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王国吧
关注: 101 贴子: 2,060

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

  • 目录:
  • 历史综合
  • 3
    高句丽政权为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建立于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lbk]3[rbk]其疆域从浑江流域和鸭绿江中游地区逐渐向外扩展,强盛时期西抵辽河,北到今吉林市,东到今延边地区,南到朝鲜半岛汉江流域。5世纪后期,高句丽改称“高丽”,高句丽出土文物“延嘉七年铭金铜如来立像”、“中原高句丽碑”均称本国为“高丽国”,其君主也被中原王朝皇帝册封为“高丽王”。总章元年(668年)被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 而王氏高丽,
  • 8
    那个朝鲜族吧的吧主,靠着卑劣的手段,到处申请吧主,现在一定会来捣乱的!做好准备吧
    大漢099 6-10
  • 20
    殷商国家政权原是东夷集团所建,后因内部分裂而失去了首都在内的大量领土。从国家政权继承关系来说,殷商这个政权实际上不能说灭亡了。箕子东走朝鲜建立的箕子朝鲜与南宋政权类似,失去了原有的政治中心但其政权还是得以延续,其原有的文化与制度,国民的民族属性没有变化,还是延续了下去。所以本人认为箕子朝鲜与南宋一样延续了国家政权,继承则是指原有的不存在,而他人将其延续之意。所以论殷商的继承归属理应在古朝鲜的继承国
  • 0
    起源 高句丽是一个发源于中国东北辽东四郡中玄菟郡治下的高句丽县,高句丽建立之后,先后击败肃慎,鲜卑等族。后又多次同扶余发生战争,最终扶余战败,高句丽逐渐在辽东谋得一席之地。 西汉 公元前37年,初期都城在今辽宁省桓仁县,扶余人朱蒙因权力之争从北扶余带走了一个小部族,这构成了日后高句丽的王族,并且合并了周边一些小民族和政权。 东汉 公元3年都城迁至今吉林省集安,此后高句丽不断兼并周围边疆政权,逐渐强大起来。强
  • 1
    吧务后台发现七页黑名单,已全部放出
    虞化龙. 5-30
  • 4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一号陪冢。 为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中国政府於2002年在集安启动了《高句丽王城王陵与贵族墓葬地保护规划(2002至2020)》,划定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两个高句丽都城、12座王陵与好太王碑等两处附属建筑、27座贵族墓葬的43处保护区。
  • 0
    朝鲜从名字看,韩族称朝(zhao)鲜,其地在大陆的东端。那么意思是太阳鲜艳的含义,比较符合其地理特征。比如日本,就是日出之处的意思。符合中原人的地理概念。另一说法,是因为地有朝水和鲜水,所以叫朝鲜。再一种说法,箕国曾灭辽东韩国,设韩西国,韩被错写成朝,西谐音为鲜,不过这是封朝鲜以后的事,应该不靠谱。
  • 0
    孤竹国是个古国,又没有亡国,如何封朝鲜于孤竹?不可能的。当时,朝水和鲜水只是两条河流,地处孤竹,说封于孤竹就可以了,为啥说封于朝鲜?何况史书提及孤竹时,从未说孤竹含朝鲜。箕子东迁,途经孤竹倒是大家都认可的。另外一个可能,就是箕子途经孤竹时,受封于朝鲜。朝鲜在孤竹之外,受孤竹管辖,所以此封无害孤竹。箕子客居孤竹是可能的,孤竹腾出地方让箕子居住,因为同为殷商系的,但你裂土称国是不妥的,所以最终启程继续
  • 0
    关于三韩的脉络是很清楚的,但辰国的出现,让疑云丛生。卫满时阻碍辰国等进贡,其心理是称霸一方,但难道辰国和朝鲜是差不多的存在?古书又记载,说辰国最古。但辰韩实际是秦人逃过来形成的,又怎么可能最古。或者有可能记载辰国最古的意思是三韩最古?首先,箕子时代的三韩,其实只是有马韩,到秦统一,才诞生辰韩等,马韩统治三韩,但辰韩在三韩中文明程度最高,与中原打交道最积极,所以史书记载卫满阻碍辰国等前来进贡。之所以
  • 2
    “五一”假期过半,吉林省文旅热度持续。文旅大数据监测显示,5月1日至3日,吉林省接待省外游客占比39%,较2023年“五一”假期提高20个百分点,重点景区成引客核心。 据统计,假期前3天吉林省游客数量增长明显,多个景区游客数量翻番。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33%;长春动植物园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55%,净月潭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59%;吉林市北山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15%;延边州的延吉帽儿山(恐龙)文化旅游区累计接
  • 0
    1月19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称,辽宁省高句丽遗迹考古工作(2018—2019年)结束。截至目前,辽宁共发现高句丽遗迹300余处。其中,山城70余座,墓葬200余处,其他相关遗迹60余处。 此次调查历时2年,调查共涉及城址31座、墓葬218处、遗址和关隘21处,确认了边牛山城、五女山城、高俭地山城、城墙砬子山城、瓦房沟山城、下古城子城址、黑沟山城、高尔山山城、塔山山城等高句丽城址。 确认雅河流域墓群、望江楼墓群、上古城子墓群等
  • 6
    我国史书出现上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战乱导致的文献失散及王氏高丽的误导是其主要原因。王氏高丽向宋朝奉上了一个将王氏高丽和高句丽连接起来的“高丽世次”。宋人对王氏高丽和高句丽的认识已经很模糊,而王氏高丽所呈现的“高丽世次”又进一步起到了误导作用,以致我国史书记载出现了明显错误。其结果不仅“高丽”这一我国古代边疆民族使用的称号,为源出于三韩的新罗的继承者王氏政权冒名顶替,而且作为王氏政权继承者的李
  • 4
    周封韩国于山西。由于地震和内乱,韩国迁往晋国领土,原封地被芮国占据。晋强大后,灭掉盘踞自己封地的韩国,韩国迁徙到河北,并产生叛心,和山戎联合在一起。齐桓公伐山戎,再次灭掉韩国。韩国人迁往半岛南部,成为三韩。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中原韩国的文明程度高于大家记载的三韩。第二,如果是大家同甘共苦多灾多难一起迁往南部,为啥到南部还要分成三韩?
  • 1
    梁吉起义,并没有遭到新罗的积极应对。弓裔参加后反叛,建立后高句丽,但后来又两次改国号,说明其后高句丽的称号只是借用。 弓裔相传为新罗庶出王子,因此仇恨新罗。国号后高句丽,一为拉拢高句丽遗民,一表示不臣新罗,但也有表示不图谋新罗的意思
  • 3
    程妮娜《东北史》考证:“西周时期东北地区也存在一个韩侯国,这与后来战国七雄中的韩没有任何关系。从《诗经·大雅·韩奕》来看,此韩侯国的地理位置有两大特点,一是靠近燕国,一是与秽貊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相邻。”韩侯国是由北上的貊族和南下的秽族在开原一带融合后建立起来的,时间当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距今约3000年,今天的开原为韩侯国都城韩城。 开原是东北地区最早建城的地区,并成为国都。西周时期,开原称韩城,是韩侯国的
    大漢099 4-16
  • 1
    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也出现了一个名为“高丽”的政权,因其统治者姓王,故学界以“王氏高丽”称之,但二者没有直接继承关系。 首先,两个政权建立的时间悬殊,历史发展归属不同。王氏高丽立国于高句丽灭亡250多年之后的公元918年,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李成桂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国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 其次,辖境内居民构成
  • 0
    第三,我国历代王朝都认为高句丽是边疆政权。高句丽居地在商末至汉初是箕子朝鲜的辖地,而箕子朝鲜是周朝的地方诸侯,进入汉代之后为卫氏朝鲜取代,但依然是汉朝的藩属。公元前108年,汉灭卫氏朝鲜并设置乐浪等四郡,在包括朝鲜半岛中部以北地区实行了和中原地区相同的统治方式。自汉至唐,尽管各王朝对高句丽的管理方式不一,但历代的统治者都认为高句丽的活动区域是中国的领土。这也是隋唐两朝不惜倾全国之力完成统一高句丽的重要
  • 0
    周时,商人谋反,召公平叛。商人残余力量逃往东北,东北有韩侯国,为当地部落侯国,奉命与其战斗,但实力不济,召公命令燕国为其筑都城,平定叛军。因此授予韩国为东北诸侯之伯。当时三国为韩侯国,燕国,箕子朝鲜。后来,东胡崛起,韩侯国首当其冲,不断衰弱。而燕国与箕子朝鲜互相争斗。看到韩侯国衰弱后,箕子朝鲜灭韩侯国,改为海西国。最后,燕国又打败箕子朝鲜,使箕子朝鲜退守朝鲜北部。
  • 0
    三韩在朝鲜南部,不准确,实际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南部。箕子封国,叫箕国,称箕侯,因地处朝鲜这个地方,所以叫箕子朝鲜。这个名称也决定了他应该主要在朝鲜北部以及朝鲜南部北部。辽东也也称三韩,应该是另一个意思,因为辽东民族地域广阔,不会看得起半岛三韩,快下海了。原因有人分析说,是辽东曾有个古韩国,为周北面的伯国,燕国曾为其筑城,以开原为都城。后因为受游牧民族侵扰灭亡。但辽东称三韩的具体原因还找不到,但绝对和
  • 0
    别躲在后面搞小动作,不说话小心抑郁症
  • 3
    目前历史当中 印刷术共分为 1.泥版印刷 2.雕版印刷 3.木板活字印刷 4.金属活字印刷 其中按年份最早发明的国家是 1.泥版印刷 中国 2.雕版印刷 中国 3.
  • 5
    身份、法律和制度   高句丽是由王和贵族、平民和奴隶等构成的典型的阶级社会。个人的生活也要受到阶级框架的一定制约。高句丽王是由名为“桂娄部”的特定部族产生的,慢慢地,王室与其它贵族之间出现了显着的差别。虽然王室贵族们拥有巨大的特权,但是有时也成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在构成高句丽的五个部族中,桂娄部以外的另外四个部族——沸流那部、椽那部、桓那部、灌奴部等部族的首领和领导层也被编入高句丽的政治体制内,担
  • 49
    高丽民族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他人征服而历史文化被断层的民族。高丽先民靠着自己的顽强与智慧延续至今。我们全体高丽民族有理由为自己的民族历史而骄傲。
  • 46
    乙支文德是既勇猛又智慧的高句丽杰出将领。612年,由一百一十万三千八百名士兵组成的隋朝大军向高句丽发动了进攻。隋朝的军队没能攻下辽东城,进攻的进度被拖延了。于是隋朝派出别动队攻击高句丽的首都。乙支文德诱敌深入,等待隋军别动队陷入困顿。隋军在连粮食供给都断绝了的情况下,遇到了强大的高句丽军队,最后开始退却。此时,乙支文德下令发动总攻,在萨水大败隋军。在隋朝的三十万五千别动队中,活着逃回去的只有两千七百多
  • 6
    高句丽王朝,一个700多年的王朝,一个从战国时期就登上历史舞台的王朝,一个灿烂辉煌的民族,不记载在正史里面,而是单独记载在东夷传里,说明什么? 中原王朝有700年的王朝吗?一个周朝,还要算上传说中的大部分,才800年, 高句丽这么长久的王朝不记载在正史里,啧,啧,,太可惜了,中原史书应该大吹特吹才是啊, 应该吹成古代版的大陆海峡,才过瘾啊, 为什么,这一切是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一切说明一个铁证事实,高句丽自
  • 4
    我相信,大家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会想起21世纪版的【高丽与辽的爱情故事】续集
  • 15
    逛贴吧也七八年了,这些年里我一直看到或多或少的,关于大韩民国所谓争夺什么“印刷术”的起源地,什么“孔子”的祖先是韩国人,什么中秋节,什么粽子节,春节等等,太多太多我们自认为的是中华发源地,中华先民智慧结晶的文化,似乎无端的被韩国人抢着宣布说:是起源自于韩国。 在这里争论声音里,我开始在大家干劲十足的爱国声音里,开始还嘲笑韩国人不自量力,把别人的东西文化说成是自己的,作为追求历史考古的我,真的很惭愧
  • 0
    以前的痕迹也一点没留下
  • 2
    申请人:@风雨江晓鹤 申请感言:本人对历史感兴趣,特别是东北这部分区域,想为贴吧做贡献,汇集资料和大家研究交流。本人是文科生,地理历史是学习的科目,将多交朋友,努力把贴吧建设好,也方便有共同爱好的同道一同学习成长
  • 0
    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古代民族国家,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的中国东北地区。根据史料记载,高句丽的前身是由夫余人朱蒙在西汉时期的玄菟郡高句丽县建立的,后来迁都至纥升骨城,并在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迁都至平壤。高句丽的鼎盛时期,其领土范围包括了今天中国的吉林省东部、辽宁省东北部以及朝鲜半岛的北部。当时的朝鲜半岛上有三个政权并立,分别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高句丽的历史经历了多次兴衰变迁。最初,它作为
  • 5
    系的民族,学会这首歌并不难,不用一个小时就能学会,这说明了阿里朗保留了人类最基本的因素, 阿里朗是什么?朝鲜语是山岭的意思,阿里朗山岭在哪里?半岛上没有,东北三省也没有,这首歌曲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的?阿里朗到底是什么,是传说中的山岭还是曾经的经历?没有人知道, 谁也回答不了,我问过朝鲜族老人,也问过韩国老人,都没有答案,只是说他们从小就会唱,也不知道这首歌是什么时候开始传唱的, 阿里朗就是一个不解之谜,
  • 0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3),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民所苦者非此也,苦于厚作敛于百姓。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
  • 0
    朱元璋 2021-09
    加油
    朱元璋 9-5
  • 0
    朱元璋 2021-09
    嘟嘟
    朱元璋 9-5
  • 0
    害羞了
    朱元璋 9-5
  • 0
    朱元璋 2021-09
    帅气
    朱元璋 9-5
  • 0
    朱元璋 2021-09
    美观
    朱元璋 9-5
  • 1
    这社会,女的照相照胸,男的照相照车,谁知道胸是不是挤的,车是不是你的。如今,没结婚的像结婚的一样同居,结婚的像没有结婚的一样分居。动物像人一样穿着衣服,人像动物一样露着肉。小孩子像大人一样成熟,大人像小孩子一样幼稚。女人像男人一样爷们,男人像女人一样娘们。没钱的像有钱的一样装富,有钱像没钱的一样装穷。情人像夫人一样四处招摇,夫人像情人一样深入简出。有纹身的都怕热,用苹果的都没兜,带手表的爱拍腿,镶
  • 0
    한국 방망이,나 는 너의 어머니 를 걱정 하고 있다.
    AzinerDan 5-19
  • 0
    历史虚无主义举报方法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