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吧
关注: 4,372 贴子: 29,134

弘扬孙氏武学

  • 目录:
  • 中国近代史
  • 1
    先生在北京的时候时常去旁听燕京学堂的课程,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所以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并且鼓励自己的孩子学习西方文化,先生的思想是开放的,包容的,比当时很多拳家的保守思想都领先。
    李逍遥5 4-27
  • 20
    昨天华山论剑、今天决战京城、原来世界竟然这么小、去年你是天王、今年我是至尊、 这首歌用来描写清
    djc100 3-27
  • 0
    外用方,二两高度白酒加一把花椒粉,泡几天,直接抹膝盖上面,一天三次。 内服方,麻黄,网上有卖,20-30克,看个人体质,胖的多点,瘦的少点,一大碗清水武火煮开,滚5分钟后,关火,趁热喝掉,一天两次,忌酒和生冷,辣物,发物。 两方同用,一般一周左右会好。
    david99lin 3-22
  • 0
    孙禄堂的太极拳被称为孙式太极拳,其特点是“有进必跟,有退必撤”,屈膝约135度,自始至终都是单重,总有一只脚是虚的,随时可以起脚,其云手两掌心朝外,开合的呼吸也不同传统的约定俗成,是独有的调息动作,有机地衔接了前后动作,玉女穿梭体现了孙式八卦掌走转灵活之意,扣、摆、垫、跟、抢步几种步法组合巧妙,将形意拳、八卦掌三拳合一。其一招一式都具有很强的技击含义,而且又具有非常实际的养生效果,男女老幼均可习练,它
  • 0
    我认为就是难上难,孙先生的拳术几乎与道同体,我练了十来年,虽然也得道不少益处,但想传授他人却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拳术本身枯燥乏味,没有恒心毅力,免谈,另外现代社会有很多体育活动,也可以锻炼身体,并不需要一定练习拳术才能有益身心,但是习拳后学习别的体育活动事半功倍,帮助还是相当大的,人的筋骨,关节充分地开了,对于各种体育活动都有益。孙先生自己也没有找到衣钵传人,主要的拳理都写在书上留给后来人,这也是
  • 1
    申请人:@末代剑客 申请感言:介绍孙禄堂武学相关知识讯息,以武会友成立孙氏武学练习者交流平台。
  • 2
    《逝去的武林》曾提及近代史上一位著名 的武术家:"活猴"孙禄堂(1860-1933年),其实他本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是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1、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皆秉天地之全气全理而成,其形体百骸,推之全球无异也。人既无异,即万理出于一源,万派出于一脉也。何
  • 0
    亲爱的孙禄堂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末代剑客 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0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其成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立即填写问卷信息https://iwenjuan.baidu.com/?code=nlec1g,领取各项吧主权益。同时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tieba.baid
  • 0
    孙禄堂,生于1860年,卒于1933年,晚清著名的武学大家,在前人的基础上重构了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当时人们称他为活猴,万能手,武学修为高深,现在还流传着他在古稀之年以一敌五,力挫日本武士气焰的热血爱国事迹。 孙禄堂有三子一女,其中长子和三子逝世较早,而能传承他武学衣钵的只有他的女儿孙剑云先生,孙剑云先生从7岁时便受到父亲的悉心教导,孙禄堂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悉数传授给女儿孙剑云,孙禄堂先生的形意拳,八卦拳
  • 0
    孙禄堂,晚清著名的武学家,生于1860年,死于1933年,是河北顺平县北关人氏,孙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比现在流行的陈氏太极拳要早多十多年,著有众多的武学典籍留世,还有传奇励志的人生经历流传后世。 在晚清明初的那个时代,有众多的武林派系,南方的,北方的,形意,像意的,百家争鸣,社会上民众学武的氛围也很浓烈,孙禄堂年少成名,艺满出山后,打遍天下无敌手,被当时的人们推崇为武神,天下第一手等赞誉。而且他的临终之死也非常
  • 0
    孙禄堂(1860——1933)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河北省完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虎头少保”及“天下第一手”的美称。 孙禄堂天资聪颖,勤奋好学,9岁丧父,家中一贫如洗,由母亲抚养成人。 他喜爱武术,曾拜一位江湖拳师学习少林拳术,时间虽短,但他好学苦练,练得一身好功夫。 11岁时背井离乡,去保定一家毛笔店做学徒。 13岁时孙禄堂拜河北省名拳师李魁元为师,
  • 0
    相信很多的人都知道孙禄堂这个人,他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武林高手。在我国清朝末期的时候,当时出现了很多的武术大师。而这些人的武功水平大都是不分伯仲。在这众多的武术大师之中就有孙禄堂先生。他是当时武术界的代表人物,武功在众多的人之中,那是出类拔萃。尤其是在实战方面,那更是没得说,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强”。 虽然对于他的武功水平被后来的人们所夸大其词了,他真正的能力并不会那么的夸张。就比如一个人有着
  • 0
    入门三害 三害者何?一曰努气,二曰拙力,三曰挺胸提腹。 用努气者,太刚则折,易生胸满气逆,肺炸诸症。譬之心君不和,百官自失其位。 用拙力者四肢百骸,血脉不能流通,经络不能舒畅,阴火上升,心为拙气所滞,滞于何处,何处为病,轻者肉中发跳,重者攻之疼痛,甚之可以结成疮毒诸害。 挺胸提腹腹逆气上行,不归丹田,两足无根,轻如浮萍,拳体不和,即万法亦不能处时中地步。 故三害不明,练之可以伤身,明之自能引人入圣,必精
  • 0
    孙先生是传统武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内家拳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晚年时熔其所得,创编了重要太极拳流派——孙氏太极拳。孙先生在武学理论上也多有建树,流传了《太极拳学》《形意拳学》《八卦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等著作。据孙先生年谱载,他生于1860年(咸丰十年),卒于1933年,享年73岁。 孙先生不但武功登峰造极,而且在国学方面(如易学、医学、文学、书法等)的修养也非常深厚。他的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历无数
  • 0
    1860年,孙禄堂出生在河北望都县东任家疃村,其祖辈世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因为家里一贫如洗,孙禄堂的父亲人到中年,才好不容易娶到了一个贫家女为妻。 孙禄堂9岁时,他的父亲就在贫苦交加中去世了。母亲带着他沿村乞讨,才好不容易讨得了一副棺材,将父亲草草下葬。 失去了家里顶梁柱的孙家,愈加窘迫。孙禄堂不得已到地主家打工,以柔弱的双肩帮助母亲分担困难。但地主对年幼的孙禄堂非常刻薄,对他非打即骂。孙禄堂内心对地主
  • 0
    内家拳本意 内家拳之为者。本以柔胜刚之谓也。则虽赤手空拳。而无刚不摧。敌虽有大力。无不披靡。 精研斯术。不仅为备非常。应急变。更以强健身心。益寿延年。为人生切身学问。日久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也。 胜强敌之道 遇任何强悍狂妄之人。勿生怖心。心神沉着不乱。乃能举动得当。气定神全。于此既先胜一着。 于平时。便需时时静观默察。以参证原则。若能融汇要诀。通解其义。则寡可胜众。弱能胜强。比如泛舟于海。乘者虽多。唯司
  • 3
    武术界的风云变幻瞬息万变,但孙禄堂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北极星,始终高悬,闪耀夺目。经过三年的游学,孙禄堂不仅完美地融合了众家之长,将其武学修为提升至另一高度,还深入学习了易经中的修生养气之法。这不仅促进了他对内外兼修的理解,更让他的武技更上一层。 于众多武者中,孙禄堂如日中天,他的威名声震四方,众多求道之士趋之若骛。于是,在激荡的武林风云中,蒲阳拳社应运而生,成为了热衷于武道之人的聚集地。
  • 0
    孙禄堂是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是中国武术的集大成者,堪称一代武术宗师。他不但武艺高强,精通各家武术拳法,尤其擅长轻功及点穴手法。 还能将形意、八卦、太极等拳术融会贯通,创立了著名的孙氏太极拳。同时,孙禄堂还著书立言,创立了拳道结合的武学思想体系,为中国武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 0
    孙禄堂在中国武术界享有武圣之誉,其源头可追溯到民国时期。 源头之一,杨明漪撰写的《近今北方健者传》①。杨明漪记载孙禄堂: “是编专叙述见闻之太极、八卦、形意三门拳家之性行功候,与寻常侠义小说凿空者不同。 老辈中现存者如翠花刘、程四、秦月如,中辈如尚云翔、周玉祥、程海亭、李光普、定兴三李诸人,尤精粹中之精粹,至孙禄堂集三家之大成者,益不待言。” “八卦、形意两家之互合,始自李存义眼镜程,太极八卦形意三家
  • 0
    民国20年春,受李芳辰将军之邀,余赴山东国术馆充任文书,时馆内国术名家云集,如李润如、杨法五、李书文、郭宪三、武汇川等,终日探讨国术技艺,每遇争议不定时,将军常以孙禄堂先生尝云云,则争议立解。人言李将军最推崇孙先生功夫。一日,省主席韩复榘来访,谓:“将军纵横武林数十年,以将军之见闻,何门功夫最称上乘?”李将军曰“今有武当、少林、峨嵋、形意、八卦、太极诸多名拳皆可臻功夫之上乘。然而最上乘者当存乎其人,
  • 0
    在历史上,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杜甫被称为诗圣,您知道武林界的武圣是谁吗?——他就是在武林中被誉为“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孙禄堂。 孙禄堂(1860——1933年)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等众多称号。 下面,撷取两则孙禄堂与人比武的事例与大家分享—— 01 与“鼻子李”比武光绪年间,朝廷举办了全国天下英雄会,
  • 0
    打法上不要去追求什么特殊的身法和特别的姿势。就象平日走路一样,足到重心落,二者同步,一路逼过去。所以要有“看人如稻草”的心理状态。要有宁在一思尽不在一思存的预动意识。否则整劲的效果就出不来。“打人如走路”,是在实战中运用整劲的前提。是打人不见形。一路走去,脚行错综八字,身体要放松,不能有预示动作,动作一旦做出来,要突然、要尽性。是抢他重心夺地位。打人时往那里走?往对手重心所处的位置上走。在这个地方
  • 0
    三体式的核心关键不是站的多低,而在于重心前后能拉的多后,不是越往低越难,而是身体整个平面越往后越难!只要真的站过三体式并且姿势到位的,都会知道站这个桩开始是多么的痛苦,简直如酷刑上身,尤其下肢基础比较薄弱的,简直可以瞬间就站到虚脱。
  • 0
    1、为什么说夏天是站桩的最好时间? 老头问我砍过柴没有?我说我是湖南人,小时候上山砍过柴。砍柴之后找个藤条,把那个柴绑起来。绑得结结实实的。但一晒干就松掉了,一捆一捆的菜都变得松松垮垮了。那个柴就像人的身体,气血就像那个柴里面的水分,没晒干之前那就是夏天,捆绑紧紧的。晒干之后就是冬天,水分没了,干了,松松垮垮了。 夏天气血流动最快,最旺,肌肉筋膜韧带被气血充涨的最发达。这个时候练拳全身的肌肉韧带容易拉
  • 0
    有人问:你常形容孙氏拳高手行拳的风神是恬淡虚无、一片神行,这到底是种什么状态? 答:修习孙氏拳确有造诣者不仅行拳如此,技击时也是恬淡虚无、一片神行,体、用之风神并无二致。至于到底是什么状态?除了听闻之外,我所见者中,唯支一峰、刘子明、肖云浦等先生的功夫行止略有此等造诣。但支一峰、刘子明两先生已经去世多年了,肖云浦先生亦有20余年未得音信,如今情况,不得而知。搜遍网络,没有他们的视频资料。因此,我只能借
  • 0
    有人问:你常形容孙氏拳高手行拳的风神是恬淡虚无、一片神行,这到底是种什么状态? 答:修习孙氏拳确有造诣者不仅行拳如此,技击时也是恬淡虚无、一片神行,体、用之风神并无二致。至于到底是什么状态?除了听闻之外,我所见者中,唯支一峰、刘子明、肖云浦等先生的功夫行止略有此等造诣。但支一峰、刘子明两先生已经去世多年了,肖云浦先生亦有20余年未得音信,如今情况,不得而知。搜遍网络,没有他们的视频资料。因此,我只能借
  • 0
    民国时代的武术大师众多,而且这些武术家多理论水平很高,有很强的国学根基。 孙禄堂是其中的最特殊的一个,说特殊是因为他精通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他没有门户之间,而且力图用《周易》原理将三种拳法理论贯通。 孙禄堂生于1860年,去世于1933年。 1875年,15岁开始跟随郭云深学习形意拳。 1882年,22岁,研究起拳学与《周易》的关系,后跟随八卦拳大师程延华学习八卦拳。 1912年,52岁,与太极拳家郝为真交流学习太极拳。 1915年,孙禄堂
  • 0
    有一首诗,道尽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等内家功夫,以及儒门工夫、丹道实修的本来面目。这首诗是被誉为近代武圣孙禄堂在《拳意述真》中留下的: 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 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 第一句:道本自然一气游 文以载道,以武证道,是文武之道的本来之事,本有之意。 道本自然,这个自然中,有一气在其中游动、浮游、游荡。 一气就是元气、真气、空濛之气、混元一气、浩然正气,元气就是先天元气;真气
  • 0
    孙禄堂从小就特别聪明好学,可惜他命运不济,出生不仅贫困,而且幼年丧父,全靠母亲勉力拉扯过活。 13岁时,孙禄堂在邻村拜李姓拳师学习花拳。由于交不起学费,孙禄堂一边学拳,一边帮师父干些杂活,充为学费。学了3年功夫后,孙禄堂在家里又干了几年农活。 18岁的时候,在保定开毛笔店的姑父见他可怜,让他到店里做学徒。在毛笔店当学徒虽然累,但有机会识字,练习书法。孙禄堂在那里做学徒的数年里,不仅认识了不少字,还写得一手
  • 1
    1860年出生于河北顺平的孙禄堂家境其实并不优越,特别是9岁丧父之后家里的经济状况更是非常贫困。不过,自幼喜爱武术的他却坚定不移地走上了这条道路。而且,武功大成后的孙禄堂还曾出任过中央国术馆中武当的掌门。 另外,观其一生的武学成就,孙老可谓是精通太极、形意和八卦三大拳种的国术,同时还遍访各门各派的高手交流切磋,可以说是将各大流派的武功集于己身。因此,他才在当时国内武术界有了“武神”和 “天下第一手”等这样
  • 0
    在中国武术的发展过程中,1900年前后的义和团运动是一个对中国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事件,这一影响就是义和团运动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近乎毁灭式的重创。然而对于这一重要事件,除了在笔者的著述中有所探究外,在目前见到的有关中国武术史的著述中,几乎都有意或无意的回避了这一事件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其结果造成对中国近代武术发展大多处于低质化叙事这一现象。 义和团运动对中国武术的负面影响突出的体现在使当时社会各
  • 37
    初中的时候一开始接触,内家拳的时候,是看到邓福明先生的,形意拳教学。 当时觉得还是学不得懂,后来知道了孙禄堂先生,并研读了先生的武学书籍,觉得在功效理论方面非常好,有一段时间觉得三体式难练,便没有继续去练。 后来又看到了张烈先生的临界三体式教学,知道了,三体式也是分层次的,并不是说,一开始站的那个三体式就是三体式的顶点。 就连其中的功效也是差距甚大,后来也逐渐接触到了童旭东先生,并且看到了童旭东先生的
  • 0
    1:实的部分身体从上往下放松而沉到脚底,如松而不沉,不是真松;虚的部分身体从下往上放松而飘或提起来,如松而不飘或不提,亦不是真松。太极拳下盘的沉提劲,就是这种练法之一。 2:如在练拳架或练推手时觉得膝盖过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膝。不要把膝关节承载过多的身势重量,而是靠松胯把身势重量下沉至脚底。如能松胯,则膝盖松开自然受力。 3:如在练拳架或练推手时觉得腰骨或腰肌过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腰。 4:有人说弓步的后脚稍
  • 0
    孙禄堂年轻时候三体式照片:此时尚未改立掌,但是重心在后腿。 孙禄堂为普通国民班演示的三体式:因民众直接上重心在后腿三体式强度太大, 所以演示了一张重心五五分的三体式照片,但是真想练好三体式的 此种五五分最好别练 。 孙禄堂低位临界三体式照片。 能站成这样 重心从上到下保持一直线,并且能站的外三合内三合空灵状态 达到一小时以上不换腿 ,把后腿站空了,活着人里 基本没有了。注意仔细看孙老的身体重心 不仅重心在后腿
  • 0
    孙禄堂(1860-1933年)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艺无止境】 我技虽佳。然必有胜我之人。高于我者。当以师礼事之。取其所长。补吾所短。于是我技益进。岂足为贬。传之后进。吾道益宏。既或造诣独精。高出流俗。亦不能自满。艺无止境。学问无涯。岂可自堵前程。 【柔静为先】 习艺之时。
  • 0
    一、孙禄堂先生对社会有哪些贡献? 孙禄堂先生对社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中国武学进行了体系性的整体建构,创立了技击立于不败之地的武与道合的武学文化体系。这一武学体系建构了人们通过对其实践来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认识世界的新的维度。孙禄堂武学创立了一个崭新的文化门类,将中国武学的文化品质和技击效能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武学的巅峰。 2、率先打破武术守秘陋习,广泛传播、普及其武
  • 0
    形意拳起点三体式,两足要单重,不可双重。 单重者,非一足着地,一足悬起,不过前足可虚可实,着重在于后足耳。以后练各形式亦有双重之式。虽然是双重之式,亦不离单重之重心。以至极高、极俯、极矮、极仰之形式,亦总不离三体式单重之中心。故三体式为万形之基础也。 三体式单重者,得其中和之起点,动作灵活,形式一气,无有间断耳。双重三体式者,形式沉重,力气极大。惟是阴阳不分,乾坤不辨,奇偶不显,刚柔不判,虚实不明,
  • 0
    晚清时期,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风云人物,在帝国即将衰落之际。尽管我们熟知的作家众多,但有一个人物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却鲜为人知,他就是孙禄堂。孙禄堂是一位武学奇才,他创造了一个中国人的神话,因此在当时非常知名,并传到了日本。 孙禄堂早年精研形意拳,这门武功实际上源自少林拳法。孙禄堂广泛师承于各个流派,学习不同的武功,后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孙禄堂在九岁时失去了父亲,十一岁开始担任学徒,十
  • 1
    孙禄堂先生是近代一代武学宗师,其传布海内外的《孙禄堂武学录》首次将三拳合一的理念贯穿其中,开创了中国内家拳武学之先河。 孙老武学理念核心的一个理念就是,“所谓虚无一气者,乃天地之根,阴阳之宗,万物之祖,即金丹是也,亦即形意拳之内劲也”。 这个理念一出,立即引发很多拳友的非议,不少人认为内劲就是内劲,虽然和气有一定关系,但是和金丹扯不上关系。甚至认为,孙老将内劲和金丹扯上去,不仅不符合现在各位练拳的实
  • 1
    孙氏太极拳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创拳。也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三拳合一。所以现在好多练孙氏太极拳的,再盘架子时时刚时柔时快时慢。自认为这是一手八卦一手形意一手太极。其实不对。这是非常错误的练法。据孙剑云老师讲三拳合一。孙氏太极拳是融合了八卦掌动静合一的本质和形意拳一触即发的本能,但无形意,八卦之外形。更不能以形意,八卦的练法和劲意来练习孙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走出的劲意是阴阳互济的太极劲,其外形要极尽
    david99lin 1-15
  • 1
    孙禄堂的武功太高深,他所创立的孙氏太极拳是一种集内家拳法之大成的武术,是一种既有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者之精华,又有自己独创之妙法的武术。这种武术不仅要求练习者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功力,还要求练习者有着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修养。孙禄堂的武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也不是靠着书本和口诀就能领悟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刻苦练习和不断的体验感悟才能达到。孙禄堂的弟子和学生中,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大多只
    david99lin 1-15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