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家庭干预吧
关注: 135 贴子: 193

愿所有孩子皆被温柔以待

  • 目录:
  • 其他生活话题
  • 4
    前言提要:今天这篇主要讲,家人如果不理解,或者和我们持完全相反意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还有就是我们对于孩子是自闭症的这件事究竟是该保密还是公开?这些关于谁能谁该和我们一起面对。这是个沉重的话题。 汽车咨询培训行业(就是帮各个品牌的给4S店的销售,售后,管理层做培训,教他们怎么卖车)超过90%的公司集中在上海和北京。所以造成了我和老婆孩子分别两地,只有周末两天在一起的现状。高铁的建成为江苏苏南和上海杭州的交
  • 1
    聊聊书籍是我内心一直特别想做的一件事。 因为在我最黑暗的那些时光里,让我能够看见希望的光芒,让我能够真正有底气地去面对整个网络上蔓延的悲观和恐惧,看书和思考,不夸张的说,是把我拉出焦虑的深渊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当时在深夜在阅读着那些深刻且对于人充满同情的思想所汇集成的文字时,我们仿佛每次都在和这些作者们对话着,我带着我自己的疑惑,倾听着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对于自闭症这件事,对于孩子,对于世界的看法
  • 1
    去年有一位妈妈线下来拜访过我,看到她和女儿,说真的有种莫名的心疼,能看出来妈妈背负了太多的东西,甚至都未曾很好的照顾好自己。但是生活不该如此。 这位妈妈,她的大儿子12岁,小女儿六岁,都被诊断过。女儿没上幼儿园,有些情绪问题。小姑娘其实语言能力有,但是有些创伤对于她太过难以承受,所以无视逃避和人的接触。对于规则意识不太好。下午在公园时崩溃了,一个人倒地歇斯底里的哭了很久,我看的真的很心疼,但是妈妈对于
  • 0
    哪朵玫瑰没有荆棘 最好的报复是 美丽 最美的盛开是反击 别让谁去改变了你 你是你 或是你都行 会有人全心的 爱你-《玫瑰少年》 我们都有过最难的时候,当我们陷入了那种情绪之中时,面对着我们的认知所能触及到的网络和现实的信心如此悲观之时,当我们想象着孩子未来的最坏的可能性之时,那种绝望,算是我们这些人都经历过的,不敢回首的一段经历。 昨天忽然看到许久之前一起聊天的一个妈妈的很长的几段留言,我觉得能够让大家看到父母
  • 0
    这是我最近整理的一百本当初帮助我找到孩子的状况的答案,找到方向的一个推荐的的书籍清单。 内容按照了解自闭症这件事,脑神经科学,语言,如何与孩子玩,心理学,儿童教育,自我状态调整分模块做了梳理和推荐,也写明了我推荐的具体原因,以及这些书能解决你当下的那些问题。其中也有不少落地实操的生活指导的书籍。 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当下担心的问题,寻找自己需要的。读书和思考比当下充斥着噪音的各种方式要更深入更清晰
  • 16
    引言:随着诺诺的一天天的愈发聪明和自信,既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获得了老师的认可,也逐渐打开心扉,甚至愿意主动去结交朋友。曾经在他状态最差的时候的我的判断的一一验证,我发现我对于这件事愤慨和怒火也在日益冷却。刚好在理性和感性冲击交汇之时,我决定用文字,将这一年多对于自闭症这件事的深入了解,阅读和思考,与上千位家长的直接交流建议以及他们的反馈,还有这么多孩子的状态的好转和变化,我能有立场站在我自己的视
  • 0
    写在前面:这是三年前诺妈在我们辞职陪伴孩子半年时,她对于自己和孩子的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回看过来,对于新家长还是颇有借鉴意义的,这里贴出来供参考。 正文: 大家好,我是诺诺的妈妈。 不知不觉,离我上次敲键盘已经七个月了,这七个月我辞职回来在家全职带娃,时间在七月份前我觉得时间过的好快,而现在我真希望他慢点。 给大家一些我自己理解的小意见: 1.一双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点的眼睛。 孩子的很多行为,刚开始我们不能很好
  • 0
    入圈之后,对于孩子未来的担心的焦虑,会让我们迫不及待地陷入“能力提升陷阱”,各种训练和神奇疗法取代了孩子原本的生活,其实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眼里只看到能力时,很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因为孩子本身的学习能力并不差,只是缺失了与人连接和模仿的信心,如若我们把学习变成了用强化物枯燥刻板的控制的痛苦,孩子很难能够真正的发展出内在的探索的自驱力,很难能够与他人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如果你希望孩子自信,热
  • 0
    聊聊书籍是我内心一直特别想做的一件事。 因为在我最黑暗的那些时光里,让我能够看见希望的光芒,让我能够真正有底气地去面对整个网络上蔓延的悲观和恐惧,看书和思考,不夸张的说,是把我拉出焦虑的深渊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当时在深夜在阅读着那些深刻且对于人充满同情的思想所汇集成的文字时,我们仿佛每次都在和这些作者们对话着,我带着我自己的疑惑,倾听着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对于自闭症这件事,对于孩子,对于世界的看法
  • 0
    三三在一岁半时还没开口,妈妈带着孩子去检查时,医生说别太担心,多陪伴,多跟他说说话,两岁左右语言出来了就行。 两岁左右时,三三有了最初的声音,但一直是仿说,然而汽车,草莓排成一排,对于父母的眼神完全地逃避,出门没有安全意识到处乱跑,往返跑斜坡等等这些行为却愈发的多了。 两岁半时妈妈再次带着孩子去检查,因为孩子的状态和当时不配合的表现,被贴上了轻中度的标签。而后妈妈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和焦虑之中。 在到底是
  • 0
    1,怎么进入孩子的世界? :问问自己。一定是你自己最理解你的孩子。这个事情不是靠思考不是靠头脑,是靠心来感受的。 先让自己有一个稳定的状态,从那种焦虑的状态当中先平复下来,再好好问问自己,我该怎么进入孩子的世界。 建议你先观察先看,看你的孩子:他到底每天是如何度过的。试着去理解他眼中的世界,他的乐趣,那些你可能有严重的误解或者不接受的那些玩的方式。电梯到底有什么好玩的(电梯就是个魔法门,一关一开,不同
  • 0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鹗冠子·天则》 除非心灵从偏见的奴役下解脱出来,心灵就不能从正确的观点来看生活,或真正了解人性。 -泰戈尔 社会偏见屡见不鲜,它长得如此硕壮,即使它的受害者也很快就把它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 -马·埃梅 1.你眼中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会讨好别人,他们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他们不会热情洋溢的亲昵的讨好你,热情的回应你,撒娇恳求你。 他们会回避你的呼喊,会躲避你的眼神,会完
  • 0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鹗冠子·天则》 除非心灵从偏见的奴役下解脱出来,心灵就不能从正确的观点来看生活,或真正了解人性。 -泰戈尔 社会偏见屡见不鲜,它长得如此硕壮,即使它的受害者也很快就把它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 -马·埃梅 1.你眼中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会讨好别人,他们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他们不会热情洋溢的亲昵的讨好你,热情的回应你,撒娇恳求你。 他们会回避你的呼喊,会躲避你的眼神,会完
  • 0
    简单内容摘录如下 一,焦虑为什么会有?或者说为什么是一种常态? 作为妈妈,时不时会冒出来焦虑的问题。焦虑几乎是必然会存在的。 焦虑是爱的体现形式,妈妈对于孩子的焦虑感会一直存在。你想一下,你的父母在面对你的时候也是如此。而在现在这个高度竞争,生活压力巨大的年代,大家实际上会被这种焦虑所淹没,影响状态。 在这个圈内这种焦虑感会更强,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但是你一定不能被这种焦虑感所吞噬。一旦它把你的状态整
  • 0
    喜马拉雅“自闭症家长退圈访谈录” 前几天重发了一年前翰爸的那篇《长大不成人》,正好想起了当时的那场约定,就约了一起在一年后来聊聊如今孩子的发展,当下的想法,也算做是一次对于以往的回顾。 关于翰爸的入圈经历当时他的文字中讲得很详细,建议看完他的文字,再听如今的看法。 一位自闭症abc量表破百的父亲的来信:长大不成人 这是最初入圈时的留言 一年之后,其实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爸爸对于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态度的转变。 从最
  • 0
    这是去年收到的一个孩子爸爸的一封信,最近看到,仍然感慨不已。他当时孩子的abc量表上各种表现几乎全都契合,分数超过一百,但是这位爸爸的后来的思考,真的让我看到了最初我在面对这件事时的种种。 曾经我也一度无法接受现实,甚至一夜白头,我问着苍天为何这种事会发生在我最爱的孩子身上,后来我真的极其幸运,或者说大逆不道的开始质疑整个世界对于孩子的定义时,才发现其实很多的更深层的真相,需要我们去面对,思考,和抉择
  • 0
    虽然已经见过太多的家长能够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但是每次看到这些信息时我还是由衷地开心,至少在孩子以后成长的路上,有了方向和信心。 然而我想提出的这个问题,恰恰就是以我的立场思考的,退圈的家长和还在圈内的家长的不同点在哪?或者说,未来的走向到底如何? 因为也确实有长年沉沦仍然走出来的家长,且不在少数。 带着对于这件事的追问,今天和大家聊聊我自己的看法。追问的三个问题我觉得也是这件事的答案。 具体内容简单文
  • 0
    今天聊的话题是,孩子发展最重要的核心是什么?我想你自己问一问自己,你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线上线下沟通过这么多的家长,我的答案是父母的成长,父母对于孩子的理解,对于孩子的生活环境的重塑,对于自我的认知提升,学会如何爱孩子,如何爱自己,并且帮助孩子逐渐去经历和学会如何面对自己当下以及以后的校园和社会生活。而很多父母疯狂地想改变孩子,却看不到自己身上不自知的那些对于孩子的强迫和伤害,看不到孩子内心
  • 0
    最近几天在闭门看书,期间思考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觉得是个我们平时不太会想,但是却异常重要的自我审视的视角。 这个思考,也是源自于上周一群退圈家长的退群的留言,其实这些退圈的留言,算是一种常态,每周都有不少的退圈的家长,虽然没有交集,但是在回归正常生活前,还是会很有爱的群里和大家告别一下。 就最近这段时间顺手截了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虽然已经见过太多的家长能够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但是每次看到这些信息时我还
  • 1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 —泰戈尔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 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斯宾塞 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就是那些你认为自己已经记住了的事情,而内隐记忆就是不经意间就学会的东西。事实上人们对自我认知和思考方式(人的性格的核心部分)是由内隐记忆形成的,而这种记忆能力与大脑意识无关。在生命的最初阶
  • 0
    许多家长说孩子天生就不关注人,问题也是物大于人,甚至说孩子天生就没什么情感,事实真的如此吗?为何诺爸会说他们恰恰是那群情感最丰富,最敏感的孩子,那我们到底该如何才能激活孩子的情感,让孩子能够重新关注人,能够模仿,能够向我们表达他的心声和爱,这一切其实都要从我们对于孩子的情感激活开始。 具体内容简单文字摘录如下: 一,为什么孩子陪了很久还是跟我们不亲?为什么逃避人?真的是天生如此吗? 1.在接触各种不同的
  • 0
    今天和大家聊聊孩子逐渐发展回归日常,需要我们带着他走过哪三个阶段?为什么第一步一定是让他与人的依恋关系的重建,为何第二步我们需要用成长性的思维来面对孩子,为何最后我们要让孩子能够多视角地理解他人和理解世界,如果你当下也处于某个瓶颈期,今天的话题相信会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启发。 具体内容简单文字摘录如下: 一,带孩子成长的三个阶段。 具体内容参考文章《如何改变自闭症的孩子?》 这件事真正的方向是让孩子不
  • 0
    大家刚入圈时总是有着各种不同的困惑,其实很多都是被这个标签吓唬的不行,以至于对于孩子产生了很多的误解。就之前常见的一些家长共性问题进行的一些整理。今天是第一部分。 问题涉及各类不同的家长的具体情况,且观点谨代表我个人的看法,而非什么标准答案,特此声明。 问题集锦 1.@诺爸现在嘴巴里无意识的发音也比以前多了。是好事情吧? 答:算是语言前前兆,这阶段孩子愿意出声和试着模仿着说的意愿最重要,多和孩子玩着鼓励他
  • 0
    今天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件事其实对于孩子也好,对于我们自己也好,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我遇到太多的家长,其实潜意识里一直在嫌孩子不会讲话,动不动就哭就崩溃,不会社交,很难带,所以一直心里想的就是想快速的改变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心里想要的样子。 但是我们一直在要求孩子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时,是否有真正的思考过,我们自身的问题。 所以就有了这个极为重要的换位思考的问题:如果你是孩子,你希望你的
  • 0
    要改变孩子还是改变自己,今天来直接一点来聊这个话题。 每个独立的人类个体,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各种不同方向上的能力,以及所呈现出的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的“我”的形成,都是独立的存在,其实外在的东西若想去真正的改变他,想找到什么捷径似乎并不现实。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夫妻双方,互相折腾争吵一辈子,希望对方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但是却发现已过半生,仍是那样,于是世人发出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感叹。 没办法改
  • 0
    很多人说文明和科技是把双刃剑,带给我们力量和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更多的问题。但是我认为文明的发展是把单片刀,他砍掉的只有人类的生存气数。 -王东岳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老子 一个人赚得了全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处? -耶稣 今天这篇思考以纪念那个让我更好地活着的那段在村里和满村的孩子,在自然中探索,捣蛋,
  • 0
    导言:诺爸作为TED十年以上的老观众,这次给大家推荐一些国外的一些成年经历了自闭症这件事,或者相关的养育者的视角,通过这个体的实际生活经历和切身感受,和大家一起看看一些和我们观念中截然不同的那些事。 今天推荐的第一位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有七个孩子,六位自闭症,且最小的两个孩子被诊断为是脑瘫,另外一个也是读写困难。他们又是怎样的成长,有着怎样的性格?又是如何面对困难?为何母亲会如此自然的说出孩子不需要治
  • 0
    喜马拉雅- 自闭症家长退圈访谈实录 龙龙已经成年了,今年在一所一本院校读大三,其实加上龙龙妈妈的微信已经有两年了,最初我们聊天的时候,龙龙刚刚进入大学,在适应校园生活上还遇到了些许情绪问题,这次很高兴能够邀请到龙龙妈妈来分享她陪伴孩子一路走来的经验和她对于这件事的看法。 (这是三年前刚加上龙龙妈妈微信时的留言) 龙龙从一出生,妈妈就觉察到孩子不爱笑,不看人,不肯被人触碰,在三岁的时候,那时候差不多是2004年
  • 0
    申请人:SeeMe✨ 申请感言:愿所有的孩子皆被温柔以待, 永远不要失去对这个世界的信心!
  • 0
    民国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最著名的一段应该是三重境界之说。今天就以此切入,来聊聊我眼中能带着孩子一起走出来的家长,最重要的三个心路转折。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段文字出自《人间词话》第二十六章。分别摘自晏
  • 0
    这周来聊聊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些细节问题,对于语言这件事,到底如何让孩子能够有更主动的基础意愿,更好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呢?这是非常多的家长非常关注和在意的问题,但是其实答案也很清晰明了。 语言一定不是被训练和逼迫出来的,而是基于与人的沟通意愿,以及对于语言表达这件事的潜意识里的便捷性和实效性的认可,自发的要去使用这种方式去表达的结果。但是如何能够让孩子能够突破这层内心的意识转变,慢慢从逃避,或者情绪表达
  • 0
    今天访谈的家长和我说曾经她诊断过重度的抑郁症。当时自己的状态特别糟糕,她也想积极乐观起来,但是却总是被负面情绪所淹没。其实比起孩子当下的困境,我们自身的状态和情绪问题,更需要我们面对。只有照顾好自己,才有能量和精力去投入真正对于孩子的陪伴。今天就来聊聊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的问题。 具体内容简单文字摘录如下: 1.慢慢一路走过来,我认为,父母状态的稳定性,是整件事情中的关键。 人是一种情感动物,必
  • 0
    这些年我所遇到的几乎所有人对于衡量一个人成长的尺度的认识都有着很大的误区,有人是语言,是认知,是能力,是社交,是结果,却很少有人真正的触及根本,今天和大家一起花一个大的篇幅来聊聊孩子发展的内在标尺:“自我意识”。这件关系到孩子如何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看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与外在互动的“意识”,到底是如何运作和发展的? 具体内容参考文章《自闭症孩子发展的真正内在“标尺”是什么?》 直播间补充内容简
  • 0
    大家新年好,新的一年里,开篇来和大家聊一个尖锐些但是极为重要的话题,因为这关联着你是否能够真正地打破当下的困境,去改变一些真正让孩子发展的底层的东西。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对于孩子内心忽视性的问题,对于孩子的自由和探索限制性的问题,对于孩子生活经历的创伤性的问题。 具体内容简单文字摘录如下: 第一部分,孩子发展受阻的后天原因溯源。 逃避还是痛苦地反省,决定了未来。 忽视性,限制性,创伤性成长环境下长大的敏感
  • 0
    大家新年好,新的一年里,开篇来和大家聊一个尖锐些但是极为重要的话题,因为这关联着你是否能够真正地打破当下的困境,去改变一些真正让孩子发展的底层的东西。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对于孩子内心忽视性的问题,对于孩子的自由和探索限制性的问题,对于孩子生活经历的创伤性的问题。 具体内容简单文字摘录如下: 核心观点点击查看孩子发展受阻的后天原因溯源 第一部分,孩子发展受阻的后天原因溯源。 逃避还是痛苦地反省,决定了未来。
  • 0
    最近重感冒,更加深切的感受到,要想照顾好孩子和他人,必须先把自己理顺才行,所以大家一定也请注意休息和身体。 入圈出圈,当然理解大家的焦虑感,尤其是在当下无处不在的网络,总有着各种声音,充斥其中,而希望能够找到那些有价值的信息的我们,不敢错过,却没有洞察到其实绝大多数声音都是噪音。 今天不想讲道理,就是来聊聊关于孩子的语言和想象力最近的一点心得体会。 今早看到有家长问我儿子什么时候开口的,我回忆总结了一
  • 0
    恐惧与勇敢近在咫尺,而且互相共存。而向敌阵突进的人,最晓得个中实情。——棱罗 对于所有小朋友的家长而言,无论是找医生诊断的,在网上搜索孩子说话晚,不理人等,还是“热心人士”友情提醒,或者其他方式,接触了“自闭症”这三个字的家长,就如同将潘多拉的魔盒打开,无论是医生的说法,各个网络渠道信息,“老家长”的经验之谈,各种专家和从业人员的言之凿凿,总之无数的绝望负面的结论,庞杂悲观的信息,揪心难过的那些故
  • 0
    恐惧与勇敢近在咫尺,而且互相共存。而向敌阵突进的人,最晓得个中实情。——棱罗 对于所有小朋友的家长而言,无论是找医生诊断的,在网上搜索孩子说话晚,不理人等,还是“热心人士”友情提醒,或者其他方式,接触了“自闭症”这三个字的家长,就如同将潘多拉的魔盒打开,无论是医生的说法,各个网络渠道信息,“老家长”的经验之谈,各种专家和从业人员的言之凿凿,总之无数的绝望负面的结论,庞杂悲观的信息,揪心难过的那些故
  • 0
    家长参与干预训练是自闭症孩子康复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围绕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问题“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家庭养育方式”、“父母心理资本提升”开展。
  • 0
    我家孩子会一些自己的语言了。社交这块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昨天游乐场里有一个小妹妹抢她东西,小妹妹抢不过我家孩子,一把抓住孩子手就咬。这种事情我只凶了对方的孩子。人家奶奶道歉了,后面我们不跟那个小孩玩了,那个小妹妹还想跟我们玩,我们拒绝了。那个小妹妹还生气的想打我们,我挡了对那个小妹妹说"你再一而三欺负我们,我可对你不客气了",各自保持距离各自玩。 那个小妹妹咬完我们孩子,我好想抓住她的手给我家孩
  • 0
    关爱自闭症儿童迎“六一” 家庭幸福干预讲座(免费)望可以让更多的星星孩子改写人生
  • 0
    亲爱的自闭症家庭干预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无始无边”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0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无始无边,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tieba.baidu.com/pmc/reportBazhu
  • 0
    明明妈妈的一封信 园长,各位老师,您们好! 我是明明妈妈,其实很多次我都想与你们好好聊下,你们也忙,想说的太多,所以开口竟不知从何谈起, 我给你们写这封信的目的,也是想让你们更好的了解明明,更多的去走近它 明明产检出生一切正常,一岁两个月正常走路,一岁三个月家里的称呼都会,与其他孩子的发展轨迹没有什么不同,产假结束的我,回到工作岗位上,白天由奶奶带。 一岁4个月老家有事,奶奶回麻城,因为没人带,而当时我也
  • 0
    家长提问:老牛哥,您好,我家小朋友最近生病不舒服,家人就比较宠着他,他和爸爸关系好,最近爸爸放假陪得多,一直就要电子产品,他爸也给看,妈妈为此管束的多,假期就和妈妈关系疏远许多。1、这两天发展到一不顺心就开始打妈妈又踢又打,打妹妹、打众人。2拿哭要挟大人,不达目的声嘶力竭,他爸爸又非常吃这一套。感觉放假变了一个人。请牛哥指点一下。孩子打人时候怎么合理教育? 牛哥解答: 他生病这段时间得到了所有的关注和
  • 0
    今天正好有个家长问了关于注意力这件事,来聊聊我自己的一些个人看法。其实有很多家长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但是我个人觉得,这帮孩子恰恰是属于最专注,最沉迷,最能够进入心流状态的那类人。但是为何总是那么难教呢?为何孩子总是躲闪,或者天特别简单的东西都学不会呢? 听听音频中诺爸的另一个视角的看法。为何他会说这群孩子恰恰是最专注最沉迷,的人,为何成年人对于孩子的打断,评价,强迫反而是破坏孩子的专注状态。 家长提问
  • 0
    诺爸解答: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你饿孩子一两顿就能解决的。这个是当下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你会发现绝大部分的孩子。 都是父母或者老人喂。因为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孩子没有匮乏感,孩子没有饥饿感。父母老人对孩子太好了,他们对于孩子的物质上面,尤其是饮食起居方面的照顾太周到了。让你们去试着饿孩子一顿, 你们都觉得下多大狠心什么之类的。但是在我们那个时候是一种常态。父母都要忙家里的农活,没有人去带你去
  • 0
    诺爸解答:我觉得现在幼儿园小朋友都要告诉他们要上网课。这我真想不通啊,老师是为了证明他们很努力,还是什么吗?我自己有几次出差,或者是忙一些其他的事情的时候,跟孩子去视频的时候。 孩子能愿意跟我打个招呼就不错了,他一直都会玩儿她自己爱玩儿的东西。当面的时候,基于对于老师的害怕,或者是要求啊,或者别的小朋友都愿意去遵守啊。小朋友愿意去服从什么之类的,这个是还算正常。 如果说通过所谓的视频要求孩子就要跟着
  • 0
    小孩儿就这样呀。这小孩儿这个行为没问题,这个在他刚刚愿意跟我们去表达的时候,会这个现象会比较明显,我们家反正三岁多的时候还是有一段时间这样的一种情况吧。就是孩子,他更喜欢确定性,他喜欢他自己确定他知道的那些东西, 他还是会以他自己主观的兴趣和愿望。来去跟我们进行交流,或者是一块儿看绘本儿什么之类的,都会如此啊。 所以前期给的建议就是你先从他感兴趣的入手。就是你开会的时候他就不是喜欢看他那几个页吗?你
  • 0
    导言:一直有很多家长问我大龄的孩子是否也能变好,我通过意见小事,来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今年过年有一条特殊的拜年短信,是一位钢琴老师,遇到了一个特殊的孩子,但是这位老师却做了很多超出她本分职责的事情, 但是其实真正的接纳理解和爱,对于孩子而言,其实都是通向外部世界的钥匙,当孩子真心的理解和接纳一个人时,你是能够看到那种力量和改变的,在有些人看来也许是个例,也许是奇迹。而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人类本性中的
  • 0
    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儿童广泛性地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三岁以前就出现,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所有被诊断为自闭症或疑是自闭症的家庭都普遍弥漫着一股悲观情调,认为自闭症不可治愈,需要终生干预!然而在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事实并不如此!林妙旋老师亲自带领自闭儿童家庭经过十余年研究实践,已经有近百名不同程度的自闭症儿童跟上了同龄人的发展水平,进入了相应的幼儿园、小学,正常生活、学习,截止到2020年12月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生活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