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解脱吧
关注: 17 贴子: 255

  • 目录:
  • 其他游戏及话题
  • 0
    有一天,释迦牟尼在恒河的南岸说法。有一位信徒听说天底下最有智慧的人在那里说法,就从恒河的北岸走了很远的路要到南岸去听法。但是到了恒河之后,他发现无法过去,若要绕路,走到对岸时法会可能已经结束了。该怎么办呢?他问旁边的船夫:“请问这个河深不深,可不可以过去?” 船夫说:“很浅而已,差不多到膝盖。” 那个人听了很开心,说:“那我就可以走过去了!”结果他就从河面走了过去。 在恒河南岸听法的人,看到一个人从河
  • 0
    《佛本行集经》里面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释迦世尊和难陀尊者路过一个卖鱼的市场,走进去以后,释迦世尊让难陀尊者拿起一把鱼腥草。  等了一会儿,释迦世尊对难陀尊者说,现在请你把草放下吧,闻闻你的手。难陀尊者一闻,一股鱼腥味扑鼻而来。释迦世尊又带着难陀尊者走到一家卖香的店铺,释迦世尊让难陀尊者拿起包过香的纸。   过了一会儿,释迦世尊又让难陀尊者把这张纸放下。难陀尊者对释迦世尊说:哎呀,我现在手里满是
  • 0
    失而复得的能力   从前,在一个遥远的村落,住有一户孤儿寡母,两人相依为命。家境虽不算富有,但倒也不愁吃穿。只是这位妇人经常喜欢对别人夸耀:「我从来不会弄丢东西。」   一天,她又在对别人讲述她从来不丢东西的时候。她的儿子就想试探母亲是否真的具备这种本领,于是将母亲手上戴着的一枚戒指取下来,扔到了附近川流不息的河水中,然后对母亲说:「您不是总说自己不会弄丢东西,我现在把您的戒指扔在河水里,您还能找到
    钰涵_ 8-15
  • 0
    一日,有两家寺院同时安排了午宴,欲邀请一位受世人敬重的禅师素斋说禅。两家寺院为此相持不下。禅师知道后立即打电话承诺两家寺院,是日将依约分赴两地。到了那天,这位禅师在一个半小时内乘车行走于两个城市间,没有失信,亦没有让信徒失望。第二天,两家寺院的住持到禅师处谢礼道歉。禅师坦然一笑道:“你重要,他也重要,我不重要。”   倘若能以“你重要,他重要,我不重要”的观念来待人,不知能免除多少纷争,给人多少希
  • 0
    一日,有两家寺院同时安排了午宴,欲邀请一位受世人敬重的禅师素斋说禅。两家寺院为此相持不下。禅师知道后立即打电话承诺两家寺院,是日将依约分赴两地。到了那天,这位禅师在一个半小时内乘车行走于两个城市间,没有失信,亦没有让信徒失望。第二天,两家寺院的住持到禅师处谢礼道歉。禅师坦然一笑道:“你重要,他也重要,我不重要。”   倘若能以“你重要,他重要,我不重要”的观念来待人,不知能免除多少纷争,给人多少希
  • 0
    如此度他   方丈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佛像,青铜所铸,形态逼真。方丈大悦,心想,若能请回寺里,开启其佛光,永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因见方丈如此钟爱它,更咬定原价不放。   方丈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问方丈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方丈说:“500元足矣。”众僧感叹不已:“那怎么可能!”方丈说:“天理犹存,当然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得不偿失呀,我佛慈悲,普
  • 0
    有一位青年背着一个很重的包袱来找智者,他问智者:“我是那样孤独、痛苦和无助,长期的的跋涉使我疲惫不堪,为什么还是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智者问:“你的包袱里装的什么?” 青年说:“里面装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受伤后的哭泣、寂寞时的烦恼……” 听完后智者将青年带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智者说:“你扛着船赶路吧!” 青年很惊讶,船这么沉怎么扛得动? 智者微微一笑:“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
  • 0
    从前,在一个离城市不远的森林里,有一位老师父证得了六神通,他的弟子是一个八岁的小沙弥。老师父因为有宿命通,知道小沙弥的寿命只剩七天了。他就想:“如果小沙弥在这里死了,他的父母一定认为是我照顾不周,我恐怕也会有麻烦了。” 因此,老师父就告诉小沙弥:“你的父母很想念你了,你可以回去探望你的父母,过八天后再回来。”小沙弥很高兴地辞别了老师父。 小沙弥走到半路,天就开始下大雨。他看到雨水快要流进一个蚂蚁窝了
  • 0
    伤害你的,有时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有一个人,在下雨天搭乘公车,车上乘客挤得像沙丁鱼一般。在不耐中,他突然觉得某个人的雨伞尖碰到了他的脚踝。他本想转头对那不知轻重的人还以颜色。但车里实在太挤了,他根本无法转身。当车子摇晃时,那雨伞尖就刺得更重,他心中的怒火逐渐升高,心想等一下非好好训斥对方一阵不可。好不容易到了一个大站,下了一些乘客,他终于有了回转余地,愤怒地以皮鞋顶开那刺人的雨伞尖,并转身以最严厉的
  • 0
    【 立之于福应忆于难,取之胜者莫忘兵家常事,暴雨之下方忆其伞者必水淋其身也。】 一个人处于幸福之中,事事称心如意的时侯,不应该忘记考虑遇到困难时的处境,并同时想到出现困难时应如何去解决。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人的祸福,随时随地都在不断地转变,没有常规可言,你现在看起来一帆风顺,处处都很顺意,但说不定会在某一天,由于某个环节上的微小失误,或某一方面的细小因缘,或别人对你的误解,就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困难,甚
  • 0
    有一次,佛陀在罗阅祇城中经行着。 这时候,正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时节。佛陀慢慢从城市绕到城外,忽然远远地传来一片歌声,多么哀怨与悠扬,于是,佛陀坐在溪边静默着。 不久,一大群男女老幼,手中捧着刚采下的鲜花,静静靠了过来。他们遥见佛陀的相好威光,有如旭日朝阳,有如星中明月,并有许多菩萨弟子前后围绕着,这些人心中如获珍宝,不期而然地,大家一窝蜂涌到佛陀面前,顶礼说道: 「佛陀!我们见到的您相好庄严,就知
  • 0
    一位智者手里举着一块金子,面对下面的听众问:“谁要?”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块金子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金子抹上一些泥巴,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 他把金子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金子,金子已变得又脏又臭。“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是的,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块
  • 0
    #五台山# #小故事#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比丘喜好思惟「十四难」的问题,他每天反复思考着这些问题,却无法找出答案,这令他寝食难安。有一天,比丘终于忍不住了,带着自己的衣钵走到佛陀的住处,跟佛陀说:「佛陀,请为我解答十四难的问题,如果我明白了,就继续留在僧团。如果您无法为我解答,我就要离开您,另寻名师了。」   佛陀看着这位比丘,感慨地说:「你真愚痴啊!我一生说法度众,帮助所有众生解脱生老病死的烦恼。生
  • 0
    昔有一人,又贫穷,又愚痴无智慧,他不自觉无智慧之苦。但知贫穷难以度日,为想发财,故入海采取珍宝。 这人入海,居然采得多宝物,变卖后骤成富翁,心里便不安分起来。归国后,遇到一位善知识(有益的朋友),闲谈中,这人自说:“我向来贫穷,这是瞒不过你的,如今得宝,发下横财,很可以享受了,不必再过从前的贫穷生活了。这种生活上的改变,一时是不大习惯的,若吾母不肯,吾想离开了她,另自分居;若吾妻不肯,吾想别娶富贵
  • 0
    人生就是一边遇到难题,一边解决难题。时间会让我们知道,每个阶段都会有人生难题。每当遇到一些事情,我们总以为,到某个年纪就好了吧?但其实,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人生烦恼。与其惶恐不安,不如主动迎接。遇到问题迎难而上,继续往前走就好。
  • 0
    【必识己方立人,何以故也?己之诸癖自难于解,如瞻己背终弗所见,为外人颇观,己藏己过乃人之常性,过甚则或离而不愿同谋,识己得之其弗觉,愧而求知,格得其德,方可立人,人皆敬之而助也。】 图片 必须认识自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这是什么道理呢?为什么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呢?虽然我们现在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人,但有的人做的很多事情连动物都不如,有的人的本质可以说根本不是一个人的本质。因为有很多人
  • 0
    叫化子西天问佛祖   从前有一个叫化子,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于是他把乞讨的一些粮食积攒起来。可是攒了好多年,还是那么一丁点。这令他很疑惑。   一天夜里看见一只大老鼠来偷吃粮食。他很气愤,对老鼠喊道:富人家那么多粮食你不去吃,为什么偏偏偷吃我辛辛苦苦攒下的粮食?   老鼠说话了:你命里只有八分米,走遍天下不满升。乞丐问老鼠,这是为什么?老鼠说,我也不知道,你去问佛祖好了。   于是,叫化子下定决心,去
  • 0
    优波离尊者为佛陀理发入四禅的故事   优波离是佛陀弟子中持戒第一的弟子,他未出家时,年龄大约二十岁左右的时候,还是一个小理发匠。此时正是佛陀成道后的第三年,佛陀回到故乡迦毗罗城的时候,为了剃头理发,大家就介绍优波离。   为佛陀理发,优波离受宠若惊,他想到佛陀是大觉者,听说有三十二相,佛陀的头发一定与人不同,他不敢为佛陀理发,怕万一有了什么触犯怎么得了。他竟跑回家中,向母亲诉说不敢为佛陀理发的原因。
  • 1
    一日,佛陀问目连尊者说:「如果你的敌人怒目冲冠,来势汹汹,情势已迫在眉梢,你会如何自处?」   尊者回答说:「我有广大神通,即使是高耸的须弥山都能超越,所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需担忧。如果敌人从东方来,我就往西方去;若是从北方来,我便往南方飞。如此一来,敌人怎奈何得了我?」佛陀告诉尊者:「不论是罪或福,业力因缘是无法逃避的,善恶到头终有报!纵使拥有神通,依然逃不出因缘果报的规则。」   当时有一位
  • 1
    以正念镇静自己#故事##人生##佛教#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大发嗔火。佛陀默默地听他的无理胡骂之后,等他稍为安静时,向他说道:“婆罗门呀!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当然有,瞿昙呀,何必问此!”“婆罗门呀,那个时候,偶尔你也会款待客人吧?”“瞿昙呀!那是当然的啊。”“婆罗门呀,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
  • 0
    王厨持净戒化众生   佛入灭后百年,有一位国王虔诚信奉天神,经常屠杀上百头的牛羊、猪只、鸡狗来祭祀神祇。国王将这些屠杀的工作,交由宫廷的厨师们处理。厨师当中,有一位信奉佛法的居士,因持守戒律而不愿杀害任何众生,让掌管厨房的官吏非常生气,便禀报国王,要求治他的罪。   于是,国王特地召见这位厨师,告诉他:「违反命令者,一律死罪。」厨师回答:「我是受持五戒的佛弟子,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遵守佛陀教诫,也不
  • 1
    优波离尊者为佛陀理发入四禅的故事   优波离是佛陀弟子中持戒第一的弟子,他未出家时,年龄大约二十岁左右的时候,还是一个小理发匠。此时正是佛陀成道后的第三年,佛陀回到故乡迦毗罗城的时候,为了剃头理发,大家就介绍优波离。   为佛陀理发,优波离受宠若惊,他想到佛陀是大觉者,听说有三十二相,佛陀的头发一定与人不同,他不敢为佛陀理发,怕万一有了什么触犯怎么得了。他竟跑回家中,向母亲诉说不敢为佛陀理发的原因。
  • 1
    久远劫前,当时住世之佛亦名「释迦牟尼」,于世间弘扬佛法,教化百姓。佛陀入灭后,有位王子名为「金幢」,傲慢自大,不信佛法。一日,定自在比丘向金幢王子说:「佛塔中有供奉佛像,是由众多珠宝装饰雕刻而成,王子可前往瞻仰。」听了比丘的话后,王子即去佛塔瞻仰佛像。   王子见到佛像面如满月,目如青莲,相好庄严,即向定自在比丘说:「佛像尚能如此圆满相好,更何况是佛陀的真身呢?」定自在比丘回答:「王子今日见到佛像
  • 1
    《世法哲言》(六十一) 大德者多于公诸弃错,怀私者常于强词夺理,因瞻何来?强夺之理则非为理,故以非理而盖其私。 一个具有崇高伦理道德的大善知识,往往敢于当众承认并纠正自己的缺点,随时随地主动检查自己的错误。而心怀私欲的小人则常常搬弄是非,强辞夺理,千方百计诋毁他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强夺的这些道理实际上并不是道理,而是为了拿这些不是道理的东西盖蔽他自私贪欲的内心境界。
  • 1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 1
    得道因缘   从前有三个修行人,彼此询问各人的得道因缘。   第一个人说:“我在国都中时,见到繁茂的葡萄树充满生机。到黄昏时因人采摘葡萄而变成残枝败叶,狼藉遍地。我见此情形,觉悟到盛衰无常,以此因缘成就道果。”   另一个人说:“我坐在河边时,有妇女在水边洗刷器皿。我听到妇女的手环与器皿相碰撞所发的出声音。我见此情形,觉悟到众缘和合音声方显,以此因缘成就道果。”   第三个人说:“我坐在莲花池边时,见到盛
  • 1
    解签 一个年轻人去寺庙里求签。他很虔诚地敬香,跪拜佛像,然后抽签。一位老和尚站在一旁。   忽然,年轻人欢喜地大叫一声:“谢谢佛祖!”他起身,对老和尚深鞠一躬:“法师,麻烦您给我细解一下这个签,行吗?我知道,这是上上签呀!它怎样指引我去争得成功呢?”   良久,老和尚说:“你现在是做什么的?”年轻人羞赧地揉揉鼻子,说:“一直居无定所,东奔西跑的。”老和尚又问:“那么,你追求什么样的成功呢?”年轻人一下来劲
  • 1
    布施不分多少 舍卫城中,住着一位婆罗门,他天生聪颖灵敏、心思缜密,且拥有无数财宝,富可敌国,一生中几乎没有他想要而得不到的事物,城中的居民因而对他百般羡慕。他非常排斥佛法,常说:“布施是浪费金钱,行善是无义之举。”一天正午,舍利弗尊者现神通使自己变现在婆罗门面前,手持瓦钵立定不动,此时正坐下来准备用餐的婆罗门,见到突然而至的舍利弗尊者,勃然大怒,平时就看不起乞食行者的他,本来正准备破口大骂,但是当
  • 1
    有时,一个人,走进你心里,不知不觉。无数次偶遇,你假装毫不在意,只有等他走远,你才有了长久的注视。这种注视,不是爱情的甜蜜,只是默默的咀嚼,滋味苦中有涩,只能一个人品味。然后,你步入孤独,凄美着一段无言的心路;最后,心伤结了疤,你笑着流泪,那种隐痛,恍然还在心口。
  • 0
    过去阿育王执掌朝政的时候,方圆二十八万里的土地都归他管辖。大蟒神、夜叉等也进贡称臣,没有不顺服的。 唯有一个龙王,住在与国界相邻的地方,池塘方圆三百余里。它得到一份佛舍利,昼夜供养,就是不愿俯首臣服阿育王。阿育王就出动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攻打龙的池塘,龙王不应战。 龙王有威德神力,阿育王也无可奈何。三次讨伐,均未得手。阿育王思忖:“龙王之所以有威德,有神力,是因为他的功德胜过我。我今应该大行功德
  • 0
    佛陀时代有一位普达王,每逢六斋日便奉持八关斋戒,并至高台遥向佛陀所在的方向顶礼。但他的臣子们从未听过八关斋戒,更不知有圣者佛陀的存在,对于国王这样的举动,感到非常怪异,私底下议论纷纷。   众人虽然议论纷纷,却无人敢当面向普达王提起。一日国王到城中巡视,见到远处一位比丘,便向他顶礼供养。这位比丘是一位大阿罗汉,观察国王宿世的因缘后,便提到先王旁执幡盖的侍童,正是现在的普达王!因为生前奉行正法、清净
  • 0
    佛陀时代有一位普达王,每逢六斋日便奉持八关斋戒,并至高台遥向佛陀所在的方向顶礼。但他的臣子们从未听过八关斋戒,更不知有圣者佛陀的存在,对于国王这样的举动,感到非常怪异,私底下议论纷纷。   众人虽然议论纷纷,却无人敢当面向普达王提起。一日国王到城中巡视,见到远处一位比丘,便向他顶礼供养。这位比丘是一位大阿罗汉,观察国王宿世的因缘后,便提到先王旁执幡盖的侍童,正是现在的普达王!因为生前奉行正法、清净
  • 0
    生活——就是在痛苦中找幸福,在迷茫中找出路,在幼稚中找成熟,在人海中找良朋,在繁忙中找安宁,在黑暗中找光明,在平凡中找伟大,在奋斗中找成功,在岁月中找人生!
  • 0
    你问我努力的意义是什么 我喜欢的东西很贵 我爱的人很优秀 我想去的地方很远 未来可期 相信自己
  • 0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大发嗔火。 佛陀默默地听他的无理胡骂之后,等他稍为安静时,向他说道: “婆罗门呀!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当然有,瞿昙呀,何必问此!” “婆罗门呀,那个时候,偶尔你也会款待客人吧?” “瞿昙呀!那是当然的啊。” “婆罗门呀,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应该归于谁呢?” “要是
  • 0
    苦的原因 因果故事 一天,阿那律等四个新学比丘一起谈论什么最苦。 一个说:“人生最苦的是贪欲,贪欲得不到满足,苦不堪言。” 一个说:“人生最苦的是吃不饱饭,饥肠辘辘,其苦无比。” 一个说:“人生最苦的是嗔恚,脾气一发,火从眼眶里冒出来。” 一个说:“人生最苦的是胆小,前怕狼后怕虎,没有一刻安宁。” 刚好佛听到他们的谈话,就教诫说:“你们都没有说出苦的真谛,只是一种从习气中带来的偏见。你们中有的是淫鸽转世,
  • 0
    民众网-民众日报 2020-12-08 15:03:40 【记者叶柏成台北报导】美国圣迹寺释正睿比丘尼受金艳萍、徐莅达两位善信所委托,随后又委由台湾世界佛教正心会办理为期两天的「金刚杠拿杵上座」测试今〈8〉日首登场,截至截稿为止,今天报名的30几位男性参加者,平均年龄在36岁左右,体重在70至80公斤,只有两位用金刚杠举起200磅的重量,但没有人使用金刚钩提拿起200磅,在网路脸书上公开批评开初教尊的刘先生提拿三次都失败,于放弃往下减重提领后领
  • 0
    一位苦者对老和尚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老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苦者说:“这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 老和尚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倒到水溢出来。苦者被烫到,马上松开了手。 老和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事实上,我们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
  • 0
    学道之识依师导故,为人师表德识照或,学者奋修诸识而积其品,终可至学于渊,是为人道之学道也。 在学习的道路上,所获得的知识的多与少、深或浅、正与误,都是和老师的教育密切相关的,都是由于老师所指导的作用而形成的。作为一个当老师的人,是为人师表,随时随地都要做出表率,因此必须加强自己的修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知识,以作为学生的楷模。学生又必须勤奋、努力地学习,在掌握一切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品
  • 0
    解签 一个年轻人去寺庙里求签。他很虔诚地敬香,跪拜佛像,然后抽签。一位老和尚站在一旁。   忽然,年轻人欢喜地大叫一声:“谢谢佛祖!”他起身,对老和尚深鞠一躬:“法师,麻烦您给我细解一下这个签,行吗?我知道,这是上上签呀!它怎样指引我去争得成功呢?”   良久,老和尚说:“你现在是做什么的?”年轻人羞赧地揉揉鼻子,说:“一直居无定所,东奔西跑的。”老和尚又问:“那么,你追求什么样的成功呢?”年轻人一下来劲
  • 0
    佛塔上的老鼠 曾有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 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既可以在各层之间任意穿梭,又能享受到丰富的供品。甚至还享有别人无法想象的特权,就是随意啃咬佛法秘籍;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以随意爬上爬下,拉屎撒尿。 每当善男信女们烧香叩头的时候,这只老鼠高高在上,陶醉在香烟缭绕虔诚祈祷声中,心中好不得意:“人类也跪在我的脚下!” 有一天,一只野猫突然闯了进来,将老鼠抓住。 “你不能吃
  • 0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   “是孤独吗?”   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   “那是误解?”   “也不对。”   “绝望?”   “不对。”小和尚一口气答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   “那师父您说是什么呢?”小和尚没辙了。   “就是你自己呀!”   “我自己?”小和尚抬起头,睁大了眼睛,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直直地盯着师父,渴求点化。   “
  • 0
      话说一对天使姐妹来到凡间,先住在一个富人家里。富人对她们很吝啬。在临走前,天使姐姐将富人家破烂的墙壁修好了。 后又住在一个穷人家,穷人对她们礼敬有加。一天夜里姐姐把穷人夫妇带到院里,这时他们唯一的房子倒了。   妹妹很不解,就问姐姐:“为什么帮坏人(富人)补墙,好人(穷人)家里缺遭难?”   天使姐姐说:“富人家那个破墙壁后有个洞,通向一个宝库,他们不应该得到宝藏,所以我把墙补上了;而穷人家当天晚
  • 0
    【图片】庙里,老和尚和小和尚相依为命。老和尚每天翻山越岭挑柴火,去集市卖掉以换取一天的口粮。后来,为了培养徒弟的吃苦精神,他叫小和尚替他挑柴火上集市去卖。开始时,小和尚挺不愿意地挑了两挑,翻山越岭挑柴火着实把他给累坏了。挑了两天,小和尚再也挑不动了,老和尚没办法,只好叹着气让小和尚一边歇着去,自己还是一天接一天地挑柴挣钱糊口。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老和尚不幸病倒了,这一躺就是半个月起不了床
  • 0
     修炼不是为了得到,而是放下! 有人问佛:“通过修行,最终得到了什么?”   佛答:“什么都没有得到。”   再问:“那您还修行做什么呢?”   佛微笑:“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失去的东西。”“我失去愤怒、忧虑、悲观和沮丧、焦虑不安,失去了自私自利和贪嗔痴三毒,失去了凡夫俗子的一切无知习气障碍,也失去了对老去和死亡的恐惧。”   修炼不是为了得到,而是放下! 人的一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放手的,时日渐远所有不能放
  • 0
    平常处见深刻  释迦世尊有个弟子叫般特,他生性迟钝,佛祖让五百位罗汉天天轮流教他学问,可是他仍然一点也不开窍。世尊于是把他叫到前面,逐字逐句的教他一首诗偈:“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世尊说:“你不要以为这首偈子很平常,你只要认认真真地学会这首偈子,就相当不容易了啊!”   于是,般特翻来覆去的就学这首偈子,有一天终于体悟出了其中的禅理。   有一次,世尊派般特去给附近的僧尼讲经说法。那些
  • 0
    怎样才能创造奇迹   一位凡夫向一位师父请教道:“师父,怎样才能创造奇迹呢?”师父回答道:“做事,认真做事,努力做事,坚持做事,就会创造奇迹。”   凡夫问道:“这是为什么?”师父回答道:“你现在为我烧火煮饭,等饭煮熟了,我就告诉你为什么。”   于是凡夫就为师父做饭,不久饭就煮熟了。   师父问道:“你刚才是怎样煮熟饭的呢?”凡夫回答道:“我就这样反复不断地添柴加火,顺其自然就煮熟饭了。”   师父说道: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游戏及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