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重吧
关注: 34 贴子: 84

和谐,文明,友善,真诚。

  • 目录:
  • 0
    问路 学以好问,乃天性自具。人从生至死,无不离问。 婴幼之时,问于物事,不分灾厄吉昌。大人此时作用,便是引正。 婴幼之时,见物不明,见物不言,惟触与喜。 婴孩见天下雨,前往触之,因不识雨性,自性好奇此为何事,便是问。大人此时仅以阻止,便误婴孩之自性。若大人阻止之时告知婴孩“此乃天雨,触之易寒易受病”,便尽了大人之责。 婴孩见苹果,眼神天真注视或近触之,自性好奇苹果为何物?便是问。大人若仅仅不许婴孩触及,
    厚常生 2-24
  • 0
    经核实吧主ma910520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青重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修炼,人的思维是一个阻碍,如果放弃思维,那么将是一个更大的阻碍!所以道学讲究自然。在修炼时人的思维看似没什么影响,其实影响很大,只是常人难以发觉!比如睡觉后人体就会得到修复,在未睡时就会一直消耗!其中的消耗与修复常人一样也察觉不到,都在无声无息中进行……人修炼也一样,如果用思维去改动干扰,那么你修炼不仅不会前进反而会有损!这股思维你虽然捕捉不到,但是他对本能的影响是一直存在的。睡
    厚常生 3-20
  • 0
    何谓正心? 正心即正命,正命先正心。 不以愚痴教学子;不以争斗教民心。 不使愚义遮耳目;不弃真理自盛强。 不借便利乏其行;不借利益行苟且。 不使娱乐忘其志;不使妖风误审美。 不惑民众以成势;不扰民众以乱象。 不给歹者藏祸心;不予未来留祸根。 不以狭隘而乐人;不以仁慈而自居。 不使利弊衡人心,机关算尽还机关。 不以平坦而喜悦,磨砺才能成事业。 不以不悦弃忠言,口蜜腹剑是小人。 不以利害祸人心,心正是谓天下根。 富慈
    厚常生 3-17
  • 1
    生者 死之根,死者 生之根 今天的话题是:“生者 死之根,死者 生之根。”首先再次言明,道经中的所有内容,都非字面含义。道经示其法则规律,概括万象,乃全。以字面理解,即聪明所见,则不全。 于道而言,是没有始终的。文中更不存在言其生死始终等有穷尽之事。生者非活生、起始之意,其喻为迎送等意;死者也非死亡、消灭之意,其喻为迎送等意。 生者 死之根,死者 生之根。两者相互作用,其运无穷。虽然文中没有谈及无穷,但两者的
    zztwygood 3-15
  • 0
    自检之复命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养身莫过于自检。知养不知捡,枉道。知养常观其身,贵生。吾不知天地之寿数,故无言寿极。吾不见天地衍化之穷尽,故不敢滞留。吾今听闻老、死常事,故言自检复命之法。 道行漫长无尽,当以初心持之,失本即失道。道之衍化自然、无迹、恒行,不显于天下,却能容其万象。事道当以虚静处之,聪明为分歧之根,才智乃争执之先。治身在其不敢为。此敢为非作为之意,其喻己知己见,谓其私之意也。故圣贤
    厚常生 2-29
  • 0
    随言之杂谈 古人学习以经书为准绳,如《中庸》、《尚书》、《道德经》等,这种学习方式非常具有智慧,但行不足…因为其经义要亲身力行以印证,而非空读!不然就成了书呆子!比如:不敢为天下先,这句。先可不是先行一步,先吃饭等这类意思!这个先是指“自我为主”。解道德经的人那么多,有几人能体会到呢!什么是自我为主?就以是自我为主去做事,去纷争!这样治身治天下,是错误的!好比看《道德经》人总想着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
    厚常生 2-26
  • 1
    一涉及仙道之学,人们可能总会想起飞天遁地的场面,事道证仙都是其次,真正的修行并不是求这些,而是那种无穷无尽的生机与无穷无尽的智慧!道无始终,包罗万象,你我只是万物中的一粒尘沙…#神仙# 抛开迷信与境地不谈,很多人认为事道没有用,事道不是说一定成仙证圣,它有更广的领域,比如探索至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化#以文字来讲,世人怎么看待甲骨文?也许会认为是一种古老的文化遗产,一种久远的文字…事道
    轻盈1288 2-25
  • 0
    自检之律 修行莫过于自检其身,而心则为历练而成。仙道之学,其修在于当下,没有空等之就。所以胡教那一套是根本行不通的! 世有两“无”,这个话题我之前讲过,一为空无,一为无穷。胡教导人入空无之门,而道学使人向往无穷智慧。胡教代表是消极、阴谋、堕落,教人空着人生不去努力,将希望寄托于神灵!道学求仙是其次,首在教人迈向生生无穷之道,代表是奋进、努力、热爱…… 其两“无”:一乃空无,空灭其性,彻底空无。是为无;
    厚常生 2-22
  • 2
    损补 人之生,又从生向死,看似必然,实则未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道含万象,世间万象有阴阳,而万象之中必有一门向生的学问,这种学问被称之为仙道学。 生命皆有耗,食不当为大耗、语不当为耗、目动为大耗、思乱也为大耗、大动也为大耗…人不知而已。生为人,耗为自然现象,适则赢。 人从生到死一直在损耗,生命存在于世间,不损耗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为了不耗,而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是修行,那这只是取其末。因为生命存
    zztwygood 2-16
  • 0
    浅谈圣人之“无我”、无功 文圣、书圣之类这次就不提了,谈一谈仙圣吧。东汉之前兴盛黄老之学,至东汉以后兴盛老庄之学。而老庄之学这个老与黄老之老非同一人!黄老中的老是指在黄帝时期就存在的仙人老君。老庄之老指的是春秋时期少儿白头的老子。老庄之学替代黄老之学,更是为外来胡教的侵入做了铺垫! 为何说圣人无功呢? 对圣人而言不存在功劳的争议。百姓将凡人架在了圣人的位置,将真正的圣人遗忘。而真正的圣人是不会计较这些
    厚常生 2-13
  • 1
    关于对疫情的一些防治内容 如有出现身体发干燥,用咽津术,文章之前有多次提及。 如有睡觉醒来喉咙发干,请侧卧而眠。防控疫情期间建议左卧,可减轻肺部压力。 如感觉额头沉重,可系一块小镜子在额头,镜面向外(估计愿意这么做的人很少)。 如感觉呼吸受阻,多用嘴呼气,但要均衡缓慢的呼气。 如近来梦到非常恐怖的事,不要担惊害怕。许多梦是所思形成,还有许多梦是相反的。 如思绪混乱,心神不定。试着将注意力转移即可。 遇事不
  • 4
    治气二要#玄奥# 修行首要知神气,神气为基,方能衍生不息。 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之变,精妙玄奥,非三言两语可以细述。 修行人士心性不能与道暗合,则不能提升自我修为境地,更不能观天地日月之变。 神气之中气为先,无气不能养神。所以修行要懂得如何治气。如果连最基础治气之法都不通晓,盲目跟风先辈或道经,不惧真知灼见,那修来的终究自欺欺人。 道学体系诸多,玄妙非门外之人可以窥探,单说治气之道,便有:谦、布、礼、
  • 1
    浅谈天性 天性即生来自具,不止指性格方面。孟子有言:形色,天性也。鱼儿在水、雄鹰翱翔、虎狼食肉、鹿羊吃草……这些也都属于天性。 鱼儿生来便在水里;雏鸟虽不能翱翔,但生来便有翅膀;虎狼不食肉,身体就无法补充所需!食肉是他们的天性;鹿羊是草食动物也一样道理。 一切都有其自性。道为本,人为末。道含万象,再聪明的人以自我见解学识去了解的再多,也只是表面的假象。所以仙圣是以道用,而非我用,故言无功。 道衍无穷,
  • 1
    道生万物皆“自然”之事。其生无影无形,却事自然以顺从符合。如植物遇水而活、羊吃草而饱腹、人以形正而养生…顺从自然之理,符合一定条件,即得生!万象生机即使如此! 纯阳而仙,我曾经也很认同这种观点!慢慢发现这种观点只是丹道说词!在传统的仙学里讲究“和”,不偏不倚!元性之始,阴阳未分,其元性即和。仙求其和长生久视,而求其纯阳者非错误之举,却非驻世之法! 纯阳者无凡身之浊,神气聚而如球鼓则升腾,故不能驻世!
  • 0
    贵道 仙道的修习是自然的暗合与运用道的法则规律。对于修行往浅了说,练养身心。往深了说就是形神。古今以来很多“修行人”用聪明去理解和胡乱猜测,将形神视为形体与心神!这是对道学的不了解,没有经过真正道门之人指点的原因造成的!看似字面意思如此,实际上却不是这个意思!在道学中神形放在一起谈,形是指万物本貌及消长,神是指自然及衍化。可谓道的一切现象都概括在内了。故仙人易形,可变化万千。 道无休无停,宇宙在不停
    厚常生 12-11
  • 0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修炼,人的思维是一个阻碍,如果放弃思维,那么将是一个更大的阻碍!所以道学讲究自然。在修炼时人的思维看似没什么影响,其实影响很大,只是常人难以发觉!比如睡觉后人体就会得到修复,在未睡时就会一直消耗!其中的消耗与修复常人一样也察觉不到,都在无声无息中进行……人修炼也一样,如果用思维去改动干扰,那么你修炼不仅不会前进反而会有损!这股思维你虽然捕捉不到,但是他对本能的影响是一直存在的。睡
    厚常生 12-2
  • 0
    厚常生 2019-11
    道根 #灵根# 身乃道器,内具百脉,世间必分道术百支,与自然大道相承负。道学所贵在本,洞悉根本的人,可以道学有成,可以获得智慧。天下一切都离不开道,学道是最正宗的传统文化。想要明道的人,前提是前进的方向要正确,不正确的方向,必误一生。 猫儿吃鱼、狗拿耗子、鱼儿游泳、虎豹食肉、花草净化空气…这些都是它们的本能。生灵有其本能反应,却也存在其缺陷,如猫喜吃鱼却不会游泳!万物本能皆如此,有其利弊。 人也有人的本能
    厚常生 11-22
  • 0
    修行如治洪涝 人命乃贵,百年即失。病老之失,起与水火,所以阴阳相治,则养命延年。 修行就像治理大地(身体)的洪涝,洪涝相对于阴阳,阴阳平衡才是身体健康的根本。阴阳即一二也,可言天地,可言日月,其形乃三,故可以万变, 命体的学问,如宇宙一样奥妙无穷。 人体万千毛孔,皆有精气流动,为万千神明统辖,故有大小轻重之分,而非只有重要的渠道才有往来。 人体每一处都有精气维护身体系统,而管理每个身体部位运行的被称作“
    厚常生 11-21
  • 0
    身为本 #灵根#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生存的关键,一个人无论再富有再有本领,一旦没有了健康,就成了0,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身体是神居住的茅舍,气生神,但没有身体的维持,神根本无法形成!又谁看过一团气有独立思维的?既使有也是阴鬼!我们生活的场地、黑暗的角落、无际的天空…它们都存在着气,如果这些气可以单独形成灵识,还会有人类的成长空间吗?单独的气体是显然不可能形成意识的,天地初开时形成的,也只是因为道气至
    厚常生 11-20
  • 0
    #长生#体察 首先需要纠正一点,能够体察身体的精微变化,不代表是身内系统出现了问题!也许缘于自身强大,能够察觉微层的存在与变化。 如何区分内疾或自身的精进?有很严格的筛选方法。 修行有微宏之察。察宏则广,察微则精。 当一个人患有疾病,也许会毫无征兆,直到病重才察觉出来,这是常人的体察。而这种体察,首先要明确这类群体,体察能力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 常人无任何修养之道,神气如尘沙,分而不聚、留而不灵。神气的
    厚常生 11-19
  • 7
    浅谈仙道九易 仙学九易一说源于先秦,九易成仙的体系多盛行在隋唐之前,而唐宋以后盛行的学问,以身外身、脱壳弃身、神仆等体系为主。这种修行变化可以说与外来修行体系的侵入与融合脱不了干系! 《列仙传》、《续仙传》等书中所述多数仙真都是要经历九易这个过程。九易看似简单,其实内里的变化无穷无尽! 《太上养生胎息气经》 气化为血,血化为髓,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
    猫爷爱你 11-18
  • 1
    炁气之用#至道# 天地有德,是名炁气。无类日炁,有相名气。炁气亦不同。得炁如醉于太空 ,无可言及其妙。 先天即本来也。本来之用日炁、元气,而教派多称其先天气。仙真则称之为元气。炁者四无,似柔若醉,起初得之者有柔性,充盈体内便有醉感,取身轻腾之意。 后天气,先天气,得之者长似醉。这句名言,虽然出自道教书籍,如果修身养性,先天后天不区分,才是真懂其中的秘密。
  • 2
    #健康养生#汉武帝“五不睡”#高质睡眠# 人白天生活工作,不断的耗神,夜晚神不足,所以思睡。入睡而气机运转生神,清晨又神足去工作,如此周而复始。 现代人睡觉没规律贪睡晚睡,身体脏腑不能得到合适的休养,身体的疾病就慢慢形成了。 人每天都要睡觉才合理,不要认为睡觉不规律没什么大的影响,虽然听起来没有癌症可怕,如果长期没规律的睡眠,人不仅会显特别憔悴,还容易引发猝死。如果让人每天都符合规律的睡觉几乎不可能,还望
    厚常生 11-18
  • 0
    #道学#修行与“美丽” #墨学# 人生苦短,当自省自强。太多美好的向往,都是遥不可及,惟有当下努力争取,但求耕耘,无愧于心。 健康无价,在这个科技发达的年代里,如何才能让未来生活的“美丽”呢。 上古虽“美丽”却已久远。近来不美丽,是因为潜在危害因素太多,真正的自然灾害,人类无法抗拒,但人为的灾害,人们可以努力改善。 各种不美丽原因,如:心情、环境、食物等,造就了夭折疾病群体增多。改善这些因素是每一个人的共同责
    厚常生 11-18
  • 1
    #地机#人“法”地#养命延寿# 地者,万物之母也。人者,道器也。人立法于地,造化于自然。天者一也,地者二也,形者三也,及万化生人…此天父地母不可不知 。 大地即承载万物生命之地。大地承载万物之时,也在吸取万物精华。地灵授人以生,取则利,舍则害。 人“法”地,地指地球陆地,并非其它星体。地球可以承载生命,因其暗合特殊之生机。 地有灵性,以育养万物。众人不知地真为本,慕玄猎奇,固求天外之事,比即失道!地精地灵,人
    05长风 11-18
  • 13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青重
    知了168323 11-16
  • 3
    #养生# 道学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根,古来圣贤豪杰的智慧与辉煌,都离不开道学文化的范围。 道学与信仰无关与迷信无关,讲的是大道的规律与运行及体现一切现象的学问。 取道向生的学问来养生,路径颇多:静坐、吐纳、导引、布气、凝聚…但练习有一些条件与环境是占据优势的,养生者须知。 一、清静:无论平时有什么优点缺点,一旦进入练习状态,必须放下这些争执观念,心态清静,处之以和。 二、气味:味者物之精华,五味入五脏,久闻一
  • 0
    时光对我点头示意而过,不带走我!青也重回…
    天外来仚 11-16
  • 0
    “至”于传承 华夏文明历史悠久,其中不乏一些璀璨的历史文化。文化精髓需要传承下去,传承固然重要,但重要的不止是传承,还有一方面就是承载文化的人。 古来圣贤智慧卓绝,立书著说,多是为了保留其中的文化知识,益于未来。 在记载或传承的过程中有些会佚失不全,有些会断绝传承,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会感到惋惜。 古来多有奇士、才绝之辈,他们的智慧也许会被承载下来,也许会被历史遗忘。今以道学为例:如延陵先生、幻真
    厚常生 11-15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