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吧
关注: 174,618 贴子: 4,230,818

普及中华太极拳,推动传统武术发展!

  • 目录:
  • 综合体育
  • 51
    人体呢 是一个高级精密复合混沌可塑的复杂结构
    auvhahahaha 16:24
  • 4
    练太极也有些年份了,断断续续的练,年轻20来岁的时候没下苦功夫,,诺,这不40了要还债。20岁的时候捧着金砖不知好,现在悔悟也不晚。所以说拳越年轻练越好。 人一过40啊,什么高血压等富贵病,就来了,就知道身体的重要了,也知道锻炼了。 最大的感受就是吃的少了,肚子小了,作息规律了,气足不思食、精满不思淫。唯一不足的就是还没有感受到浑身是劲。不过也是时间问题,功夫就是功夫磨出来的。 每天感受到身体的细微变化,也是一
    王中 15:59
  • 41
    魔法太极真宗师好! 三千里外,太极老四遥祝您节日快乐!
  • 243
    用没见过不代表不存在的说法来搪塞,和雷雷大师的术高莫用有什么区别吗?一个人闭门造车是不可能成为高手的,就像深山老林里面不可能有高手一样,格斗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你一个人对着空气练,如何验证自己功夫行不行的,高手必须是经历过和不同对手的一场又一场比试切磋才能练成的。
    持砖观望 15:42
  • 6
    太极拳到底有多少个式子。为何只是简化没有发扬。
    auvhahahaha 15:20
  • 56
    陈家沟陈氏家族从始祖陈卜起,即代代传习武术,保卫乡邻,扶危救困,常阳安居后,耕读不辍,后世多文武兼修者,如14世陈有恒、陈有本兄弟,虽然是文庠生,但太极拳造诣精深。家族中有家同时出了武庠生和文庠生,大门悬挂“文武贡元”匾额,惜毁于建国后。陈氏家族中也多有杏林高手,虽未悬壶,但常医救乡邻而不索其值,更有太和堂,造福四方百姓,如今太极拳又在全人类健康事业中产生积极贡献。此文列出陈家沟陈氏家族600年间考取功
    太极城堡 15:03
  • 2
    一个流传广泛的拳种都自己的专门基本功。太极拳也是如此。各个门派太极拳相信也有自己的独特的基本功。 我对基本功的认识是这样的:拳术的力量训练的最小单位,再分拆下去就不是这个拳术的基本功了。 太极拳的基本功,就是把太极拳的形体,力量要求按太极阴阳理论,逐一分拆成单个要求,反复练习每一个要求,直至熟练,再按照太极阴阳理论逐一串起来,叠加各个要求。 太极十要,流传广泛的太极拳练习要求,我以此为例来说明太极拳专
    baiyiba 14:57
  • 32
    内家形意、太极、八卦以及丹道融合,融会贯通形成的练法,可以做到一年小成,两年中成,三年大成,效率会得到极大提高。我是自学者,开始是走过不少弯路,后面反而加速了。所以花了7、8年海量时间和精力,但再完美的练法也需要三年,因为有一个内劲生长的过程,有一个练养结合的过程。
    太极云 14:48
  • 15
    想自学太极拳但不知道在哪开始学 懂得朋友给点建议
    喜欢太板 10:20
  • 250
    针对于太极拳的弊病,早在七十多年前,我国大成拳的创始人、知名的拳学改革家王乡斋先生,就曾经在报端上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它的病症,那是在1940年6月,王芗斋接受《实报》记者采访时的答辞,下面引述当年的原始资料为证。   (以下这篇资料为引述1940年6月北京《实报》的采访稿)
    平复太极 13:01
  • 4
    中心元气,来自于气血共振。老话说是百脉轰鸣。 现在分清了体内的气路和水路。 打哈欠就是走气路。开喉,气沉。沉不下去时,可以试试师父教的收下巴,收腹,敛臀。含胸拔背也是开气路。 水路,就是肩井涌泉一线,到极泉,曲池,效果是气压水起,胳臂悬浮。所有桩皆抬臂。找流动感对。 现在明白师父打人还真的不是靠气,是靠气压驱动水。
  • 2
    一归于道,道归何处? 道法自然。
    武事升非 10:40
  • 81
    我猜啊------内容纯属猜想,不妨碍唐村武术研究者对“千载寺十三势软手”的坚持。 (那时或有多种“气功软拳”的同时传播。当然,此帖会按照“唐村发明,传至陈家沟”的说法) -------------------------- 唐村武术研究者,完全依照了唐豪的考证方式,通过“家谱、拳谱”判断太极拳传承,通过“法明”的史料判定了《武经玄机密录》是宋元时期的武术著作。 --- 唐村的太极拳资料, 家谱、拳谱及王堡村的枪谱,相互印证, 显然比陈家沟的依据充分,
    sgsun2 09:54
  • 8
    关于谢师宴与谢师捶。
  • 24
    让我们从拳架入手,谈谈技击,对此不感兴趣的绕路
    halibing3 08:27
  • 171
    到那里去玩啊!今天。 山东人喜欢“倒装句”,看看这倒装句用的标不标准?你看。
  • 0
    ★★★★★★★★★★★★只有学会龙象般若功打熬才学会八极拳太极十八般兵器,五十种拳掌腿七十二招兵器全记住了。汉人左手食指是大胖子,注意下有磁力别靠近电子产品。[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fgibvi 03:50
  • 16
    你不服的话,可以用你自己的研究成果反驳魔法师啊。没必要:一而再,再而三,气急败坏,装疯卖傻,胡搅蛮缠,偏低,骚扰。。。魔法师啊! 你这是很不道德的做法,也非真正的太极得道高人所为啊! 太极拳吧不是你家私人菜园,任何人都有发表言论自由,知道吗你?
  • 79
    《廉让堂太极拳谱》,太极拳释名一节的内容: 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分掤、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 掤、履、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捋、肘、靠,即干、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也。是技也,一着一势,均不外乎阴阳,故又名太极拳。
  • 26
    说明蒋陈之间有个师徒关系。按唐豪的考证,蒋发为王廷之师,合于画像,这个其实可以算是定论。 但是,这个画像没法证明另一个人是陈王廷,也没有任何书名文字证明。 按陈王廷墓碑载明,陈王廷是1644年出生,即清立朝时出生的。 这样的话,蒋发画像上的另一位人物,有可能是陈王廷之前的任何一位陈家前辈。 这个就是证据的证明力,通过这个画像,你不能证明另一位是陈王廷。 而通过墓碑和画像的明朝衣冠,能证明画像是哪个另一位不是陈
  • 97
    譬如胳膊,一放松,就会有一股劲从腋窝下直接传到指端,这过程中,整根手臂到指端,都瞬间僵硬,似乎就是那种纯刚的感觉,就是瞬间的,然后瞬间又变成完全松软的状态。 这种瞬间感到刚的状态,而且都是【直线的】,咋说呢,不太好解释,就说,无论胳膊处在那个位置,僵硬或者说这种刚的方向性,总是指向指端,当然瞬间整个手臂的是硬的。 我也不清楚这属于什么状态,简单描述一下感觉。
  • 109
    内家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个境界。 至于后面的什么炼虚合道、粉碎虚空,基本是虚妄之谈。 什么叫炼精化气? 炼精化气,就是把食物精微物质转化为真气。 人之所以能活,是因为不断从食物中摄取精微物质,供给身体各部位组织、器官。 各个器官、组织有了足够的能量,才能完成人体的各种工作。 所谓“饱暖思淫欲”,能量足了,首先就是人的欲望变强烈。 欲望,主要是权利欲和情欲。 欲望变强烈的目的,其实是希望释放能量
  • 2
    最好是40以上的老师傅
  • 54
    谈太极拳与伤膝盖的原因与护膝 习练太极拳者往往容易伤膝盖,已经为许多事实证明,
  • 12
    练拳的过程就是一个长期明理的过程。 练拳不仅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一个深入理解、感悟和运用拳理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心明和身明。 心明主要是通过学习、演练和揣摩,逐渐加深对拳术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拳势;而身明则是在心明的基础上,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感悟转化为身体动作的一部分,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韧性的过程。 心明和身明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共同促进练拳者的进步。
  • 65
    2024年,一本正经开始练基本功,从零开始。开肩,开胯,开胸,开肘。想在三年内打开,好像有信心又好像有点不切实际,走一步算一步,吹吹牛或许也能实现目标。我已不信什么传承,我也不羡什么修仙术,我只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练,一个人静静练。不管什么门派的东西,能看懂能练到自己身上,那就是自己的功夫,管他正宗与否。
  • 8
    4个5的拳照视频挺多的。 你练太极拳(不管是内修,还是太极拳技艺),60上下, 可以跟4个5对比一下,看看是不是未老先衰的样, 动作起来都一身的老人味了,不能再吹功夫了。 跟别吹牛说自己功夫高了。
  • 654
    什么问题都可以问。 关于拳的,非拳的, 古往今来的, 天上地上的, 都行。 当然,如果你觉得比我能, 也可以指点我,或者讨论、辩论。 只要平等心、平常心就好。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不要以老卖老, 不要居高临下, 不要牛逼哄哄。 踏实做人, 诚意练拳。
    易道技 6-9
  • 145
    魔法太极搬运工好,辛苦了,太极老四向您致敬!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3

会员: 太极龙魂

目录: 综合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