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 701,524 贴子: 12,520,983

复兴汉文化、修正被诋毁篡改的明朝历史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12
    台北故宫藏
    曲奇迪 18:09
  • 35
    1.主官:知县 2.佐贰官:县丞、主薄 3.县衙内设三班、六房 三班指皂、壮、快三班,皂班主管内勤,壮班和快班共同负责缉捕和警卫。 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吏房掌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等;户房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房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兵房掌军政;刑房掌刑法、狱讼等;工房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具体官职见上图)
  • 0
    李晓鹏:对“明朝亡于宗室俸禄过高”和“清宗室体质优于明朝”的反驳 【转载】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401/21/1074688582_1074688582.s 我在“中华史系列”文章中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没有提到宗禄问题。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个不值得一提的因素。    但近年来很多网络文章,片面夸大宗禄开支对明朝财政的影响,甚至将它上升为明朝灭亡最重要的原因或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南京大学黄宇嘉的论文《明朝“宗禄问题”之研究》,里
  • 46
    历史吧等级不够,先在这里发,一楼度娘
  • 16
    《云南通志·羁縻志》三宣六慰差发: 车里宣慰使司额征金五十两,车里靖安宣慰使司,木邦军民宣慰使司额征银一千四百两,孟养宣慰使司额征银七百五十两,缅甸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宣慰使司、老挝宣慰使司、猛密安抚司、孟定府额征金六百两,孟艮府额征金一十六两六钱六分,南甸宣抚司额征银一百两,干崖宣抚司额征银一百两,陇川宣抚司额征银四百两,威远州额征银四百两,湾甸州额征银一百五十两,镇康州额征银一百两,大侯州额征银二
    AZNo0 5-4
  • 53
    宋代之前,椅子还没有普及。宋代之前的稽首礼,往往相对平等。 。 宋代,椅子普及,宋代开启了尊卑分明的跪拜的发展趋势。 。 宋代绘画中这种尊者坐在椅子高高在上,卑者伏地叩首的图景,在宋代之前很难找到。 。 而这种图景在宋代,尤其南宋绘画中突然就多了起来 。 台北故宫,宋人《书画孝经》 官跪君 。 辽博,宋人孝经图 民跪君 。 台北故宫,宋人《书画孝经》(此画与图一同属一个系列,刊登于台北故宫南宋艺术与文化书画卷) 民跪
  • 61
    说明: 1,制作古代地图所需考证的地名、山川河流、相关建制变迁等,复杂异常,所以,有可能当中仍存在考证不确者,这也不是很奇怪的事,大家如有更确切的考证,欢迎说出来,在下洗耳恭听。 2,大家别再说怎么模糊、不清晰了,我这次上传的图都是确保清晰,统一300dpi,即使是最小的字的笔划也能看得很清楚。大家点开后、点击查看原图,绝对是清晰的。如果有看不清的情况,可能是网络或手机设置问题,换电脑看、或换个手机试下。 3,目
  • 27
    在《御制大诰》里有不少提及“拿赴至京”的条目,是朱元璋在惩治腐败实践中赋予良民、被害之民的一项特殊权力。
  • 516
    深色是领土,把争议性比较大的乌斯藏都指挥使司和朵甘都司画了进来,东北有考证的女真卫所也画了进来。浅色是势力范围,包括朝鲜,小琉球,野人女真,三宣六慰,没有卫所设置的东北地区,以及内缩后没有实控的河套。而之前版本一直划入领土范围的俄力思军民元帅府被剔除了出去。 有一说一,我认为永乐时期这么画没问题,这个时候的明朝对周边控制力还是很强的,只是鼎盛期没有汉唐那么长而已。而且史图馆第13版引用的史料详细是没的
  • 21
    洪武十年(1377),朱元璋迎来了他的第十七个儿子,他将这个孩子起名为朱权。朱权诞生时,朱元璋已建立明朝,他的童年是在京师应天府(今南京市)的皇宫中度过的。朱元璋虽然起于草莽,但对子嗣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视,为皇子们挑选的老师都是世间大儒。如太子的老师宋濂是明初著名学者,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在这样的环境下,朱权凭着自己的天资聪颖和勤奋好学,得到了朱元璋的赞许。 朱权四岁时,徐达、汤和、傅友德取得了北征胜
  • 28
    明宣德七年,大明国奉佛信官郑和法名福吉祥泥金书《妙法莲华经》发愿文碑记,从碑文中记载可证明郑和是一名佛教徒,包括他的名讳就可发现“三宝”乃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故三宝太监,其实郑和不仅信仰佛教还信仰道教天妃海神妈祖,历史上三宝太监和普通中国人一样都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信仰者。 说到郑和大家在熟悉不过了,本名三宝、马氏,又谓三宝太监,是云南昆明人,年幼被征南大将军蓝玉傅友德净身遣送进宫到燕王府成
    菜刀王 4-19
  • 7
    洪武十八年冬十月己丑朔,《御制大诰》成,颁示天下。 初,元氏以戎狄入主中国,大抵多用夷法,典章疏阔,上下无等,政柄执于权臣,任官重于部族,断狱迷于财贿,黜陟混于贤愚,奢而僭上者无罪,奸而犯伦者不问,辫发左衽,将率而为夷。至元天历之时,虽称富庶,而先王之制荡然矣。至顺帝荒淫昏弱,纪纲益废,内之奸臣乱政,外之强将跋扈,典兵者崇空名,牧民者无善政,仕进者尚阿附而轻廉耻,读书者重浮华而乏节行,庶绩不凝,四
  • 25
    洪武十七年十一月丙寅(3日), 江西布政使司参议胡昱言:“纳哈出窃据金山,恃强为患,元嗣君帖古思帖木儿孱弱不能制,纳哈出名虽元臣,其实跋扈,然其麾下哈剌章、蛮子、阿纳失里诸将各相猜忌,又势孤援绝,若发兵击之,可一举而擒也。” 上曰:“利其弱而取之,非武也;因其衅而乘之,非仁也。纳哈出之为人,朕素知之,不过假元世臣之名,以威其众尔。然人心外合内离,亦岂能久?今姑待之,若其一旦觉悟,念昔释归之恩,幡然而来
  • 11
    洪武十八年春正月丙戌(24日), 福建按察使陶垕仲表言:“臣父昔在方氏部典,洪武初以故官徒凤阳,时臣幼弱贫苦,赖兄抚餋,至于有成,其后兄亦为凤阳军吏。今臣叨蒙圣恩,备位司宪,欲推禄餋,以报生育之恩,使父母、兄弟得复聚处,实戴生成。” 诏许之。 垕仲,宁波鄞县人,初以国子生擢御史,弹击不避权势。上雅爱重之,故升为福建按察使。福建多滞狱,吏夤缘为奸,垕仲至,治赃吏数十人,尽革其宿弊。又兴学劝士,抚恤军民,俸
  • 14
    古者,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明刑定律,务在公平,使加之于人,其人虽死不怨 —————— 洪武三十年三月甲戌(22日),刑部署尚书夏恕、都察院署左佥都御史司中等奏请加反逆法,以为:“汉法,反者夷三族,宜改大明律。依汉法,不分异姓同居,三族应坐者,男子无长幼,皆磔于市,妇人入官为婢,没其赀。”上曰:“古者,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汉用秦法,故谋反逆者皆夷三族,其法大重,且夫明刑定律,务在公平,使加之于人,其人虽死不怨
  • 12
    《明实录》中丝毫没有记载明太祖重拾人殉制度的话语,反而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都有明确的记录,建文帝因为皇权斗争失败,死于非命,制度上的配置自然不按规矩。作为官方认可的殉葬制度,这点没必要藏着,可是《明实录》没有记录,明太祖到底有无制定人殉制度,非常值得怀疑。 言明太祖殉葬制度的最早文书,是其死后二百年,王世贞著的《皇明异典述》。原文为: 明太祖遗诏并无嘱咐后妃殉葬,《明实录》也没说,《皇明异典述》
  • 201
    明末四川简州人(今四川简阳)傅迪吉(自号五马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五马先生纪年》,记录自己从幼年到七十岁时的人生经历,藏于家族祠堂内。后傅家成为简州望族,满清时候曾出进士3名。 这本书一直没有面世,直到民国时期才被傅家子孙无意间发现,书本前页已被老鼠啃食,导致傅迪吉十岁以前的记载亡轶,但后面明末清初的变革内容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本书为亲身经历明末清初四川动乱的傅迪吉所写,且其孤本直到民国才得面世,被满清
    生珍永记 12-12
  • 46
    无意看到的真是令人讨厌
    呵呵 10-17
  • 50
    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其作用有三:一是上级告示下级,二是官府晓谕百姓,三是我方声讨敌方罪状。 《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相传由宋濂起草,是朱元璋于1367年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出兵北伐时所颁布的檄文。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成为朱元璋北伐的纲领。该檄文以“天命”为中心,同时兼带华夷之辨的民族主义,理直事明,气势磅礴,顺应民心,有力
  • 37
    这个帖子是对于想了解明朝中下层人向上层流动的情况来说的,重点是在搜集和整理前人的资料。总是有各种传言类似“明朝是一个阶层固化很严重的社会,或者说匠户军户中能考科举做官的还是极少数,等等这些说法。总体来说明朝初期是个横向封闭,纵向流动的社会,但是这个横向封闭在明代中后期白银货币化的趋势下,也被打破了。最典型的例子是匠户的纳银代役。 这方面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以进士的出身比例组成作为切入点的。这个切入点作
  • 182
    崇祯皇帝殉国,一大批文臣武将随之殉节,绝不是只有王承恩一人陪之殉国
  • 12
    我们要注意,今日许多人说清代奠定了中国今日之版图,其实准确来说应当是路上疆域,而今天之海上疆域主要是由明代奠定(当然我个人认为历朝历代均对领土有大的贡献,没有历代的开阔巩固,就没有今天之版图,所以不可说一时或一代之功),海上疆域主要由郑和下西洋时明代开始加强了对于南海的控制,另外在南海郑和实属大功,扔了不少界碑,,下面所属均来自《明代南海海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 32
    感谢@白牛的故事 (一)各种链接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33913917 度盘:http://pan.baidu.com/s/1ve-rEz3wPT0dDR8Q-k9suw
  • 76
    在我们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上,列出的几项近代中国之所以会落后于世界的原因,其中有一项,是由明朝开始的八股文制度。 谈起八股文时,大部分人会立刻摆出一副深恶痛绝的样子,认为八股制度简直就是祸害中国的毒瘤、是科举制度下的糟粕,它束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创造力,导致他们成为了皇帝的私人奴仆,中国的文化也因此变得僵硬呆板……总之,这就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统治搞出来的玩意儿,要多坏有多坏! 但是,这个糟糕的八股制度,究
  • 241
    资料收集向 个人观点乌思藏属于烂尾楼 前期有控制权(比较简单的羁縻) 中期开始收缩 后期失去控制 领土有两个标准 一.是自我认同 属于自愿意识的共同体 二.是实际控制 实打实的控制
    目 生 4-25
  • 15
    明武宗的豹房@日月黎明剑
    jimllin 6-19
  • 107
    节选自《成化皇帝大传》 作者:方志远 看完此贴,可有效帮助大家快速了解明宪宗的一生
  • 1748
    袁崇焕究竟是什么人,对明朝做了些什么,被杀究竟冤不冤枉?笔者将搜集到的明末清初相关史料加以梳理,分析如下——
  • 255
    作者:陈梧桐,彭勇 作者简介:陈梧桐,明史专家,民族史专家,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朱元璋研究会顾问等职。 彭勇,明清史博士,南明史专家顾诚先生高徒。
  • 56
    在宝案前用宝讫捧到云盖中,校尉(锦衣卫)捧着云盖由大殿的东门出,大乐从东门开始递降,由奉天门到金水桥南,午门外做乐迎。 奉天门上鸣赞,唱排班引礼,引导文武官员就拜,唱班齐鞠躬,乐做赞,四拜乐止,宣读圣旨的官员拜案称有。 制赞众官员皆跪,礼部官员捧圣旨。
  • 189
    东南倭患逐渐平定,北边的蒙古依旧猖獗时有入寇。陕西道御史李叔和上书朝廷,请议戚继光为蓟镇总兵 训练新兵守备北疆。时年隆庆元年丁卯 戚继光四十岁。
  • 716
    近年来,不断人有在网络上贬低朱棣,有的甚至说朱棣时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的时代。那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这里我们要就说说清楚了:
  • 231
    这信息希望广大汉魂们多多宣传! 前不久在网上,我还看到有人在说朱元璋长的真丑,那个鞋拨子脸,是中国历史上最丑的皇帝。 我了个去这个条谎言都流传了好几百年了,很多网友居然还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所以我们希望广大汉魂们将明朝吧官方微信公众号:诗词故事知多少 这条文章给推送出去,让不明真相的网友们知道事实。
  • 685
    客观对待明清皇帝功过,逐一选择对比,明代选十二帝(明代选取除建文洪熙景泰泰昌之外的十二个皇帝),清代十二帝全部上阵。
    汉武帝 9-15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1

会员: 日月汉魂

目录: 中国古代史