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泰定二年春予以养疾寓天宝宫之别馆其宫之道士李天瑞任进福王进瑞崔进贵合辞言曰吾教之兴自金人得中土时有刘祖师避俗出家絶去嗜欲屏弃酒肉勤力耕种自给衣食耐艰难辛苦朴俭慈闵志在利物戒行严洁一时翕然宗之继刘而陈陈而张张而毛毛而郦郦始居天宝宫际遇国朝名吾教曰真大道自为一支不属在前道教所掌郦之后有孙有李有岳而吾之师嗣焉吾师张氏干州奉天县人儒宦着族大父徳开为军官掌千夫父永兴袭其职母吕氏师长身古貌瞻耳美须肃然埃之
-
0
-
2一,真大道教的宗旨 真大道教派在思想上独尊“老子”,在道教炼养方面,遵循老子“清静无为”、“少私寡欲”、“慈俭不争”的宗旨。要求教徒忠孝诚谦,去恶扬善,绝欲忍苦,利民爱物,不尚符箓,不做法事,不练内丹,不提倡“飞升化炼,长生久视”之术。 讲究和尘同光,讲究入世行善 二,真大道教的教义 1真大道有两点主要教义:求道,崇德道者:无形无情,先天地生,寂兮廖兮,化生万物,运行天地德者:上善 真仁也,行善而不扬,出
-
0经核实吧主素初先生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真大道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6本吧禁止一切与道教类主题无关的内容,一经发现一律删除。 如需攒积分,可在本帖下灌水,其他地方灌水一律封ID。 本吧交流群号:27908910
-
1
-
3
-
0首先要确定一点,刘善(德)仁(关于是“善仁”还是“德仁”这个问题另文有专述)祖师创建的大道教并没有“分裂”成“真大道教”和“正一大道教”两个教派。确切说应该是一个教派中的二个门类。 经过南宋、金元长时间的连年征战,全国上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刘祖师创立的大道教符合了当时的民情民意,顺应了当时的需求,这才使得广大信徒暂时得到了安居,得到了安宁。苦节危行、不取于人、男耕女织、自食其力的修行方式很大程度
-
0建剏[2]大道[3]迎祥宫[4]碑 前陕西道左翼诸军万户河东刘秉中撰并书丹篆额 提擦汤洪刊 空明蕴曌[5],太极未形,杳兮冥兮。有物混成[6],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自本自根,神鬼神帝[7]。为物然无能称。强为之名曰大,字之曰道。是道也,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品彚而不遗。任一气之自然。亘万世而无弊。夫如是,孰知其极邪。 我太上玄元大圣祖[8],先天地而生,后天地而寿。羲农以降,代为帝师[9]。阐众妙门,恢宏大道。修之者深根固
-
0余论 元大道教在山西的另一教区为临汾、襄陵等县所属的平阳路(治临汾县,大德九年(1305)因地震改晋宁路)。 明成化《山西通志》卷五七《古迹考八》:“万圣观,齐村,世祖赐额,真人郦希成修炼于此,至元中上升,有刘赓碑。”雍正十年的《襄陵县志》卷之九《寺观》同载:“万盛观,在县西齐村,至元初真人郦希成修炼之处,世祖赐额‘平章’,刘赓撰碑”;同书卷二一《仙释》:“郦希成,本县万盛观道士,生而骨法高古,丰神迥异,见者
-
0“燕”指燕京(即今北京市);“燕九节”,即正月十九日的白云观庙会。 “燕九节”,主要是信奉邱祖而逐渐演变流传下来的一个特定节日。邱祖,金元时期著名高道,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山东)人。十九岁在宁海昆嵛山入道,师承王重阳祖师。曾在陕西的磻溪、龙门一带苦修。后应成吉思汗所邀,远赴西域雪山大营(今阿富汗境内),向其讲道解惑。成吉思汗深感其德,并赐“邱大神仙”封号,命入住位于燕京之太极宫(今北京白
-
0六斋十直是道教的斋期,即是修道之士清静身心、洗心涤虑、忏悔罪愆、奉侍高真的日子。斋不等于吃素食,斋法和戒律息息相关。所谓“斋戒沐浴,以事上帝。”道教对于斋期的记载,详见于《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洞玄灵宝福日妙经》等经籍。 六斋,是指年六斋。即每年农历的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道教崇尚真阳长生之气,奇数为阳,所以每年的奇数月为道教斋月。 十直,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
-
0凡学人未习戒本不得习经法。入戒坛习初真戒未熟不得躐等受中极戒。阅戒本须焚香礼拜,不得草率展阅。不得容人看戒本。不得盗听真师说法。礼诵功课宣敬谨三时勿简。已入钵堂修炼身心者及行持中极戒历三年者方受天仙戒。不得矫饰威仪求人恭敬。不得广谈因果希布施。不得非时礼拜,欲礼拜当在人静时。不得占殿中央礼拜,中央是常住位。主殿上香灯供具宜细行,不得粗率。焚香时微咒曰:常焚心香得大清净。上灯烛微咒曰:破除重暗洞照十
-
0
-
0
-
0“道”文化,汇贯于古今,天地以固存。道教和中华民俗是一脉承传的,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是血肉相连的关系。道教文化、经典、信仰、神仙、传说,影响到老百姓日常生活、民俗、习俗、传统节日。可以说,在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骨子里,道教信仰是无处不在的,只不过是有的“日用而不知”罢了。 道教是中华本土宗教,其信仰的历代祖师、神灵都是老百姓所熟知的并被广泛接受的。如玉皇大帝、财神爷(文武财神、五路财神等)、三官大帝
-
0玉皇总圣号注释: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金闕雲宫九穹御歷萬道無為大通明殿昊天金闕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玄穹髙上帝 太上开開天執符: 大道为妙无之体,玉帝为妙有之身。建皇极于妙有真境之始,尊帝号于太无玄元之先。大道化成万物,三清退藏,玉帝奉元始开天符命统理诸天,宰制万化,为诸天之主,为万圣之师,至尊至贵,至高至大。 御曆含真體道: 玉皇上帝,积三千余劫之修行;金阙至尊救忆万众生之苦恼。御曆者,玉帝之本行也。
-
0
-
0
-
0中原天宝宫,许昌古十景,自修有碑记,古今亦胜名。 按许州天宝宫是许昌古代十景(“两院英风”、“文峰耸秀”、“葚感涧流”、“紫微崇朗”、“灵泉瑞溢”、“西湖莲舫”、“潩水潆回”、“灌台凝雾”、“石梁皓月”、“许田积雪”)之——“石梁皓月”。因许昌天宝宫北有河曰石梁,河上有桥,许昌十景之一的“石梁皓月”即此。天宝宫作为真大道的历史遗迹,也是我们认识道教的一个标本。天宝宫中,最雄伟的建筑要数真武殿。明代
-
3真大道是金初中国北方兴起的三道派之一。流传至元代,后并入全真道。 真大道,初名大道教,创始人为刘德仁(1122~1180)。 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今属山东)人,宋靖康之乱,徙居河北盐山太平乡。他宣称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某日,有一须眉皓白的老叟乘青犊车过其家门,摭《道德经》要言授之,并嘱其"善识之,可以修身,可以化人"。然后投笔一支而去。 显然,他是暗指老子授《道德经》令其创教。果然"一时州
-
1刘真人徳仁沧州乐陵人始生有光照其室及长读书稍通大义防宋靖康之乱徙居防山太平乡一日晨起有老叟乘犊车相过摭道徳经要言授之曰善识之可以脩身可以化人仍投笔一枝而去自是学顿进从之游者众真人乃取所授书敷绎其义以示人一曰视物犹已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淫守清静四曰逺势利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毋事博奕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毋
-
0
-
0
-
2刘德仁(公元1122-1180),道教教派大道教(也称真大道)的创始人,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今属山东)人。金大定(公元1161—1189)初,金世宗诏居京城天长观,后赐号“东岳真人”,元代被加封为“无忧普济开微洞明真君。
-
0十一,真大道教的绝灭 元代时,真大道教刘德仁(教祖)之后,陈师正、张信真、毛希琮先后掌教;毛希琮之后,真大道教内部发生了分裂,其教分为燕京天宝宫和玉虚观两派,天宝宫一派以郦希诚为五祖,玉虚观一派以李希安为五祖。 郦希诚一派得到元皇室支持,被尊为正统,从这时起,大道教改称为真大道教。随着其掌教人得到皇室的尊宠,真大道教的传播地区由金代的中原地区扩大到江南、西南和西北地区。郦希诚之后,孙德福、李德和、岳
-
0六,真大道教祖师爷 刘德仁 , 道号无忧子 。 道教著名流派 真大道教的开山 真人 , 他生活 于宋金隆替之—际 , 金皇统二年 (公元 1 142 年)创立真大道教 , 一生 弘道三十八年 , 在 中国道教史上是一位举足 重 、承前启后 的大德高 士 。 真大道教立 清规 戒 律九条 , 将佛教思 想特色融摄教理之 中 , “ 其教 以苦节 危行 为要 , 而 不 妄取 于 人 , 不 苟侈 于 己 者 ” ¹ 。 有金一代 , 道教 的发展 出现重大 变革 , 王 重 阳创建 的全真教是道教中兴 的转折 ,
-
3真大道教即真大道。 真大道,初名大道教,创始人为刘德仁(1122~1180)。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今属山东)人,宋靖康之乱,徙居河北盐山太平乡。他宣称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某日,有一须眉皓白的老叟乘青犊车过其家门,摭《道德经》要言授之,并嘱其“善识之,可以修身,可以化人”。然后投笔一支而去。目录 1简介 ▪ 立教宗旨▪ 等级制度 2派系分支 ▪ 背景▪ 玉虚宫派▪ 天宝宫
-
0金代始创真大道道教,其后真大道道教第五代祖师郦希成,今北京市延庆县人·。 五祖郦希成是大道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正是从他开始,大道教分裂为两个派系,而他直接经历了分裂的整个过程。郦希成属于坚守祖训、不尚符箓的一派,由于这一派以大都天宝宫为中心,所以被称为天宝宫系;与之相对的一派,由于以大都玉虚观为中心,因而被称为玉虚观系。后来郦希成为天宝宫系争得了大道教正统的地位,为了显示其正统地位,把该派改名
-
9真大道,初名大道教,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所涵盖,创始人为刘德仁(1122~1180)。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今属山东)人,宋靖康之乱,徙居河北盐山太平乡。他宣称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某日,有一须眉皓白的老叟乘青犊车过其家门,摭《道德经》要言授之,并嘱其“善识之,可以修身,可以化人”。然后投笔一支而去。
-
0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