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论坛吧
关注: 95,827 贴子: 126,722

初学,赏壶。知壶,才可放心迈步。

  • 目录:
  • 古玩收藏
  • 18
    讨论贴~手制壶会有怎样的特征?请吧友们畅所欲言
    海隅斋 03:27
  • 3
    铁观音是中国乌龙茶中具有独特风格的优良品种,主要产于福建安溪,以其浓郁沉浑的醇香著称。 铁观音干茶外形紧结肥壮、重实,色泽砂绿油润,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醇厚甘鲜,汤色橙黄明亮,叶底肥厚软亮。 1 在制茶过程中,铁观音茶包含茶梗的概率更高。这是为什么呢? 茶梗是指从成品茶上拣下的叶梗,在茶叶加工完成后,茶叶中会混有一部分细小树枝。 作为茶树的一部分,茶梗基本组成成分和茶叶相近,同样含有茶多酚、茶氨酸等活性物
  • 7
    年㡳入了今年的第2把壶,鸿运当头提梁壶,既是新年在即图个吉利,主要还是无意中看了一眼就忘不掉了,这个造型和细节所具有的美感很对我的胃口。其实价格对我来说并不便宜,犹豫很久,最后说服自己的理由是:一个紫砂爱好者,不但要几把壶泡茶,至少还要一把提梁当摆设。
  • 4
    国家一级美术师,非遗传承人,鄂派紫砂创始人,江城大师得意之作
  • 6
    请大佬大神帮忙看看,谢谢
  • 1
  • 4
    这种是普通紫泥吗?怎么感觉像陶土啊
  • 3
    90年代初,段泥梅竹壶,镶红泥梅花,墨绿泥挂色嵌竹叶。180毫升左右。何敏款,无证书。这把花货梅竹壶,造型优美,布局合理,赏用皆佳。此壶全新未使用。泥料结构为本山绿泥拼段。该壶应为电窑烧制,无暗裂无磕碰。此壶工艺到位,制做严谨,竹叶及梅花梅枝形状逼真,方壶半圆收顶,制式端正,张力十足,把嘴比例合理,口盖一次成型,出水流畅,止水利落。盖钮竹笋造型,美观实用。应为工匠吸收传统梅竹壶风格,自行修改设计制做。底
  • 1
    80年代未,紫砂厂豆青泥麒麟造型壶。吴士娟款。300毫升。此壶泥料为一厂豆青泥。关于豆青泥,很多朋友在争议,是否在一厂存在过。就此事,特意问访过吴士娟女士,回答是肯定的。紫砂厂,也就是壶友说的一厂,一直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拼配泥料,力图实现阴羡五色土的真正辉煌。从顾老到高海庚厂长,一直在探索拼配。豆青泥和现在流行的豆青砂不是一个概念,对豆青砂的生辰轨迹,我不了解,不做评论。豆青泥,泥色呈豆绿色,略泛青灰。一
  • 18
    随便搜的,也不知对不对
  • 3
    不说壶的型态好不好看,就看壶的砂粒感怎么样?虽然我的手机拍摄效果不好,有点雾里看花的朦胧感,但砂粒感还是可以看到的。不说太多,直接上图,见仁见智,欢迎讨论。
  • 7
    这是深井紫泥吗
  • 3
    很喜欢,可惜了
  • 3
    老爷子的壶大家帮忙看看,总说很好,准备给他卖了
  • 2
    这个吧有多少会做壶的高人啊,路过留名呀
  • 3
    朋友是小学老师,自己有个窑,给我烧了只方壶,手艺不错
  • 85
    自家做的方货持续更新
  • 8
    自用两把小壶,很喜欢 一把降坡子冶 一把底槽清仿古 都不大,实用且美
  • 4
    可能是我之前晒的壶,由于个人觉得是真正的紫砂壶,没有必要去拍壶的细节,也没有去体现紫砂壶应有的砂粒感,导致有的人断言我没有一把真正的紫砂壶。细思起来,造成这样的结果,我自身也有一定的责任,也怪不了别人。既然如此,今天再晒一把,也是以前晒过的,不过这次有意去拍壶的砂粒。虽然手机老掉牙了,图片不够清晰,但砂粒感还是可以看得到的。 如果这样的砂粒感,不算紫砂壶应有的砂粒,那也我也不知道怎么才算紫砂壶了。
  • 40
    前几天闲来无事乱逛贴吧,发现某个自称“帅帅的xx”的吧主,发了一篇帖子,题目我已记不清,我也懒得去搜索,大意是说玩紫砂壶,除了寻开心,重要的还是要求真。道理是不错的。不过帖子正文中,通篇高高在上,谆谆教诲,循循善诱的模样,就象在讲台上高谈阔论的教师爷。从他的帖子所表达的意思,和他到我的帖子里留言的互动,虽然他没有指名道姓,但很多壶友知道说的就是我,我也知道说的就是我。不知道他发这篇帖子的目的是什么,
  • 5
    很久没养这把壶了,如今想起来,又翻出来泡茶。壶是三四年前买的,当时见识不多,觉得这种类型很不错,就收了下来,拿到手的时候也比较喜欢。但买壶上瘾之后,总觉得少了那么一把“独此一把,天下无双”的壶,不停的买啊买,这把终于放之高阁,抛之脑后。到后来,感觉好看的壶都在路上,再好看的壶到手之后也是寻常,与其不停的买壶,不如静下心来,把之前买的壶慢慢的养,既捂住了钱包,也能寻找到乐趣,所以近来很少买壶了。 这
  • 1
    民国紫砂壶重器。汪宝根款,牛盖挺竹提梁壶。紫泥,大器型,300毫升左右。此壶民国泥料结构特征明显,粗颗粒与与黑料占比大。泥料含铁质较多,有大量烧制铁黑渗出点,均匀分布。符合民国泥料粉碎及腐化特点。与建国后大厂工业化开采粉碎腐化的细腻度不可比。但本山紫砂矿石的特有性能,决定了其透气性更佳,所谓残茶三日不馊。这把壶是柴窑烧制,是不是黄龙山龙窑烧制己不可考证。柴窑烧制特点明显,不如工业化重油高温窑烧制通透。
  • 5
    哪位壶友认识这个章,叫什么名字?
  • 1
    自己做的手工紫砂壶,看上的联系我
  • 3
    壶到家了 赶紧晒
  • 2
    这下面的印章是什么字啊
  • 8
    紫泥大亨莲子 半手还是全手,泥料正不正常
    胖龙 4-18
  • 1
    这是化工还是半手 一点味道都么有 内壁还有章 能用来喝茶吗
  • 0
    80年代中期 ,扁仿古紫砂壶一对。甲子泥拼紫、红泥各一把。俗称无标期壶,其中紫泥壶贴标MADE IN HONG KONG。两把壶容量均280毫升左右。紫泥壶款唐卫珍,红泥壶款冯锡仙。一厂外销商品壶。这两把壶采用紫砂厂早年铺砂工艺,铺砂工艺是早期厂壶比较常用的壶身饰花手法,也是厂壶断代的一个依据之一。紫泥壶料是甲子泥拼紫,甲子泥是港台壶友对80年代初期一厂普紫和拼料的通称,特点是黑颗粒占比大,也就是含铁量大,颜色较深,透气性好,泡
  • 3
    哪位大佬给看看这个壶
  • 0
    80年代中期,玉兔提梁壶一对,红泥紫泥各一把。郑正华款,280毫升左右。一厂著名外销商品壶型。一厂大约有两三百种定产壶型,玉兔提梁虽然是定产壶型之一,但因为制做难度大,提梁壶易损等原因,成品壶制做很少,存世量极低,属比较罕见的商品器形。玉兔提梁壶,壶身呈半月型,下圆而肩平,壶盖上以牛鼻眼的做法,形成两个半圆形,似圆圆的月亮。壶流向上翘起,好似冲天而出,向上的力道很满。壶身呈半圆的月亮,若自然生成,意趣顿
  • 0
    90年代后期,子冶石瓢,拼紫泥,大器型石瓢壶。300毫升左右。吴春仙款,陶人款刻字刻竹。经典陶坊早期壶。也可算做紫砂一厂商品壶。经典陶坊1989年初创于台湾。1996年,适逢宜兴紫砂工艺一厂企业改革,四位来自台湾的紫砂经营者分别承包了国营厂的业务,经典陶坊正是其中之一。他们创办了“紫砂工艺厂合营一分厂”,也就是“经典陶坊”的前身。这期间生产的壶,壶友们称经典陶坊早期壶,主要是外销,规模不大,产量不多。生产地址在一
  • 0
    90年代中期,石榴提梁壶。一厂经典商品壶型。150毫升左右,拼紫泥,吴琳款。石榴提梁壶是一厂商品壶中比较常见的壶型,最初由一厂紫砂名师储集泉设计,定型生产。储高师设计提梁壶款式较多。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生产比较多,主要用于港台订单创汇。由于当年包装的简陋,漂洋过海,外销运输中破损严重,因此订单不断减少,造成一厂提梁壶生产不断压缩,存世量在一厂商品壶中占比最小。石榴提梁壶也不例外,虽然偶尔可见,但每把都
  • 0
    90年代中期,帽提壶。一厂经典商品壶型,俗称花帽提梁。300毫升左右,拼紫泥,朱志芬款。帽提壶是一厂商品壶中比较常见的壶型,90年代初生产比较多,主要用于港台订单创汇,部分内销。当年一厂门外门市部柜面就有销售。因壶型雅致美观,使用顺手,很受茶友喜爱。但由于当年包装的简陋,漂洋过海,外销运输中破损严重,因此订单不断减少,造成一厂提梁壶生产不断压缩,存世量在一厂商品壶中占比最小。帽提壶也不例外,虽然偶尔可见,
  • 0
    90年代初,雀提壶。一厂经典商品壶型,200毫升左右,周道生款。提梁壶是一厂商品壶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壶型,提梁壶其实很受茶友喜爱,但由于当年包装的简陋,漂洋过海,外销运输中破损严重,因此订单不断减少,造成一厂提梁壶生产不断压缩。存世量在一厂商品壶中占比最小,每把都值得且用且诊惜。雀提壶是提梁壶中一个小型壶型。方形壶体本身就是线条横平竖直,简洁大方,给人一种肃穆庄重之感。工匠们再将这种造型与雀鸟的形象相结,
  • 9
    80年代初,战车壶,民国绿泥搅砂壶,一厂名家精品壶。300毫升左右。葛陶中款。此壶泥料为民国绿泥,搅砂工艺。宜兴老土语称其竹叶青泥。民国绿泥成品很少见,一厂民国绿泥是一厂特殊调制的泥料,从黄龙山开采出来的颜色偏绿色的本山段泥,添加一些德国氧化钴和矿物颜料混合而成的泥料。此类颜料无毒,古时便有使用,在元代时期,更是促成了青花瓷的诞生。一厂不断研发,在段泥中加入此颜料,得而颇具特色的民国绿泥。顾景舟流传下来
  • 2
    石陶老爷子的墨梅 四号底槽清 容量280cc#紫砂#
  • 3
    收了把壶,全品相的,请吧里的壶友指教一下,底款是什么名,价值如何?谢谢!
    胖龙 3-18
  • 8
    不懂紫砂壶,也不知道值不值得继续好好收着,请高人指点
  • 2
    抖音直播间买的 ,说是紫砂一厂的老杯子。杯子敲打声音跟瓷杯声音差不多。杯子是不是化工紫砂的吗?请各位大神看看。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古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