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十方吧
关注: 10 贴子: 43

  • 目录:
  • 民俗
  • 1
    问:禅宗的历史中有很多细节显然并非事实,想“一苇渡江”,惠明搬不动慧能的衣钵,契此和尚雪不沾身这些都难以被现代人以理性的视角来接受。非实证性的部分历史会不会影响禅宗的整体严肃性? 答:它们不是事实但比事实更为完美地暗示出禅的真义,它们不是历史但比历史更透彻地展现出佛教的深刻内涵。 从一个禅者的目光出发,“一苇渡江”意味着沿水而上的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崭新的抽象思维,它不具有实物性的重量而是一种无形
  • 1
    问:静默在禅中的含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价值? 答:在药山禅师和弟子的一段谈话中,我们可以理解禅学指导中导师一声不响时的深刻用意。 一位和尚要求药山为他开导:“我对自己生命的终极意义尚在黑暗中摸索,找不到路径。” 药山沉默了很久。 但和尚一直在焦虑的等待,始终无法理解。 于是,药山为刚才的静默解释到:“要我向你做一番语言和逻辑上的阐述并不困难。但是,你可知,禅的精要是毫不加以思索而直接地体味出那个意义。理智
  • 1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觉悟十方
  • 0
    问:现在有提法说:“禅活当下”。当下这样一个时间性的观念与禅为何联系地这么紧密?是否“当下”和“现在”这个概念其实并不完全等同? 答:“当下”的原始含义是和时间性的“现在”没有关系的。但是,重要的是“当下”这个概念会衍生出怎样的行动和心态,而不是它表面上的文字含义。就禅者追求的效果而言,无论你用无时间性的“当下”还是用相对于过去、未来的“现在”,它们所能带给你的触动其实是一样的。 从生活常识出发,我
  • 0
    问:禅者如何认知思维性的论述和真实之间的关系? 答:禅坚持对智慧的直接体验,摒弃在真实周围飘浮的虚幻概念。它关注实相而不仅仅只满足于听听关于它的言论,它要啜饮的是生命之泉本身。因此,禅绝不把语言文字和观念当作被描述的事实,它将理论逻辑只放置于其应有的地位和适当的范围,在文字无法染指的内在领域绝不允许非体验性的知识扮演权威。只有真正的事实才能让禅者满足,唯有真正智慧的泉水才能为他的心灵解渴。对他来说,
  • 0
    问:为什么禅不重理论上的分析? 答:不仅仅是“不重”,其实更应该是一种厌恶。禅对这个层层逻辑递进和推演下的“分析”行为有一种本质层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深刻到了令人惊叹的水准和高度。 首先,禅看到,分析暗含了时间,暗含了累积,暗含了意见的层层堆砌。在自我认识上时间意味着主体用静态的视角去持续研究一个动态的对象,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矛盾。因为自我在不断改变,它不断朝着未来的向度产生变化,而我的工具和武器却
  • 0
    问:何为“顿悟”? 答:顿悟是指在认识自己、理解自己上不借时间为媒介,不靠过程为桥梁,一瞬间(甚至用这个词也包含了时间的长度)从过去的巨大积累中跳脱而出的情境。 禅者认识到:如果用大的风扇对着锅炉不断吹凉,但锅炉的底部却不断地加入柴火助燃的话,即使慢慢地、持续地、永恒性地扇,这锅汤也不会冷,因为它不可能会冷,它将始终生存在两股力量的对消中。顿悟论者的理由也是一样的,如果要花时间一步一步来,实际上必须
  • 0
    问:我发现禅宗并不像其他宗教一样的推崇经典。有时候,他们不但不提倡依赖古籍,似乎更有一种反经典的倾向。 答:的确。就像铃木大拙在《禅学随笔》中所提到的,佛经和佛经的注解不论是出自何等崇高的悟者之手,禅者都不以它们为依赖。因为若以这些心灵的第二手注解为终极权威的话,那就等于完完全全失去了宗教生活中最本质、最重要、最基础性的意义。你就等于弃置大雄宝殿不顾而仅在门庭围廊里左右踱步,这样佛教也就会彻底沦于
  • 0
    问:禅所说的“踏遍丛林,只在脚下”和“道在脚底”究竟是什么意思? 答:我认为如果鱼类也在思考神秘主义的话,它们当中的禅师一定也会说:“道在鳍下”。为什么?为什么大道也在每一条鱼的鱼鳍之下?因为无论鱼怎么游,顺游、倒游、侧游、旋转地游,鱼鳍下的海水都会提供它动力和支撑。那是一种严丝合缝地助力。 同样,道在脚底,无论走到哪,自然都以两片脚掌大的空间支撑你,你随时都可以用脚底为媒介和道发生关系。那是一种无
  • 0
    问:尊重外在的权威但并不屈服或依赖,这对禅来说具体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对每一个禅者来说都极其重要? 答:极其重要。每一道菜必须被亲自品尝,每一处风景必须被亲眼目睹,每一句经文必须被真正体悟。禅关心的是事实,关心的是生命,关心的是生活。所有这一切,都必须被充分而全然地经历从而得以超越。 当一个人全盘依赖既有经典时,他就会落入临济禅师所说的“尔若求佛,即被佛魔摄;尔若求祖,即被祖魔摄”的困境。因为在内在深
  • 0
    问:慧可“断臂求法”,这是一种多么坚毅的超人性格啊! 答:在《箭术与禅心》这本书中引用了一位剑道大师的自白,好像是这么说的:“当我在孩提时代起就想当一名武士,而要当一名武士,无论如何不能怕死,这是人所共知的最底线要求。用了很多年时间,我才从死的念头中摆脱出来。” 禅师是精神领域的武士。为了求法,肢体甚至生命都可以成为获取自由的代价。不过,牺牲虽然并非必要,但敢于牺牲的精神则必须具备。通俗地讲,求禅就
  • 0
    问:我看到很多记载中,禅师将各种书籍付之一炬,这是为什么? 答:你认为字典中的爱和真实的爱是同一回事吗?图画中的饼和吃到嘴中的饼可以相提并论吗?显然不可能是。在书籍 所提供的知识里,你无法直观地体验出活生生的感觉,那里所有的只是一些单纯的字眼和苍白的表述。它们无法真正满足你 对实体的饥渴,而只能延缓对饥渴的满足。同样,字典中关于禅的概念和真实的禅无关。它们的表述既不是过头也不是欠缺 ,而是毫无关系。因
  • 0
    问:我听说禅师喝茶也是一门学问,他们并不是随随便便地喝。 答:因为有禅修的关系,禅师的任何行为都不是无目的的。他们喝茶不是为了所谓的生活品位,而是将喝茶等一系列生 活细节无一遗漏地纳入到修行体系中来。 打开茶叶盒,轻柔地闻着它的香气。随着它慢慢沁入空中,让那个气味萦绕着你、充满着你。此时此刻不再有闻茶香、辨 优劣的人,只有一个气味和一个单纯的“闻”,客体融入了主体,主体弥漫在客体。当茶汤入味,舌尖和芬
  • 0
    静心,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儒家的“独善其身”是要求人要静心,道家的“解纷和光”是提醒人要静心,禅学里的“见性忘情”是告诫人要静心。 静心,不是泯灭头脑与思想,而是于灵魂深处,寻求到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悄然积蓄生命的力量。 静心,并不是无为,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平淡淡,从从容容,高朋满座时坦然处之,曲终人散时不觉孤寂,疲惫时,迷茫时,困苦时,能够品如兰,耐得人中寂寞,能够德如玉,守得石中温润。 8月31
  • 0
    问:禅反对什么?提倡什么? 答:禅有一个敌人,那就是自己。禅也有一个朋友,同样是自己。 因为禅认识到:这个世界所有完美的灵动存在都不是自我意识引导之下的产物。溪水没有任何自己的概念,但却能自然 地形成一个循环系统。树从来没有被教导过要把握机会、成就自我,而它们总是顺利地直向天空。风没有任何自我的目标和 地图,而它却可以形成无间延续的气流系统。“我”的概念在自然的世界里似乎确实是不必要的。 另一方面,它也
  • 0
    《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为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而得名。唐玄奘,宋法戒和尚都曾译过此经。宣传在世俗生活中也能修炼成佛。唐诗人王维很受此经影响,故取字摩诘。   《维摩诘经》又称《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经》、《净名经》、《不可思议解脱经》,凡3卷14品,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14册。旨在宣传大乘般若空观,批评小乘的片面性,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月溪禅师谓“此经是直接表示真如佛性,故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