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吧
关注: 58,781 贴子: 1,731,081

这里有胡同上空的鸽哨声

  • 目录:
  • 人文学科
  • 7
    每年的6、7月是蝉从幼虫(我们把它叫做季鸟猴)蜕化成成虫的季节。小时候每到天傍黑的时候,一群小伙伴就会来到有树的地方(特别是柳树)挖季鸟猴儿。季鸟猴也鬼的很,天完全黑下来之前并不出来。只是在洞口叨一个像针眼大小的孔,等待天黑。这时比眼力的时候到了,谁的眼力好就能先人一步发现那个小孔,然后轻轻挑开小孔,用铁丝做的小钩钩住季鸟猴的大爪子往上一提,季鸟猴就被提上来了。有时候操作失误季鸟猴就会往洞里逃跑,这时
  • 18
    小时候,每到月底或者月初,街上的一些小亭子或者特定房屋的小窗口就会有人排队。 那是打月票的人群。 分职工和学生二种。地铁不分。 现在出门要注意带没带手机,车钥匙,那时候月票是第一个要看的。 当然临时在车上买也行,价钱就贵了,车上有售票员,大通道车甚至还不至于一位。除了买票,还要维持车内秩序。给老人孩子找 座。残疾人上下车帮一把。 不像现在那个杵在车里,什么都不管的二X! 所谓打月票,就是交钱,给你贴上新的月
  • 1
    火龙果,仙人掌科植物,又称红龙果、龙珠果、长寿果,原产墨西哥等热带沙漠地区。 富含花青素等营养物质。 大概是十九世纪初,由法国人带到越南,后经越南进入我国云南等地。 至于咱北京人吃上它,大概是20世纪初了。 那时候北京人吃到的南方水果,除了传统的香蕉之外,品种非常有限。 此物一经引进,市场异常火爆,除了颜色形状新奇。还鼓吹营养丰富,有保护视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云云 卖的非常贵,是高端送礼的品种。 能吃上一
  • 34
    发个帖子大家聊聊老北京的神话传说吧,老北京人才知道的口口相传的神秘传说超自然事件
  • 8
    吃了个炒肝 簋街总店
    jk2326 6-30
  • 12
    80年代北京很多发廊都有 后来才知道他们是谁 当时觉得真帅
    钟一 6-29
  • 28
  • 18
    “马拉”不是骂人,小时候对蜻蜓的别称。 雨后会在有水的地方,大量出现。 最普通的是黄色的,蓝绿色比较少见,拥有专门的名字,不记得了。至于歌里唱的红蜻蜓就更加罕见了。 捉蜻蜓,城里孩子用捕虫网,郊区孩子一把大竹扫把即可。 口中还要唱着儿歌“麻痹”蜻蜓--“马拉马拉飞,有人追,马拉马拉落,没人得” 抓住之后,城里孩子可能就做了标本了。 郊区孩子绑个细线,手里攥着,让它飞,最后也就是扯下翅膀做收藏。现在想想有点无
  • 3
    假如现在北京高考人数95%是土著,那有多少985 211的。
    灰原哀 6-29
  • 323
    膝盖抽积液,抽出来一百毫升,整整十管,希望大家以我为反面教材,不要胡吃海塞了。
  • 21
    中环大集溜达了一圈儿,三十块钱淘换了把葫芦,当时看着就是觉得能做把蛐蛐儿油葫芦葫芦,今天忽然发现倒过来看还能做把倒栽的蝈蝈蜘蛛肚葫芦,有点儿意思了,不知将来做个什么更值了!@😄春来草自青😄 春春爷好!您给长长眼呗!
  • 38
    甘家口位于海淀区东南部, 西起西三环,东至三里河路,北临紫竹院路,南抵玉渊潭公园。有意思的是,这里还是海淀和西城的分界处,路西的甘家口大厦就属海淀,东侧一路之隔的百万庄社区就是西城的。1949年后,甘家口属北京市第十三区,很多军区大院基本都集中在西部地区,那时甘家口范围内有海军医院、七机部大院、商学院、轻工学院、全总干校,钢丝厂、水科院、公汽四厂、八一湖、北京二汽等等等等,工厂、学院、生活区一个不少,简
  • 14
    而今这种瓶装款已然解市面儿上绝迹。水果儿罐头得合搁柜子里头瞅着就倍儿可人疼劲儿的。
  • 64
    再早不知道,从70年代说吧… 70年代北京副食店里都卖“立新啤酒”,首都啤酒厂生产。其实就是五星啤酒、双合盛酒厂在特殊年代改的名字。好像是3毛一瓶,相当于两瓶北冰洋汽水钱。 80年代,五星啤酒、北京啤酒(俗称“北京白牌儿”)双雄争霸。那时候有板儿车拉着啤酒走街串巷哟喝:“换啤酒喽!” 当时燕京初出茅庐,与五星、白牌儿不在一个层面上,只能能靠价格拼市场,比那两家都便宜1毛。但忘了是从哪年起了,一不留神,市场上只剩
  • 12
    当年北京人住得起四合院的 当院除了石榴树和鱼缸之外,通常还会种一架葡萄或者紫藤。 跟每年搭棚相比,同样遮阴避日,更雅致,更实惠。特别是种葡萄 都是成串的,而且结果多,有开枝散叶,子孙繁盛的好意头。 北京栽种葡萄从宋代就开始了,其源头是门头沟和百花山一带的野葡萄。 其中百花山的野葡萄最为珍贵,是咱北京的特有品种,八十年代田野调查,仅存二铢。 现在人讲究喝外国红酒,其实清朝的时候,门头沟一带的村民就开始用野葡
    arcane▿ 6-28
  • 18
    小时候夏天虽然没现在这么热 但是也有几天难捱的日子 但那是是一种闷热,干热。 而且通常焖上个半天,就会焖来一场大雨,让大家舒服上半天一宿的。 那时候一天最好的时光,是早晨四五点,所谓“鬼呲牙”的时候,气温可以降到二十来度, 如果再有点风,极其舒适。睡觉最好。可惜过不了一会儿,就改上班上学了。 近二十年,出现了所谓“桑拿天”,很多时候,其实温度并不太高。但全身湿热难捱 所谓“空气里可以拧出水来” 空调也经被广
    老四bj 6-28
  • 22
    那时国产几乎都是烤,进来的几乎都是混合还得说是劲儿大的顺溜儿哇。
    剛刚好 6-28
  • 15
  • 2
    这是当年规定的单位接待标准,虽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施过。 当年也蹭过二顿--工作餐,最寒酸的也得有五六个热炒,不算冷荤。 而四菜一汤,却成了一般家庭的待客标准。 当年除非彼此过得着,不见外的熟人,可以赶上什么吃什么。 一般家里来了客人,起码得预备四五个菜。三个以下就有点拿不出手了。 四个菜中起码得有二个荤菜,鱼肉均可,一个素炒,一个小冷盘,供喝酒时做酒菜先吃着。 至于汤不用怎么讲究,说白了就是刷锅水,放点青
  • 6
    前门楼子修得高,菜市口人多闹吵吵; 彰仪门(广安门)外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卢沟桥有十一孔,东头狮子西头象; 长辛店街五里长,二十五里到良乡; 良乡塔半山坡,过了窦店琉璃河; 琉璃河一道沟,三十五里到涿州。#老北京#
  • 5
    现在看来80,90年代的生活是亲切,幸福的 社会的形式不见得越发展越好,不在于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网络与实体,社会生活的舒适度取决于生活形式,主要是对形式的理解
  • 11
    老年间孩子们夏天的一项活动就是粘知了 道具只需要长竹竿一根,用车胎或者破鞋底熬的胶。 也有用面筋的,那就属于比较奢侈的了。 也没多少技术含量,悄悄走到树下,瞧好了,把杆子伸上去,照着知了身上一粘就抓住了。 宫里甚至有专门的一部门,养着一批太监,夏天专门负责紫禁城各个宫殿和御花园里粘知了。 叫做-粘杆处,主要是因为夏天,主子们嫌知了太吵,才组织捕捉的。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后来被评书话本儿,演绎成了“血滴子
    arcane▿ 6-26
  • 15
    男爷们热衷的娱乐项目,最不让女人理解的,恐怕就是钓鱼了。 “傻了吧唧,拿根杆子在河边儿座一天,也不知道图什么?”这是老娘们对垂钓的评价 但一旦玩上了,这东西真上瘾。那年头也不趁汽车,为了找片好鱼场,早起天没亮,就起来,拿着家伙 蹬十几公里去钓鱼的不新鲜。 一套好的三竹二尾,可以传家 都是高手手工做的 不像现在鱼竿儿,鱼饵儿基本都商业化,甚至有专门帽子,坎肩,一套玩意置办下来,如果是好牌子,大几千,甚至上万
  • 24
    现在的孩子讲究学小提琴,弹钢琴。 而笔者小时候,除了老人玩的胡琴之外,最普及的“乐器”也有二三种 最老的叫做凤尾琴或者康乐琴。据说是日本发明的。 样子嘛,就是一块长方形的木头,上面有三四根琴弦,类似于中国的古琴,但带很多按钮, 弹出来的音乐,类似现在儿童玩具,比古琴好上手。应该也不贵,家里当年就有一个,但玩了几天就荒废了。 另一个是口琴 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18世纪德国人发明的。 音色比康乐琴好了
  • 78
    想问问各位老北京,哪位老中医看失眠好点?
  • 30
    多年的茶碱,以前用专门去茶碱的,都不如84猛。 15分钟,焕然一新
  • 10
    小时候家里刚买空调 晚上调到二十五六度,就觉得很凉,很舒适了。 现在不行,舒适的温度是二十度左右,非要盖着厚被子才睡得香。 冬天虽然很冷,但总觉得比夏天好过。 北京前些天就很热,可看看日历,7月15才入伏,一句话,且着呢。 十七八的时候,还图夏天看看漂亮姑娘。 可她们现在冬天穿的也不多😄 唯一有的期待的就是游泳 虽说室内馆,一年四季都能游,但总觉得夏天更有气氛。 但门票钱比小时候几十倍的长,当年要知道现在每月要
  • 4
    如果说当年老北京人,过年才可以敞开(至少是大口)吃肉 那么夏天则真的可以敞开吃青菜了,特别是西红柿黄瓜之类的,“大路货”。 冬天买得比肉都贵,夏天不说一钱不值也差不多。 比较特殊的品种是豆角儿,别的菜除非农村有亲戚,再便宜也得到菜站或者副食店去买。 唯独豆角儿可以在家种,而且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别忘了浇水就行。 发了蔓,简单搭个架子,或者干脆靠着墙边种,让它自己爬就行了。 而且只要不是遇到极端气候或者虫
  • 5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高二的时候,记得每次下午上化学课做实验,任教的老太太老用这句讽刺我们。 也是奇怪了,明明很热,那时候夏天过了中午就是奇困。 如果中午食堂菜好更是如此。 拼命打起精神,但很容易就会打盹,被老师投粉笔或者板擦。 最爽的是礼拜或者暑假,中午吃二大碗过水的炸酱面,打开空调,把电匣子,半导体。 放在枕头边,听着「长篇小说连播」,然后无所顾忌的歇个中觉 下午四点再起,用郭德纲的话说--活
  • 12
    北京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面条。 只是夏至之后,除了身体极其虚弱的病人或者老年人之外 基本都改吃冷面--过水面了。 跟外地那种,煮熟了面条,用扇子或者电风扇吹“冷”的面条不同,北京人的冷面是真的冷,用井把凉水过出来的。 浇头也有变化,基本就不再打卤了,改用拌麻酱,或者榨点花椒油。 菜码则是时令的新鲜蔬菜,黄瓜,大蒜不可少。 炎热的暑天,吃上这么一碗过水冷面,绝对的暑气全消。 只是现在普遍都是市政自来水,添加物质过
    arcane▿ 6-24
  • 14
    苦夏!
  • 18
    仅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塑料啤酒升哪儿嗬儿也见不着啦。当时啤酒属于紧俏商品散啤酒亦如是,四毛钱一升得搭菜好介。
    喜泥润3 6-22
  • 19
  • 13
    以前北京东西南北都有娘娘庙,其中西直门北下关就有一个,这种娘娘庙通常是求子供奉碧霞,后来北下关娘娘庙拆了就剩个地名了。有个友谊食品二厂就在娘娘庙胡同,也没了,说说大家记忆中的北下关娘娘庙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0

会员: 老北京

目录: 人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