上,失望是最好用的车。它不确认“我”及“我”之美梦的存在。不过,如果我们涉入修道上的唯物,如果我们认为修道是积聚学问与功德的一部分,如果修道成为增强自我的一种方法,那么整个放下的过程当然就全被扭曲了。如果我们把修道视为令自己安乐的一种方法,那么一碰到不愉快的事或让我们失望的事,我们便会想办法予以合理化:“这当然是上师的明智之举,因为我知道上师不会做有害之事,这一点我很有把握。上师是完美的
  • 1
    在佛法里,慈悲的象徵就是一个月亮在天空照耀,而月影则反映在一百个水碗之中。月亮并未要求说:「你若对我敞开,我就帮你个忙,把光照在你身上。」月亮只是照耀。重点在於没有利益他人或令他人快乐之欲;不涉及听众,无「我」无「人」。是没有「施」「受」相对观念的圆满布施
  • 1
    我们只不过是宇宙间的一粒尘埃而已!而在此同时,我们的境况却是非常开阔、非常美丽且大有可为的。事实上,那是既难得又充满启发的境界。如果你只是一粒沙,整个宇宙全部的空间都是你的,因为你一无所有,既碍不着什么,也挤不着什么;你面对无垠的开阔,你是宇宙的君王
  • 1
    我们必须放弃期求,同时也要放弃恐惧,而直接冲进失望、处理失望、投入失望,让它成为我们的生活之道。这件事做起来很难。失望是根本智的吉兆,它无可比拟;它是那么敏锐、精确、明显和直接。我们若能敞开,便会突然发现自己的期望跟当前的实情是两回事。这自然会令我们感到失望。
  • 1
    你不必觉得自己有悲心。感情之悲和悲心之悲的区别就在此:你不一定感到悲心的存在——你即是悲心。通常,你若敞开,悲心自生,因为那时你不再耽迷于某种自私之念
  • 1
    许多人比我更深入经藏,智慧比我更高深,不过我从不把精神与世俗视为两回事。如果你了解法的究竟真义,就应该要跟法相应相合。以这种方式呈现传统思想的人只有我一个。创巴仁波切
  • 0
    与道友合作必须先有放下与敞开的准备。我们承认自己在根本上的富足,而不悲叹自己在想像中的贫乏。我们知道自己堪受法教,堪享丰富的修学机会。
  • 0
    我们想要削足适履,想要让情况配合我们的期望;我们自己所期待的则一点也不能打折扣。如若寻求上师,我们便会期望他既圣且贤,又安详又单纯;一旦发觉他不如所期,我们便会顿感失望而起疑心
  • 0
    归顺上师的困难之一,是我们对上师的成见和对上师的期求。我们满脑子都在想,当自己跟上师在一起时想要获得何种经验:“我想看到这个,那样会让我看得最清楚,我愿体验这种情况,因为它跟我所期望和迷恋的完全一致
  • 0
    放下也意谓承认自我的粗野、笨拙、可恶的品性,然后把它们也都放弃。一般而言,我们觉得交出和放弃自我的粗野品性很难。我们虽会恨自己,但同时也把恨自己当作一种职业。尽管我们会讨厌自己的真相,而且觉得自责很痛苦,我们还是不能完全放弃自责。一旦放弃自责,我们便会有失业之感,好像自己的工作被人抢走了。什么都放弃,便是不再有职业,也就是没有寄托了。自我评估和自我批评,基本上是神经过敏的倾向,是自信不足的结果。所
  • 0
    放下一事,不是自认低贱和愚蠢,也不是想要崇高和深奥。它与层次和评估无关。我们放下是因愿意“如实与世间沟通”。我们不必把自己列为学者或愚人。我们知道自己的立场,故而表示放下、敞开,也就是说直接与我们所归顺的对象沟通、连系。我们不因自己积了那么多的粗野、美好、清净的品性而感到不自在,我们把一切都呈献给我们归顺的对象。在基本的“放下”行为里,不包函对外力的崇拜,而有与灵感合作的意味,这样你乃成为一个敞开
  • 0
    错误的皈依方式里,含有寻求庇护所的成分,如崇拜大山、日神、月神或任何一种神只,只不过因为这些都似乎比我们伟大。此种皈依类似小孩的反应,当他说:“你要是打我,我就告诉我妈妈。”妈妈在小孩心目中是伟大、极具权势者的典型,小孩若受到攻击,自然会去找妈妈——这一无敌、全知、全能的人物。孩子相信妈妈会保护他,其实妈妈也是唯一能救助他的人。皈依如母或如父者,的确是弄巧成拙;求皈依者根本没有实力、毫无真正的灵感
  • 0
    在佛教传统里,有这么一套基本的仪式用语:“我皈依佛、我皈依法、我皈依僧。”我皈依佛即是归顺的实例,承认自己的性格有其不善之处而坦诚面对的实例。我皈依法即是皈依生存的法则或如实的生活,我愿睁开眼睛如实去看人生的境遇;我不愿以修道或神秘的眼光视之,而愿看到人生的实况。我皈依的观念,是非常深奥的
  • 0
    我们还可用另一方式保持原状,不真放下,藉口是让我们觉得自己是极有教养、极有尊严的人。“我们当然不能把自己投入这个肮脏、庸俗的现实社会。”我们觉得自己踏出的每一步都该在莲花上,同时人们也发展出一种逻辑,能把任何际遇都按自己的感觉来解释。就算跌倒了,我们也能让自己摔在柔软之处,不受冲击。放下,不包函准备轻轻降落;它意谓直落下去,不管落处是一般的硬地,还是多岩石的原野。我们一旦敞开自己,那就随处可落。
  • 0
    修道是耗尽一切期望,耐心是必须的。你不必过分强迫自己入道;等一等,停一下,不可太急于想要了解「实相」。我们首先必须看清求道的动机。如果我们以敞开的、不落「善」「恶」二边的心态来修道的话,那就无须野心
  • 0
    如果我们想要有所享受,就需要有戒律。在香巴拉的传统里,禅坐修持就是根本的戒律。在刚开始时,你会不想坐在蒲团上,更别说是坐着不动。当你安然度过这种像是万里长城的抗拒障碍之后,接着你便在这长城之内,就可以来欣赏这种直挺、清净与清新。
  • 0
    如果你得到一位成熟的伴侣,一位端正、睿智的同道,那么你该克服一切险阻 ,与他同行,愉悦念住。 如果得不到一位成熟的伴侣,一位端正、睿智的同道,那么你就独自游荡吧,如一位国王抛弃他的王国,如一头野象离开他的象群。」——《
  • 0
    也许你听我说了这些之后,就认为这是真的。不过你还得修持才行;你必须要自己去做,亲爱的。我们不能只是在世界各地、到处散步着哲学讯息,就算我们真有办法将一个二十四小时不断传送香巴拉或佛教口号的卫星送上地球轨道,这又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必须自我整合
  • 0
    如果一个人能够看出事物本然的单纯,那就等于全天候都在禅修了
  • 0
    放下自己、敞开自己,把你的真实面目呈现在上师面前, 而不是要摆出一副堪受法教的弟子模样。 至于你愿意付出多少,你的行为是如何中规中矩,以及你是多么善于对上师说恰当的话, 都无关紧要。 法教强调心心相印,那是彼此沟通,不是崇高的开悟者与不幸的糊涂人之间的主仆关系
  • 0
    “传法”并非将某件东西给予你,而只是你本身之内的发现。 上师所能做的不过是制造适当的情况, 而情况与环境可使弟子的心达到适当的状态,因为弟子已到达那里。
  • 0
    如果我们在家中打坐,不巧地又在闹区,虽然我们无法因为自己需要安静而让车子都停下来,但是至少可以让自己停下来——我们可以接受噪音,噪音当中也包含著安静。 我们必须自己进入安静而对外无所期盼,如同佛陀所做的一样;我们也必须接受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只要我们对任何情况都不退缩,情况就永远能够成为可供我们利用的方便工具。 正如经中所说:〔法有益在始,法有益在中,法有益在未。〕换句话说,法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基本
  • 0
    没想到我这么年轻还是经不住得感冒
  • 0
    As a Buddhist teacher, you can’t always present things gently, because situations are not gentle. You may have to say, “You’re going to die, and that’s a fact.” There’s no point in saying, “Oh, I’m very sorry and upset about it, but you’re going to die in seven days.” I’m sure the Buddha didn’t go to the trouble of manufacturing such apologetic language. Instead he acted as a reflection, as a complete mirror. He spoke from his true psychological state rather than trying to provide a cozy home, which he couldn’t have done anyway. On account of that bluntness, the Buddh
  • 0
    如果有人首度从沉睡中苏醒,她可能会看到午夜的星辰;但是,如果她不再入睡、而等得够久的话,她开始看到的不只是星星,还有黎明,然后是破晓时分、旭日东升,以及整片大地被来自天空的一道光辉所点燃。 她将开始看见她的手、手掌、脚趾,她也将开始看到她的桌子,她的椅子,以及她周遭的世界。如果她足够聪明地望入一面镜子,她还会看到她自己。 同样地,苦谛的止息是一种个人的发现。这不是神秘主义的,它也不具有任何宗教或心理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