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我”在每个人心都占着第一的位置,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是从“我”出法,处置自己身边的一切事物。但真正的“我”是什么则很少有人去认识和思考。不过凭心而论,人们要认识“我”也确实不是简单的事,因为“我”的内容过于广大和深远,所以可以这么说,即使是古住今来的圣贤也不敢说把“我”认识透了。
-
12一条黑狗的故事
-
22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 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
4作为一个修炼人,必须时时刻刻、事事直指内心、深挖内心,在心性上狠下一番功夫,光在言、行上打转转是永远都不行的。驴粪蛋当不得! 长期、如一、自觉、自律地保持良好的言、行对净思能起到很大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提高心性,但毕竟是间接所以作用有限,只能是一种辅助而已,和直接修心性所能起的作用是无法相比的。 对于修炼人来说,外表再光溜心性不好也啥也不是,必须身心如一都是那么好,内外完全一致。这和常人中的
-
4有两个原因。 其一,人间是考验场、锤炼地,更是甄别合格者、淘汰者的考场。没有不正、偏、歪、邪,怎么考验?怎么锤炼?又怎么甄别? 其二,宇宙存在的时间太漫长了,以兆劫计。宇宙中中低层次道性不够坚深的部分生命在漫长的大自在岁月中逐渐滋生了一些伪善、堂皇实质邪恶的违道的另心、另志甚至异端邪说。灭除之很容易,挥挥手就够了,但那样有失公允,毕竟其只是想想、说说并没有实质罪恶,而且不讲理地玩硬的也难服众心!于是
-
146
-
9
-
22
-
31
-
10
-
6南北朝文学家
-
59
-
27小张和小李是好朋友,是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同学们都认小张比小李聪明,因为小张的学习成绩比小李好。一些学习上的难题,全班只有一两名同学能解答时,小张能解答但小李不能,小李能解答的只是全班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解答的问题。
-
43《西游记》品鉴解读
-
24红尘历历几人同? 看破何须辨色空? 漫道一天观自在, 任它明月任它风。
-
20
-
8
-
3尘封不复旧时颜, 何欲牢中久被关? 朗朗一朝天日现, 光芒照旧满人间。
-
5
-
7
-
27地点:淮阳书院(河南周口市太康县轩子大道与黄老之道交叉口) 主讲人:轩起(北京大学名誉博士、教授,中国社科院名誉院士)
-
7
-
20地点:淮阳书院(河南周口市太康县轩子大道与黄老之道交叉口) 主讲人:轩起(北京大学名誉博士、教授,中国社科院名誉院士)
-
17一天粉末遍尘埃,三尺长围旧讲台。 满天桃李多不吝,青青何不尽人才。
-
126真元游
-
1山林草莽觅幽踪,陶穴人来路几重? 渔猎生涯遗太古,刀耕火种祭先农。 同承舜日三千载,一统尧天十二封。 大道无为行四海,太平有像尽庸庸。
-
14
-
7千里何缘来帝京?只身会友渡蓬瀛。 无人为唱君之代,持有羊鞭漫漫行。
-
5古塞幽幽日少哗,燕山一道野人家。 若然不是萧寒勒,今又春开几束花。
-
4
-
9寂寞同谁咏一觞?任由地老到天荒。 每来独处思良久,更立苍茫向远方。 不易春秋书礼乐,如何盛世谱华章。 君看万古高高在,曾几彷徨到未央。
-
13
-
31为作人妻每效贤,生涯尽在镬锅边。 哺儿不碍接班早,望是成婆又一年。
-
3
-
19末一首 夕阳一道入林阿,到此既来安乐窝。 何是拈花人不语,有缘见我笑呵呵。
-
3
-
8悠悠礼乐始成周,天命人分第几流? 漫道一生安教化,谁知代代有春秋。
-
7落日下江湖,丈夫胆气粗。 何尝贾余勇,不必迈踟蹰。 历历征程险,纷纷世众殊。 为谁瞻马首,一道赴前途。
-
21满地余粮未疗贫,老天何日悯农民。 为由土地翻身处,我是开荒第一人。
-
23
-
31
-
55发个帖子整理一些自己的自娱之作,望众位吧友批评赐教。
-
7
-
130观音山上观山水,感恩湖畔感湖?该怎样对
-
38来源:道和文化论坛 作者:@盘古氏的碎片 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的核心其实还是“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儒家道教佛家都是在阐述自己的“三观”。问题是有的时候关于三观的系统性的观点太多的时候,导致人们莫之所从,多歧亡羊。这个问题还不算大。最 主要的是学习的东西与现实的东西相差太大,最终导致学到的东西在现实中被一点点磨灭。现实还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性中都有光明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自己学到的
-
23启程 作者:禅缘 泱泱中华,百舸争流,万家鸣凤,龙腾虎跃,万马奔腾,写画江山,俱往矣! 五千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